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一、起用王安石
1.原因: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
锐;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_______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1069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______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______盘剥。积贫高利贷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③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_______,雇人服役。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_________,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免役钱市易务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__________,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_________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物资,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丈量土地土地多少特别提醒: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
益为出发点的。“富国”与“富民”是不相
同的;“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
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_____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
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保马法:百姓可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积弱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_____一人,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________,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
(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正将兵器(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_________专考经义和__________。设明法科。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
____________。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③惟才用人:提拔有利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进士科时务策儒家经典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典型例题 (2012·枣庄高二月考)下列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官员讨论的话题应与下列哪一措施无关( )
A.均田制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命题分析】 命题意图有两个考查方向:一是考查对王安石具体变法内容的识记,另一方面考查对变法触动官僚地主利益措施的理解。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王安石变法无关。故选A。
【答案】 A【技巧点拨】 利用三读法解答图表题
(1)读图、表。图、表一般由标题、基本内容、注释等构成,标题规定着图、表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展示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内
容,是答题的着眼点。因此,同学们在读图时应充分挖掘图表蕴涵的信息。(2)读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3)读设问。将从图中提取的信息与设问相链
接。跟踪训练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了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解析:选C。丈量土地危及到隐匿田亩者的根本利益,故反对方田均税法。图文探究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综合探究】
你同意甲、乙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呢?试述你的理由。【思路引领】
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对于这两种观点都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做到史论结合即可。同意甲的观点要从青苗法的积极性角度回答;同意乙的观点要从青苗法的消极性角度回答。
【尝试答题】
同意甲的观点。理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借贷(钱或粮食),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同意乙的观点。理由: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答出任一种观点即
可)
?一、学思之窗(教材P53)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示:(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和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二、本课测评(教材P54)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提示: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
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
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提示: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
封建统治秩序。主要内容:保甲法、保马
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三、学习延伸(教材P54)
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提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青苗法的看
法,应指出自己同意哪一看法,并说明理
由。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