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这使北宋( )
①中央集权加强 ②财政收入增加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形成的原因可知②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2.宋太祖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北宋军队人数为三十七万八千,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9年),北宋军队猛增到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军队的激增( )
①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开支 ②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③有效地抵御了辽和西夏的进攻 ④导致了冗兵局面的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军队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战斗力的提高。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北宋军队胜少败多,就说明了其战斗力差。因此,②③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3.“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范仲淹为此进行改革,主要是针对( )
A.冗官问题
B.冗费问题
C.冗兵问题
D.边患问题
答案 A
解析 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庆历新政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4.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答案 B
解析 北宋初年,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每逢灾荒年月,政府就把大量的流民编入军队,军队数量猛增;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朝廷实行一职多官,官僚机构膨胀臃肿。上述做法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所以,在改革中要重视精兵简政。
5.范仲淹被收录进《影响中国进程的100位名人》一书中,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整顿吏治的改革,百姓赞誉
B.先天下之忧而忧展现了其崇高志趣
C.触及官僚贵族的利益是其新政失败的根源
D.宋神宗的支持是其改革的保障
答案 D
解析 “庆历新政”开展于宋仁宗执政期间。
6.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北宋王朝的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北宋王朝十分腐败
C.变法内容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答案 A
解析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因此属于北宋内部矛盾。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二 就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实际效果,朱熹指出:“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
(2)“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具体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会导致“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局面?
答案 (1)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①财政困难。②官吏冗滥。③农民负担沉重,反抗不断。④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兵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军权的措施;“财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财权的措施,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负责财政;“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行政权、司法权等措施。
(3)北宋过分集权,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浩大;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由此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卷173
材料二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
材料三 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则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59
材料四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张载集·丈集佚存·边议》
请完成:
(1)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
(2)材料三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案 (1)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2)“荒年募兵”政策。不能。因为农民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被兼并,失去生活来源,募兵养兵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矛盾。
(3)军费开支大,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抵御少数民族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