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12: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12分)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闲(暇/瑕)时临习字帖,总求墨痕落纸皆妥帖,却忽悟东方美学从不在天涯海角——①是《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里藏着的巾帼风华与生活诗性,②是《活板》里“用讫再火令药镕”机巧哲思……。③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先贤们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立言于世,用笔墨以身作(责/则),在典籍中种下跨越时空的美学密码。而今人常被生活的千钧重负压得步履匆匆,谈美学竟语无伦次。
深夜写完作业放下笔时,月光从窗户缝斜照进来,才发现美不期而至的到了:④砚台里凝结的墨汁,被月光镀成流动的银河;玻璃杯中的碧螺春,舒展的叶片跳着无声的圆舞曲;墙上摇曳的槐树枝影,正用月光作笔,在白纸上书写。
(1)文段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暇 tiē tiè 责
B.暇 tiè tiē 则
C.瑕 tiē tiē 责
D.瑕 tiè tiè 则
(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天悯人
B.千钧重负
C.语无伦次
D.不期而至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文段最后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兰诗》是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活板》选自沈括的笔记作品《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C.第一段中,加点的短语“东方美学”“天涯海角”“步履匆匆”都是偏正短语。
D.第二段中,加点的字:“从”“才”是介词,“了”是助词。
3.(3分)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①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雁尾的隶书
③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之美
④蕴含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
⑤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
⑥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②⑤③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①②⑤⑥③
4.(6分)比较阅读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创造能力。小文用这种方法阅读了《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读书卡片。
相似点 选段 批注
流泪 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 因为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绝望。他从此沦为(1)   
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浓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因为(2)    。尼摩船长很伤心。
助人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老者”是(3)    。祥子虽生活不顺,但仍向他人施以援手,可见他(4)    。
当尼摩船长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袋珍珠,放进印度人手里时,他会怎么想呢?锡兰可怜的印度人,颤抖着双手,接过了水中人慷慨的布施。 “印度人”即(5)    ,尼摩船长冒死救下他,还给他布施。写出尼摩船长的(6)    。
5.(4分)有人说:“磨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砥砺人的锋芒。”也有人说:“磨难只会带来灾难,销蚀人的心灵。”请以下列人物为例,结合整本书内容分析这两种观点。(80字左右)
①祥子 ②尼摩船长
6.(8分) 含蓄是中国诗学一种突出的美学追求。融理入情是一种含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①    ”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寓情于景是一种含蓄,如杜牧《泊秦淮》“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借在朦胧的水色夜景中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借古讽今是一种含蓄,如李商隐《贾生》“③    ,不问苍生问鬼神”以汉文帝问神鬼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寄情于物是一种含蓄,如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从杨花榆荚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想象是一种含蓄,如杜甫《望岳》⑤“    ,    ”想象自己登岳的场景表达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托物言志是一种含蓄,如周敦颐《爱莲说》⑥“(予独爱莲之)     ,    ”借莲的生长环境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
二、阅读与鉴赏(54分)
7.(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房兵曹胡马①
杜甫
胡马大宛②名,锋棱③瘦骨成。
竹批④双耳峻⑤,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⑥托死生⑦。
骁腾⑧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此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的青年时期。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②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盛产良马。③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④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⑤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⑥堪:可以,能够。⑦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⑧骁(xiāo)腾:健步奔驰。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杜甫看到房兵曹的胡马时所作,前四句实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体现了诗人对胡马的赞颂之情。
B.首联写其出身不凡,嶙峋耸峙,状如锋棱,突出其神峻和铮铮傲骨。
C.颔联“峻”写出了马的疾驰;“轻”写出了马的气概。
D.颈联写它虽无广阔的活动天地,但堪受人的信赖,突出其忠诚勇猛的品性。
(2)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此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年杜甫?
8.(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①
阳明子②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③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④而出,遇伏⑤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注】①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曾在遭贬谪时伐木为轩,名之曰何陋轩,轩成,又建君子亭。②阳明子: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③楹:柱子。④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⑤伏:暑天。
(《君子亭记》)
(1)下面对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槛为亭”与《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为”,均译为“成为”。
B.“环植以竹”与《爱莲说》中“亭亭净植”,两个“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C.汉语中“时”有“点”的意思,“四时”在文中的意思是“四点”。
D.“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与《陋室铭》“何陋之有”句式相同。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竹子具备君子的品质,因此将环绕着竹子而建的亭子命名为君子亭。
B.文中的“应蛰而出,遇伏而隐”,表面写竹子,实际说明了君子应具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C.作者从竹子身上概括出了“君子四道”——君子之德、君子之操、君子之时、君子之容。
D.君子风范原本是具体之物,文中通过描写竹子的不同特点展现君子应有之风范,使其变得抽象起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竹A有是四者B而以“君子”C名D不愧E于其名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5)假如你有一间书房,想为书房取一个有君子之风的名字,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具体语句阐述取名原因。
示例:
“不染斋”。周敦颐以莲喻君子,托物言志表现乐莲花的高洁质朴,书斋名取莲花“出淤泥不染”的洁净意象,表达自己守志不移,拒与世俗同流的情感。这样取名体现了我的人格追求。
9.(1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动画陪伴的时光
葛竞
①这个春节,因为有了“哪吒”的陪伴,变得格外红火热闹。《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电影不仅唤起了人们的观影热情,让男女老少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小哪吒,也让人们开始关注与热议中国动画,想起自己曾看过的动画片,回忆起那些与动画相伴的时光。
②在我小时候,哪吒就是令人难忘的中国动画形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哪吒闹海》是人们心中的经典,那个俊秀灵慧、倔强勇敢的小哪吒,在海浪中勇斗恶龙,在暴雨中悲壮离去,在莲花中唯美重生,我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跌宕。每次看到影片的伤感处,我更是眼泛泪光,为小哪吒感到委屈与愤愤不平,这个小神仙对我来讲不再是远在天边的神话人物,而是心有灵犀的伙伴。这就是动画对一个孩子的魔力吧。
③那时的我是个小动画迷。我喜欢《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水墨意蕴,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活”了过来,太神奇了。我也喜欢幽默的《三个和尚》,简简单单的剧情,却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几个鲜明有趣的人物,讲出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哲理。当然,我也喜欢《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这是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的典范,孙悟空与二郎神一边对战、一边变身的情节真是想象力飞扬,把动画的表现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④这些动画片我会反反复复看上好多遍,仔细琢磨里面的剧情,还会临摹动画片中的画面。那时候,我也在日记本里写了好多自己编的故事,还把想象出来的角色也画在旁边,在自己的脑海中上演了一部部动画大片。
⑤高中时,我惊讶地发现,爸爸写的《蓝皮鼠和大脸猫》《小糊涂神》被拍成了系列动画片,我的同学和朋友成了大脸猫的粉丝,还会哼唱“大脸猫大脸猫爱吃鱼!”的动画主题曲。我知道爸爸故事的秘密,其实大脸猫和蓝皮鼠的原型就是亲戚家两个调皮的小男孩,一个憨厚贪吃,一个古灵精怪。
⑥我很羡慕爸爸,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变成动画创作者。
⑦那时,电视上有了许多长篇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美猴王》《黑猫警长》《葫芦娃》《哪吒传奇》等等,每天打开电视,这些可爱的动画人物都会准时和小观众见面。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就守在电视机旁边,看着时钟,迫不及待地等着动画开播。这些动画片的主题曲传进了千家万户,小朋友们都会唱。那时候,如果谁收藏了几张动画的贴纸,准会成为小伙伴羡慕的对象。
⑧动画成了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传递着快乐与想象力。
⑨工作后,我成为一名动画创作者,写了不少动画作品,也在大学里教授动画课程。我见到了许多热爱动画、立志从事动画行业的年轻人,他们在动画的熏陶下长大,自然而然把动画当成了表达自我、讲述内心故事的方式。
⑩人们的观念渐渐发生了改变,动画不是只能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是有了更多的类型和题材,让不同年龄和爱好的人们大饱眼福。科幻题材的《三体》,现实题材的《雄狮少年》,历史题材的《长安三万里》……就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向动画世界的窗口,五花八门,让观众踮脚张望,心生向往。
现在,我也会陪儿子一起看动画,我们不仅会选个周末专门走进影院看动画电影,也会随时打开网络,在成百上千部动画片里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可选的片目让人眼花缭乱。
我会给儿子介绍自己喜欢的《大闹天宫》,他也会给我推荐他喜欢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同时代,不同动画片所展现的同一个孙大圣,既有相似之处,又截然不同。《大闹天宫》花果山风光灵秀,瓜果丰美,美猴王自在舒展,群猴簇拥,热闹非凡。面临天兵天将的围攻,他无所畏惧,机智神勇,正如拍摄影片的那个年代,人们满怀热情和无穷干劲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孙悟空则多了几分帅气与不羁,外表冷酷,内心却藏着温暖,那是把当代人的个性与神话形象做了融合。
最近,我儿子更喜欢顽皮的哪吒,无论是“魔丸版”哪吒黑眼圈和鲨鱼牙,还是“灵珠极”的清秀内敛,又或是涅槃重生的怒发冲冠,他都津津乐道。因为这个哪吒就像现代孩子那样内心丰富,性格多变,面对未来,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儿。
有动画相伴的时光是幸福的。动画让孩子找到快乐和自由,无拘无束的动画空间里什么奇妙的事情都能发生。动画唤起少年的热情和期待,让少年突破现实的重重阻碍,借由动画的翅膀对世界展开无限的想象。当年的小朋友长成了大朋友,动画碰触到成年人最柔软的赤子之心,那些看似简单,却无比真挚而强烈的情感,以奇幻的方式更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直面自己的内心,重新拥抱少年的自我。
(摘自202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风格、《三个和尚》的哲理内涵,展现了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
B.作者认为动画题材应限于儿童视角,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哪吒传奇》等。
C.工作后,作者发现年轻人受动画熏陶,将其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体现动画的文化传承作用。
D.文中描述不同时代的哪吒、孙悟空形象,反映了动画创作随时代变迁的特点。
(2)“……不同时代,不同动画片所展现的同一个孙大圣,既有相似之处,又截然不同。”联系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最后一段作者写到“有动画相伴的时光是幸福的。”读完文章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分析。
(4)小语想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制作1分钟的短视频,在校内网进行推广,请你帮助他撰写下面的短视频脚本。
《哪吒闹海》短视频脚本创作表
镜头序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
1 全景 ①    海洋是哪吒纵横驰骋的舞台,在沧海横流中,让我们一起见识这位少年的英雄本色。
2 近景 暴雨中悲壮离去 ②   
3 特写 莲花中唯美重生 莲花是哪吒告别人世后的光彩重生,更是纯洁少年与污浊世界所进行的不依不饶的对抗。
10.(17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遇见白玉兰
赵克红
①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白玉兰竟开得这么热烈和奔放!
②那天下午,我外出回家,途经小区花园,忽见一树晶莹洁白的玉兰花,兀自吐露着优雅的芬芳。那树玉兰花,如冰雪雕饰而成,让我沉郁一冬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
③玉兰花又名望春花。每年惊蛰,小区里、街道边、公园中,一树树玉兰花舒展花蕾,在离地面数米的高空熙熙攘攘地绽放,它花色如玉、凝脂停云,尽情拥抱着春天的阳光,将那些曾经的艰难曲折,化作欣喜和感动。
④玉兰是一种落叶乔木,也称木兰,花先放,叶后至。雨水前后,每次途经玉兰树下,我总会抬头打量一下这棵玉兰树,它昂首挺立在众多矮小的植物中,初看和其他树木没什么区别,光秃秃的枝干伸展向上。仔细观察,你会惊喜地发现,它的枝上已冒出毛茸茸的芽,那微微突起的芽是花芽,跟树枝颜色非常接近,若不仔细留意是不易发现的。
⑤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玉兰树可谓一日三变、幻化惊人。先是花芽孕育成苞,片片花瓣,层层相裹,不过婴孩嫩指般大小。忽然一天,花苞儿伸伸腰,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它们缓缓睁开眼,接连伸出手臂,倏然爆棚似的炸开。白色的花瓣铺展开来,空中萦绕着丝丝缕缕的花香。
⑥多少次,我凝视如绢似纱、如锦如缎的白玉兰,那在枝叶间若隐若现的白玉兰飘散的花香是不用你靠近去闻的。“_____,_____。”蓦然想起宋代曹组的《卜算子 兰》里的这句词来,玉兰花香清淡幽远,不必刻意招揽,不会曲意逢迎,颇有君子之风,文人雅士、词人骚客莫不愿与玉兰为邻。屈原就曾以木兰明志,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
⑦白玉兰的美,美在花姿,硕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风中摇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莲,洁白而温润;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轻唤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尘埃尽净。美在独特的气质,群芳谱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能像白玉兰这样既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高冷,又有一份绚烂喧闹的热情。而我认为,玉兰花还美在它独自绽放的孤勇,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强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经意间,给你带来一份惊喜和感动。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艳、桃花的妖娆,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华贵。它开在料峭的早春,卓尔不群,尽显风流,有着几分凛然的傲气。
⑧玉兰花的花期是短暂的。花谢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从枝头从容落下,轻盈又厚重,带着一份完成人间使命的释然。我小心地绕过花瓣的空隙来到树下,生怕一不小心踩疼了它们。我知道,凋谢的花瓣,也是有灵魂有知觉的。恰在此时,一片玉兰的花瓣落在我的身边,我弯腰捡起这瓣落花,放在手心仔细端详,那微微卷曲的花瓣,茎脉间,分明还有汁液在流淌,但它却主动辞别枝头,没有一丝凄戚与眷恋,我不由得对玉兰花生出几分敬意来。
⑨我爱白玉兰,爱它独自灿烂的孤勇,还有悄无声息魂归泥土时的那份从容。
(1)白玉兰的“美”,内外兼备。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①    ②    ③   
(2)联系上下文,按要求作答。
①群芳谱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能像白玉兰这样既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高冷,又有一份绚烂喧闹的热情。(请你从重音的角度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
②文章第⑧段说玉兰花“凋谢的花瓣,也是有灵魂有知觉的”,如果凋落的玉兰花有“心语”,它在“主动辞别枝头”时会说些什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玉兰花写一段独白。)
(3)结合语境,第⑥段画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B.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托物言志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下面的小贴士,说说本文通过对玉兰花的描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贴士
所谓“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关键要有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找到物象的主要特点与所要抒发的情志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在此基础上写景状物,寄寓情思,抒发志向。
三、写作(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城市穿街走巷,以另一个视角去看待,会发现它别有韵味;回到农村,以另一个视角去看待,会有新的体验;来到父母的工作场所,会体会“工作”的苦辣酸甜;通过采访去接触和了解各种人和事,可感受百态人生……
请以“这一次,我有新的体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答案:
(1)B
(2)D
(3)C
(4)示例:墙上摇曳的槐树枝影,正用月光作笔,在白纸上书写一首朦胧的诗。
2.A.正确;
B.有误,《活板》选自沈括的笔记作品《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C.有误,“东方美学”是偏正短语;“天涯海角”是并列短语;“步履匆匆”是主谓短语;
D.有误,“才”是副词。
故选:A。
3.横线前句子强调书法艺术“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接下来应延续对书法文化内涵的阐述。①“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④“蕴含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句式一致,均为“动词+文化/精神”的结构,承接“记录中华文明”,且逻辑上“承载文化”在前,“蕴含精神”在后,故①④相连,②“无论是……篆书、隶书”与⑤“还是……草书、楷书”构成“无论……还是……”的固定句式,必须紧密衔接,③“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之美”中的“都”对应“无论……还是……”,总结书体与文化美的关系;最后⑥“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承接“文化之美”,并与结尾“成为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呼应,逻辑完整。
故选:B。
4.(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结合原著与选段内容可知,祥子流泪是因为小福子的死。因为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绝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结合原著与选段内容可知,“诺第留斯号”攻击战舰时候弄断了杠杆,击中了一位船员的头部,最终导致他死亡。尼摩船长因为同伴的去世而流泪伤心。
(3)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把握。选段内容出自《骆驼祥子》,结合原著可知,祥子第一次遇见老马是在一个雪夜,五十五岁的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儿一起拉车,他们又饿又冷,拉不上座儿,饥寒交迫,进了茶馆后老马立即晕倒在地。见状很多人都出手相救,祥子也是其中之一。祥子给他们爷俩买了十个羊肉包子,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据此可知,选段中的“老者”是老马。
(4)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这是原著中祥子第一次表现出对待别人有了人情味儿,他虽生活不顺,但仍向他人施以援手,可见祥子心地善良,有同情心,敦厚质朴。
(5)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选段内容出自《海底两万里》,结合原著可知,当到达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 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选段中的“印度人”就是采珠人。
(6)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尼摩船长勇救采珠人,还送他一小袋珍珠,据此可知,尼摩船长是一个勇敢、心地善良,关心底层劳动人民,重情重义,珍爱生命的人。
答案:
(1)行尸走肉。
(2)同伴的去世
(3)老马
(4)内心尚存善良,能够同情他人的境遇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5)采珠人
(6)善良、关心底层人、重情重义、珍爱生命
5.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与主题的对比分析能力。
祥子:磨难对心灵的销蚀
前期磨难(如被大兵抢车)虽打击了祥子,但他仍有“从头再来”的斗志,此时磨难是对意志的考验;而后期接连遭遇孙侦探敲诈、虎妞死亡、小福子自杀等变故,这些磨难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例如,卖车葬妻后,他开始骗钱、偷懒、出卖朋友,从“像树一样沉默而骄傲”的青年沦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体现旧中国底层人民在黑暗现实中被逐渐“磨平”的悲剧,印证了“把人变成鬼”的主题。
尼摩船长:磨难对锋芒的砥砺
国破家亡的创伤使他选择隐居海底,但磨难并未让他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反抗精神。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压迫者的船只,救助被奴役的人(如采珠人),甚至在南极海域用潜艇冲撞冰山开辟道路。例如,面对复仇者号军舰时,他冷静指挥潜艇将其撞沉,既展现对压迫的反抗,也流露内心的痛苦与矛盾。磨难让他成为“带镣铐的复仇者”,其锋芒(正义感与反抗精神)在与命运的对抗中愈发锐利,凸显了“在苦难中坚守尊严与反抗”的主题。
答案:
①祥子:祥子初到北平,怀揣着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他勤劳努力,拼命拉车,历经三年终于攒钱买了第一辆车,此时磨难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坚定地追求梦想。然而,随着生活的变故,车被大兵抢走,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又让他不得不卖车葬妻等一系列磨难接踵而至。这些磨难逐渐销蚀了他的心灵,使他从一个上进的青年变成了自私懒惰、狡猾麻木的行尸走肉,可见后期磨难更多地是带来灾难。②尼摩船长:尼摩船长经历了国破家亡等磨难,这些磨难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变得更加坚定地与压迫者抗争。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建造了“鹦鹉螺号”,在海底进行探索和冒险,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着陆地世界的压迫与不公,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虽然磨难给他带来了痛苦,但并没有销蚀他的心灵,反而砥砺了他的锋芒,使他成为一个神秘、勇敢且富有正义感的人。
6.答案:
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③可怜夜半虚前席
④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⑥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与鉴赏(54分)
7.(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BD.正确;
C.有误,颔联“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中,“峻”主要描绘的是马耳的尖锐,突出马的神骏;“轻”写出了马奔跑时四蹄轻快,表现出马的疾驰,该选项中对“峻”和“轻”的赏析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尾联“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直抒胸臆。诗人由对胡马的赞美,直接表达出希望自己能像这匹骏马一样,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实现自己的抱负。从尾联可以看到一个渴望建功立业、有着远大抱负和宏伟志向、充满自信与朝气、锐于进取的青年杜甫。他借对胡马万里横行的赞美,抒发自己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答案:
(1)C
(2)尾联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托物言志,借马喻人,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杜甫。
翻译:
房兵曹的这匹胡马,是著名的大宛良马,它那瘦削的筋骨像刀削斧劈般棱角分明。
两耳尖锐,如同被竹片削过一样挺拔,奔跑时四蹄轻快,仿佛风从蹄下穿过。
它奔驰起来,任何广阔的天地都不在话下,如此勇猛忠诚,真值得托付生命。
拥有这样矫健奔腾的骏马,足以横行万里江山。
8.(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A.有误,“架槛为亭”中的“为”意思是“修建”。
B.正确。
C.有误,“四时”意思是“四季”。
D.有误,“竹有君子之道四焉”是定语后置句,《陋室铭》“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二者句式不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君子风范原本是抽象之物,文中通过描写竹子的不同特点展现君子应有之风范,使其变得具体起来。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竹子有这四种品格,因而用“君子”来命名,不愧于这个名字。据此断句为: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
故选:BD。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有:因,于是;名,命名。句意为:我的亭子周围有竹子,于是用‘竹”来命名亭子,(这个)名字无愧于我的亭子。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选文中,王守仁提到竹有四德:中虚而静,通而有间;外节而直,四季不变;应蛰而出,遇伏而隐;清风至则玉声,挺立不挠。这些都是竹的特点,对应君子的不同品质。据此,可以为书房取名,比如“虚静阁”“直节斋”“明隐轩”或者“特立居”等。例如,“虚静阁”可以对应“中虚而静,通而有间”,强调内心的虚静和通达。结合示例,说明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以及它如何体现君子之风即可。
答案:
(1)B
(2)D
(3)BD
(4)我的亭子周围有竹子,于是用‘竹”来命名亭子,(这个)名字无愧于我的亭子。
(5)示例1:“虚直居”。取意于文中“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与“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竹以中空喻“虚怀若谷”,以挺直枝干喻“正直不阿”,此二句既写竹之形态,更暗合君子“谦冲自牧、守正不挠”的品格。书斋名取“虚直”二字,既借竹之“中虚外直”为意象,亦以“虚”诫己戒骄戒躁、博采众长,以“直”明志坚守原则、不媚流俗,让笔墨间常存君子之风骨。
示例2:“时明轩”。源自文中“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竹随节气屈伸,顺时应变却始终不改其志,此为“明于时势而守于本心”的君子智慧。书斋名“时明”,既取竹“遇晦明而皆宜”的通达,亦以“时”诫己洞察世事变迁,以“明”自勉在浮沉中坚守初心——如竹在风雪中挺然自立,在晴日里舒展枝叶,让书房成为映照“知时守正”的精神镜鉴。
9.(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结合第⑩段“人们的观念渐渐发生了改变,动画不是只能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是有了更多的类型和题材,让不同年龄和爱好的人们大饱眼福”可知,作者认为动画题材不应限于儿童视角。
故选:B。
(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理解。
“相似之处”是指两个版本的孙大圣都具有勇敢、机智的特点,都是神通广大的神话形象。“截然不同”指的是不同时代的动画片赋予了孙大圣不同的时代特点。《大闹天宫》中的美猴王自在舒展,展现出那个年代人们的热情和干劲;《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则多了几分帅气与不羁,融合了当代人的个性,外表冷酷但内心温暖。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一段作者提到“有动画相伴的时光是幸福的”,原因可以从文章中概括得出。首先,动画让孩子找到快乐和自由,无拘无束的动画空间里什么奇妙的事情都能发生,这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其次,动画唤起少年的热情和期待,让少年突破现实的重重阻碍,对世界展开无限的想象,这激发了少年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最后,动画也触动了成年人的赤子之心,让人直面自己的内心,重新拥抱少年的自我,这为成年人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和回忆。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①镜头序号1为全景,需要展现哪吒在海洋中的形象,结合《哪吒闹海》的情节,可以描述哪吒在海浪中勇斗恶龙的场景,这样既能体现哪吒的英雄本色,又能与解说词“海洋是哪吒纵横驰骋的舞台”相呼应。
②镜头序号2为近景,画面内容是“暴雨中悲壮离去”,解说词需要表达出哪吒的悲壮和决心,可以结合哪吒的台词或故事背景来撰写,如“哪吒为救百姓,甘愿自刎,其悲壮之举,震撼天地”。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B
(2)“相似之处”指不同动画片中的孙大圣都聪明机智、神通广大、勇敢无畏,是经典神话形象的共同点;“截然不同”指不同动画片中的孙大圣在形象设计、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各有创新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有动画相伴的时光是幸福的,因为动画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由,让少年激发热情和期待,同时也触动了成年人的赤子之心,让人重温少年的自我。
(4)①波涛汹涌的大海,哪吒手持混天绫、脚踏风火轮在海面上穿梭,与恶龙激战。②面对困境,哪吒毫不退缩,他的离去是一种抗争,更是一种成长。
10.(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结合“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莲,洁白而温润”可知①处填“花色洁白温润”;
结合“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轻唤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尘埃尽净”可知②处填“花香清幽淡雅”;
结合“而我认为,玉兰花还美在它独自绽放的孤勇,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强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经意间,给你带来一份惊喜和感动”可知③处填“独自灿烂的孤勇”。
(2)①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结合“群芳谱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能像白玉兰这样既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高冷,又有一份绚烂喧闹的热情”可知,“高冷”和“热情”是描述白玉兰内在美的两个关键词。在朗读时,通过重读这两个词,可以突出白玉兰的独特气质,使其与其他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朗读设计有助于传达作者对白玉兰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
②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文章第⑧段“我知道,凋谢的花瓣,也是有灵魂有知觉的。恰在此时,一片玉兰的花瓣落在我的身边,我弯腰捡起这瓣落花,放在手心仔细端详,那微微卷曲的花瓣,茎脉间,分明还有汁液在流淌,但它却主动辞别枝头,没有一丝凄戚与眷恋,我不由得对玉兰花生出几分敬意来”可知,玉兰花凋谢时是主动辞别枝头,没有一丝凄戚与眷恋,据此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玉兰花写一段独白即可。
(3)本题考查诗句的选用。
结合“蓦然想起宋代曹组的《卜算子 兰》里的这句词来,玉兰花香清淡幽远,不必刻意招揽,不会曲意逢迎,颇有君子之风”可知,此处应填的诗句应体现玉兰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
A.不恰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意思是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此句写出了词人在丈夫死后孤单凄凉的生活,与玉兰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不符。
B.恰当,“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意思是刻意去闻,花香似乎没有了;而在不经意间,那香气却似乎又从远处飘来,萦绕在鼻尖。此句写出了桂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与玉兰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相符。
C.不恰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此句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与玉兰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不符。
D.不恰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意思是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与玉兰花香清淡幽远的特点不符。
故选:B。
(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情感。
结合“那天下午,我外出回家,途经小区花园,忽见一树晶莹洁白的玉兰花,兀自吐露着优雅的芬芳。那树玉兰花,如冰雪雕饰而成,让我沉郁一冬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玉兰是一种落叶乔木,也称木兰,花先放,叶后至。雨水前后,每次途经玉兰树下,我总会抬头打量一下这棵玉兰树,它昂首挺立在众多矮小的植物中,初看和其他树木没什么区别,光秃秃的枝干伸展向上。仔细观察,你会惊喜地发现,它的枝上已冒出毛茸茸的芽,那微微突起的芽是花芽,跟树枝颜色非常接近,若不仔细留意是不易发现的”“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玉兰树可谓一日三变、幻化惊人。先是花芽孕育成苞,片片花瓣,层层相裹,不过婴孩嫩指般大小。忽然一天,花苞儿伸伸腰,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它们缓缓睁开眼,接连伸出手臂,倏然爆棚似的炸开。白色的花瓣铺展开来,空中萦绕着丝丝缕缕的花香”可知,文章通过对玉兰花热烈奔放地绽放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结合“玉兰花香清淡幽远,不必刻意招揽,不会曲意逢迎,颇有君子之风,文人雅士、词人骚客莫不愿与玉兰为邻。屈原就曾以木兰明志,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知,文章通过描写玉兰花香清淡幽远,有君子之风,寄寓了作者对玉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结合“而我认为,玉兰花还美在它独自绽放的孤勇,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强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经意间,给你带来一份惊喜和感动。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艳、桃花的妖娆,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华贵。它开在料峭的早春,卓尔不群,尽显风流,有着几分凛然的傲气”“我爱白玉兰,爱它独自灿烂的孤勇,还有悄无声息魂归泥土时的那份从容”可知,文章通过对玉兰花凋谢时从容的描写,寄寓了作者对玉兰花悄无声息魂归泥土时从容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玉兰花一样,在生活中保持独立、高洁的品质,面对困难挫折能坦然从容的情感。
答案:
(1)①花色洁白温润
②花香清幽淡雅
③独自灿烂的孤勇
(2)①“高冷”“热情”重读。理由:“高冷”“热情”是白玉兰的内在美的体现,突出了白玉兰与其他花朵的区别,从而突出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独特感受。
②示例:我虽然没有梅花、桃花、牡丹它们的艳丽风姿,但我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使命。我盛开在枝头的时候直立向上,洁白温润,把最美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给大家带来清幽的香味,现在我可以“化作春泥更护花”了,这或许是我使命的一种延续。啊!我无愧于心,无愧于人们对我的喜爱!
(3)B
(4)本文通过对玉兰花热烈奔放地绽放、花香清淡幽远有君子之风以及凋谢时从容等特点的描写,寄寓了作者对玉兰花独自灿烂的孤勇和悄无声息魂归泥土时从容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玉兰花一样,在生活中保持独立、高洁的品质,面对困难挫折能坦然从容的情感。
三、写作(60分)
11.例文:
这一次,我有新的体验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的工作总是轻松又惬意,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敲敲键盘,就完成了任务。直到这一次,我跟着妈妈去了她的工作场所,才有了全新的体验。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妈妈答应带我去她公司。一路上,我满心期待,脑海里不断想象着妈妈工作的样子。
到了公司,妈妈把我安排在一个角落,便匆匆投入到工作中。我坐在那里,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机。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妈妈和同事们讨论工作的声音,那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扫射,还夹杂着各种专业术语,我听得一头雾水。
过了一会儿,妈妈拿着一摞文件走过来,说:“宝贝,帮妈妈把这些文件整理一下,按照日期分类。”我满不在乎地接过文件,心想:这还不简单。可当我真正开始整理时,才发现困难重重。文件上的日期格式五花八门,有的用中文,有的用数字,还有的是英文缩写,我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都看花了,才勉强分好类。
刚整理完文件,妈妈又让我帮忙录入数据。我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敲击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出一点差错。可越紧张越容易出错,不是数字打错了,就是漏掉了小数点。妈妈在一旁不停地提醒我,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又懊恼又自责。
到了中午,妈妈和同事们匆匆吃了几口饭,又继续工作。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才知道,原来妈妈的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轻松。
这一天下来,我累得腰酸背痛,而妈妈却依然精神饱满地处理着各种事务。回到家,我瘫倒在沙发上,一句话也不想说。
这一次,我有新的体验。我体验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也明白了他们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努力。以后,我要更加懂事,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让他们能轻松一点。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