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六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3分)班级举行“热爱美丽汉字,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_________(yǎn)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种字体最具有代表性。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的我们目前所见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的象形性较强,写法多不固定。由于是刀刻,字形的线条比较纤_________细。
金文主要是指商周时期zhù_________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早期金文部分字形的象形性仍较为明显,西周晚期之后自行逐渐规整。
小篆主要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经过加工整理成为秦统一中国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性有所减弱。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楷书成熟于魏晋时期,“楷”是“规矩 _________、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 (yǎn)变
②纤 细
③ (zhù)刻
④规矩
(2)对文段中□处应使用标点符号判断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应使用“冒号”,起提示作用,提示“字体变化的历程”。
B.应使用“逗号”,表示两个意义相承的句子之间的正常停顿,从下句中的“其中”可以判断。
C.应使用“破折号”,引出对上句中“变化”的具体解释。
D.应使用“分号”,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
(3)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象形意味已经基本消失
②将小篆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折笔
③书写更加方便
④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
⑤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A.②③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⑤
2.(3分)右图为清朝著名书法家杨沂孙的书法楹联作品“采菊东篱下,种竹小园中”。请判断其字体。( )
A.隶书 B.篆书 C.楷书 D.金文
3.(3分)汉字之美,美在形、美在声、美在意。请任选下面一个汉字(词语),参照示例,从“形、声、意”的任一角度,解读汉字之美。
供选择的字词:袅、川、旦、果、家、美、凤(鳳)
示例1:“山”字,字形本身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最高处给人以峭拔之感。
示例2:“依依”二字,读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随风摇曳的杨柳,如丝如缕的情思。
示例3:“茶”字,人在草木之中,一个“茶”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理。
4.(3分)汉字本身的美催生出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下面属于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 B.
C. D.
5.(3分)为呼吁本校同学“写规范字,讲普通话”,六年级五班要撰写一份倡议书。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标题可拟定为“写规范字、讲普通话倡议书”。
B.称呼应为“大家好”,称呼前应空两格。
C.署名应为“六年级五班全体同学”。
D.日期应写在右下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6.(8分)默写填空。
在诗人眼中,万事万物皆有诗意。
诗词中的节日,有风俗民情,有绵绵情思。“今夜月明人尽望,① ”是诗人王建中秋之夜对友人的思念;“② ,③ ”是诗人韩翊笔下皇宫中寒食节的夜晚景象;“月上柳梢头,④ ”是词人欧阳修笔下“去年”上元节的甜蜜美好。
诗词中的风物,有人生感悟,有天地哲理。“⑤ ,⑥ ”是诗人虞世南由“树上鸣蝉”生成的对人格品行的感悟;“百川东到海,⑦ ?”是《汉乐府》诗人由园葵、朝露、百川入海生成的对时光飞逝的感悟;“向来枉费推移力,⑧ ”是学者朱熹由春水中的蒙冲巨舰生成的对治学与人生的感悟。
7.(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①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下面对诗歌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句用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B.第二句“倍”字用得极妙,承接第一句,强调“重阳节”加倍于平常的思亲之苦。
C.第三句以“遥知”二字,使情感的表达从“我”的角度转到从“兄弟”的角度,表达富有新意。
D.诗歌前两句中的“倍思亲”和后两句中的“少一人”,都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亲之情。
8.(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糜交③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④而过,翼若垂云。王注⑤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古代掌管田猎的官。③交:交错。④旃:赤色曲柄旗。⑤注:附着。
(1)下列对文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与“楚王田于云梦”两句中的“于”用法不同,可分别译为“向”和“在”。
B.“若欲闻射道乎”与“弗若之矣”(《学弈》)中的“若”,都是“如,比得上”的意思。
C.“王引弓欲射”与“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引”表示两个不同的动作。
D.“臣之射也”与“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关尹子教射》)两句中“之”的用法不同。
(2)文中画横线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纸上。
禽A发B鹿出C于王左D麋交E于王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4)从养叔的话中,你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风雪巡护路
胡美英
①那天太冷,马守东的摩托车始终发动不起来,无奈之下他的两个同事帮他在后面推,直到推了几百米远才听到摩托车“突突”的发动声。马守东和他的同事穿着藏青色的护林服,骑着摩托车一溜烟驶入戈壁中的小道,我紧随其后。
②遇到沟沟坎坎的地方,我们便下车步行。雪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下,我穿着防寒服,跟着马守东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巡护路上。风格外硬,像有无数的钢丝在扭动,咯吱作响。
③“那一次,也是冬天,天快黑了,走到半道上摩托坏了,只好推着摩托车磕磕碰碰地往管理站走。环顾白茫茫的戈壁,找不见任何参照物。这个时候最怕的是动物的袭击。”46岁的护林员马守东说,他已经骑坏很多辆摩托车了,他和他的伙伴们与这些高高低低的灌木丛已相守了17个春秋。哪儿的麻黄稠密、栓柳稀疏,哪儿常有狐狸、黄羊抑或大约有几只豺、几只白唇鹿,他们都了如指掌。
④这片位于甘肃嘉峪关市的小红泉国家级公益林,是祁连山最外围的生态绿色屏障。在这片古老又苍凉的戈壁上,风是永恒的主题,它呼啸着、狂叫着,在无垠的天地间横冲直撞、恣意咆哮,狠劲地撕扯着一株株怪柳、一丛丛骆驼刺、一片片麻黄草。马守东说,越是恶劣的天气,他们越要全力巡护。一年之中他们几乎有一半的时间行走在这样的风雪巡护路上,仔细检查每一棵灌木、林草的生长状况。遇到狂风骤雨,树木被吹倒、沙丘被移位,他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扶正树木、固定沙丘,恢复原貌;有时候,还会遇到非法砍伐或盗猎。这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⑤因为天寒路滑、爬坡下坎的缘故,跟着马守东们巡护到麻黄河边,已近正午了。风在雪面上打着旋儿,雪粒在空中飞舞。巡护一趟下来,用了近4个小时,马守东们的脸被冻得紫红紫红。
⑥迎着纷飞的雪花,走进了马守东工作的小红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站,管理站被一大片红柳环绕,是个二层小楼。二楼的监控室里,一整面墙大的显示屏连着高高的监控塔,林场的全貌一览无余。
⑦窗外雪花飞舞,我蜷在马守东的办公室里翻看起他们的巡护笔记来:
⑧“今天是大年三十,管理站全体护林员继续坚守岗位,到自己责任小班巡护,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下午从戈壁回到管理站,贴春联,准备几样年夜饭。”
⑨“今天是大年初一。早上10点开始多次查看监控,未发现管护区异常。因管护区积雪覆盖,大雪纷飞,能见度很低。等下午雪停了再开展一次巡查。”
⑩“早上天气寒冷,门前树条结冰,有雾。无采挖放牧、无烧柴打柴,无可疑车辆和人员进入管护区域。”
……
辛勤的付出,必然有丰硕的收获。在马守东们的辛勤值守下,这片祁连山边的生态越来越好,昔日荒凉的戈壁滩草木渐渐葱绿茂密,野生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走进戈壁深处,才发现这里的灌木有一人多高。这些戈壁里的花草,长出了树木的根须,牢牢地缚住每一粒供养它们的土壤。而戈壁里的树木,根须深深地扎进板结的砂砾土壤里,长出几年见不到雨滴还能生长的本领。
雪还在下,它怀抱着世间一切的生灵,赋予它们生长的希望。在祁连山边缘,每一片绿洲或防护林,都有一群群马守东一样的护林员在值守。他们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片片森林,捍卫着绿色,把自己长成生命最鲜活的模样。
(选自2025年1月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一溜烟驶入戈壁中的小道”表现了马守东们对林区路线非常熟悉。
B.第③段摩托车抛锚事件属于插叙,马守东回忆此事依旧心生抱怨,感到后怕。
C.第⑦⑩段呈现了他们的巡护笔记,语言质朴,真实地再现护林员的日常生活。
D.第 段通过今昔对比,在马守东们的努力下,将曾经的戈壁滩变得绿意盎然。
(2)请从重音、语气等角度为文中画线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而戈壁里的树木,根须深深地扎进板结的砂砾土壤里,长出几年见不到雨滴还能生长的本领。
(3)景为人设,“雪”是本文为写护林员精心设计的环境,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根据“知识卡片”的提示,联系全文,简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知识卡片
视角是文章创作的叙事角度,其中教材以“我”作为见证人叙事的课文很多,例如《那个星期天》,它对推动情节发展、增强真实性、揭示主题等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5)读完文章,你可能会想到坚守、奉献、责任等词语,请从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攒劲
赵仕途
①小时候,母亲对我和哥哥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攒劲”。
②那时,母亲常目送我和哥哥背着书包,向着遥远的半山腰上的学校出发。她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身后不断嘱咐:“你们要听老师的话,攒劲读书啊。”
③夜里,煤油灯昏黄的光在书页上跳舞。我和哥哥做作业,母亲在一旁纳鞋底。偶尔,她会抬头看我们,眼神里满是期许。
④我时常写几个字就开始走神。当我又分心的时候,母亲就会轻轻敲敲桌子:“你外公常说,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读书就像我种地一样,要攒劲,不能玩虚的,不然秋天到了,就没有收成。”
⑤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却把读书比作种地,说得次数多了,我才慢慢明白,读书确实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收获自己的人生。
⑥吃饭这件寻常事,母亲也能和“攒劲”联系起来。农忙时节,我和哥哥也会帮着插秧苗、给玉米地锄草,一家人劳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饭桌前。
母亲会看着我和哥哥:“你们要攒劲吃,吃了饭才能有力气干活,吃饱饭才能长得又高又壮。”我们似懂非懂地大口吞咽着饭菜。
⑦后来我才明白,每一口饭菜都是力量的源泉,就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⑧好好吃饭,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吃饭当作给身体和心灵“攒劲”的方式,在生活的奔波中,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各种挑战。
⑨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村级小学任教,班上的学生连我在内,已换了十余个老师,我很是头痛。有时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备课时,我甚至觉得很沮丧,就算再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⑩一次回家,我和母亲说起了学生种种调皮的状况,母亲一边听,一边点头:“不要怕,你要攒劲教书,我相信他们会一天天变好的。”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鼓励我要攒劲工作,学生一定会有进步的。后来,这届学生的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我渐渐明白,和学生相处,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攒劲。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精力,用心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现在,我早已过不惑之年,渐渐明白世间万物皆可攒劲。攒劲,不仅仅是一种加油的口号,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像涓涓细流,积少成多,终成江河湖海;又像点点繁星,汇集天幕,便能照亮浩瀚夜空。每一次小小的攒劲之举,都是生活这部大书里最生动的注脚。
前几日,母亲得知我的工作又有了变动,她又打电话给我,让我要攒劲。挂断电话,我告诉自己,只要一直攒劲,生活就会像母亲种下的庄稼,不断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向上生长,终有丰收的那一天。
(选自2025年5月9日《农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母亲嘱咐我“攒劲” 我悟到的道理(概括写出)
小时候 读书要攒劲 ①
吃饭要攒劲 ②
村级小学任教时 ③ 和学生相处,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攒劲。
前几日 ④ 只要一直攒劲,生活就会像母亲种下的庄稼,终有丰收的那一天。
(2)读完全文,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推测“攒劲”中“攒”的读音,解释文中“攒劲”的意思。
【知识卡片】
攒①zǎn,积聚,储蓄。 ②cuán,聚在一起,拼凑。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第④段中,母亲用种庄稼来讲读书的道理,非常形象。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读书就像我种地一样,要攒劲,不能玩虚的,不然秋天到了,就没有收成。
(4)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阅读完本文,你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请从选材、构思方面谈谈你的收获。
四、名著阅读(7分)
11.(7分)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发一条“朋友圈”】
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
底下评论: ① :迅哥儿,《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还不错吧! ② :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③ :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根据阅读《朝花夕拾》的经验,为 上述回复分别写出相应的人物。
(2)【任务二:参与一次跟帖】
主帖:戏剧作家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都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朝花夕拾》中写到他年幼时父亲去世、求学路上遭遇迷茫、留学期间又遭到污蔑等。但他在坎坷中成长、觉醒,最终弃医从文、以笔为枪,追求真理、疗愈国人。
跟帖:我认为,鲁迅先生也是在充满爱的顺境中成长的。
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会,仿照主帖内容,请你完善“跟帖”。
五、写作(60分)
12.(60分)按要求作文。
题目: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要求:①内容丰富,感情真挚。②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③500字以上。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六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答案:
(1)①演 ②xiān ③铸 ④ju
(2)B
(3)A
2.观察题目中杨沂孙书法楹联作品“采菊东篱下,种竹小园中”的字体:可以看到其笔画瘦劲挺拔,曲线较多,比如“采”“菊”等字的笔画形态;结构上对称均衡,整体富有图案美,这些特点符合篆书的特征。所以判断其字体为篆书。
故选:B。
3.解答该题,应先选汉字,再确定从“形、声、意”哪一角度切入。若选“形”,分析字形像什么具象事物;选“声”,关联读音引发的意境、情感联想;选“意”,解读字的含义承载的文化、哲理。例如,选“川”(形 ),“川”字如灵动河流,两岸线条似河岸,中间笔画像奔腾溪水,勾勒出江河奔涌的形态美,尽显自然的灵动韵律。选“旦”(意 ),“旦”字是太阳(日 )从地平线(一 )升起,意为破晓、天明,承载着对新一天希望与光明的期许,蕴含积极向上的时间哲思。选“凤(凰)”(声 ),“凤”字读音清亮,恰似凤鸣于天的悠长韵律,让人联想凤凰展翅、引吭啼鸣的祥瑞画面,借声传递神话生物的高贵与灵动。若选其他汉字,也可按照此思路分析作答。
答案:
示例一:“果”字,形象地描绘了树上结出果实的样子,生动展示了果实生长的自然状态。
示例二:“家”字,上面是房屋,下面是“豕”,即猪。有猪的居所才是家,反映了古人热气腾腾的生活。
示例三:“美”字,由一只漂亮的大羊构成,羊肉可食,羊毛可衣,拥有“羊”心里就觉得美滋滋。
示例四:“凤”字,刻画了凤鸟的样子,它的头上有高高的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
4.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下面选项中属于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一项是D。
故选:D。
5.ACD.正确。
B.有误,称呼应顶格写,不用空两格。
故选:B。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6.答案:
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注意“暮”的书写)
③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人约黄昏后
⑤居高声自远
⑥非是藉秋风
⑦何时复西归
⑧此日中流自在行
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ABC.正确;
D.有误,后两句中的“少一人”,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亲之情。
故选:D。
8.(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若欲闻射道乎”中“若”意思是你。
故选:B。
(2 )本题考查断句。句意: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可断为: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故选:BD。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如,如果;置,放置;句意为: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不射中我就不能保证了。
(4)本题考查主旨理解。从“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能看出,射箭要目标专一,全神贯注,启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答案:
(1)B
(2 )BD
(3 )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不射中我就不能保证了。
(4)示例:①目标专一,做事容易成功;②目标过多,精力容易分散; ③做事要专注,要善于排除其他干扰; ④人们常常因为弄不懂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容易迷失方向; ⑤做事的时候,目标过于分散,会让人无所适从。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9.(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CD.正确。
B.有误,第③段讲述摩托车抛锚事件属于插叙,但从文中“他已经骑坏很多辆摩托车了,他和他的伙伴们与这些高高低低的灌木丛已相守了17个春秋”等内容可以看出,马守东回忆此事并不是心生抱怨和感到后怕,而是体现出他们护林工作的艰辛以及他们多年坚守的不易,该选项分析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重音方面,“深深”“几年”需要重读。“深深”强调了树木根须扎进土壤的程度之深,突出其扎根的稳固;“几年”突出时间之长,说明树木在长期缺雨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生长,体现出树木顽强的生命力。语气方面,要用赞叹、敬佩的语气朗读。因为这句话不仅仅是在描述树木的生长状态,更是借树木来象征护林员们坚韧不拔、顽强坚守的品质,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示例:重音:“深深”“几年”;语气:赞叹、敬佩。理由:“深深”突出树木根须扎根之深,“几年”强调缺雨时间之长,重读能突出树木顽强的生命力;用赞叹、敬佩的语气朗读,能更好地体现对护林员坚韧品质的赞美。
(3)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的运用。
开篇“那天太冷,马守东的摩托车始终发动不起来”“雪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下”,通过描写雪营造出寒冷、恶劣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写护林员在风雪中艰难巡护作铺垫,衬托出他们工作的艰辛。“风在雪面上打着旋儿,雪粒在空中飞舞”,进一步渲染了巡护路上的艰难,同时也体现出护林员不畏艰难、坚守岗位的精神。结尾“雪还在下,它怀抱着世间一切的生灵,赋予它们生长的希望”,这里的雪象征着希望,暗示在护林员的守护下,这片土地充满生机,深化了文章主题。
(4)本题考查人物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我”跟随马守东们进行巡护,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流畅。例如“我紧随其后”“跟着马守东们巡护到麻黄河边”等,通过“我”的行动推动了巡护情节的发展。增强真实性:“我”作为见证人,亲眼目睹护林员的工作场景、生活环境等,如看到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巡护路上、查看巡护笔记等,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感。揭示主题:“我”对护林员的认识和感受,如对他们坚守岗位、守护生态的赞美之情,有助于揭示文章赞美护林员奉献精神的主题。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题。
以“坚守”为例:护林员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守岗位。如“一年之中他们几乎有一半的时间行走在这样的风雪巡护路上”,在寒冷、风雪交加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仔细检查每一棵灌木、林草的生长状况。他们在节假日也坚守岗位。从巡护笔记中“今天是大年三十,管理站全体护林员继续坚守岗位”“今天是大年初一……等下午雪停了再开展一次巡查”可以看出,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在护林一线。他们的坚守换来了生态的改善。“在马守东们的辛勤值守下,这片祁连山边的生态越来越好,昔日荒凉的戈壁滩草木渐渐葱绿茂密,野生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体现了他们坚守的价值。若选择其他,结合文章内容及主题情感解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B
(2)重音:“深深地”“几年见不到雨滴”(突出树木扎根之深、生存之顽强)。语气:坚定、激昂(表现对戈壁树木坚韧精神的赞美)。
理由:通过重音和语气变化,传递护林员与树木一样扎根艰苦环境、默默坚守的品质。
(3)①环境衬托:风雪严寒凸显护林工作的艰辛,反衬护林员的坚守精神。②象征意义:雪孕育生机(“赋予生长的希望”),象征护林员守护生态、播撒希望的使命。
(4 )①叙事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跟随巡护、翻看笔记)串联情节,增强故事真实性。②情感载体:通过“我”的感受(如对护林员的敬佩),烘托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5)示例:“坚守”;护林员17年如一日,在风雪中巡护戈壁,春节仍坚守岗位(巡护笔记显示大年三十仍工作)。他们用青春守护生态,让荒漠变绿洲,诠释了“坚守”的意义对责任的执着,对自然的敬畏。
10.(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
首先,通读全文,根据表格中的“时间”提示,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对于“小时候”母亲嘱咐“读书要攒劲”,可定位到第④⑤段,从中提取“我”悟到的道理为“读书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收获自己的人生”;“吃饭要攒劲”对应第⑥⑦⑧段,概括出“每一口饭菜都是力量的源泉,好好吃饭是给身体和心灵‘攒劲’,才能应对生活挑战”。“村级小学任教时”对应第⑨⑩段,母亲的嘱咐是“攒劲教书,相信学生会一天天变好”。“前几日”对应第 段,母亲的嘱咐为“工作有变动,要攒劲”。在梳理过程中,需注意准确对应时间与事件,避免信息混淆。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先看知识卡片中“攒”的两个读音及含义,再结合文中“攒劲”的语境。文中“攒劲”强调持续积聚力量、不断努力,与“积聚,储蓄”的意思相符,所以“攒”读“zǎn”。理解“攒劲”的含义时,要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如读书、吃饭、教书等方面的努力,总结出其指“积聚力量、持续不断地努力,是一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3)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是母亲从农耕经验中总结的朴素道理:种地时若偷懒(如不除草、不施肥、不深耕),对土地敷衍了事(“哄地皮”),土地就不会长出好庄稼,最终人会因缺粮而挨饿(“地皮哄肚皮”)。付出与回报直接挂钩,敷衍的态度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母亲将读书比作种地,二者的本质共性在于都需要“攒劲”(持续付出真实努力),种地需日复一日劳作,读书需持续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思考、练习。都不能“玩虚的”(不能投机取巧):种地靠假装忙碌骗不了土地,读书靠临时抱佛脚、应付作业也骗不了知识本身。都有“收成”的检验:种地的收成分明在秋天,读书的“收成”则体现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人生选择的拓宽上,若前期不扎实,最终难有真正的收获。对孩子的引导,母亲用孩子熟悉的种地场景,将抽象的“读书要努力”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逻辑,让“走神”的“我”明白:偷懒耍滑的学习态度,就像种地偷懒一样,最终会耽误自己的人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读书的要求,更暗含母亲对“踏实做事”的价值观传递——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真诚的努力对待,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鉴赏和感悟能力。
以“小”见“大”,用生活化细节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场景,母亲反复叮嘱“攒劲读书”的日常对话(第②④段);煤油灯下母亲纳鞋底、“我”走神被提醒的夜晚(第③④段);农忙后母亲劝“攒劲吃”的饭桌场景(第⑥段);工作受挫后母亲鼓励“攒劲教书”的交流(第⑩段)。
这些素材没有宏大的事件,却围绕“攒劲”这一核心主题,串联起童年、青年到中年的人生阶段。
“小切口”不追求素材的“戏剧性”,而是从家庭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场景),让主题更贴近生活,易引发共鸣。所有素材都紧扣“攒劲”的内涵(努力、踏实、持续付出),看似零散的日常片段,实则是同一主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体现,避免了素材的堆砌。母亲的话语和行为本身朴素直白,但作者通过后期的感悟(如第⑤⑦⑩ 段对“攒劲”的理解深化),让平凡素材承载了“生活态度”“人生哲理”等深层意义,做到了“以事载情,以情明理”。
本文以“攒劲”为核心线索,按时间顺序和人生阶段层层推进:童年时期通过母亲对“攒劲读书”“攒劲吃”的叮嘱,展现“攒劲”是具体的行为要求(读书要努力、吃饭要认真);青年时期工作受挫后,母亲以“攒劲教书”鼓励,让“我”理解“攒劲”是持续投入的过程(如“马拉松”般的坚持);中年时期“我”过不惑之年,最终领悟“攒劲”是一种生活态度(第 段),并成为自我激励的信念(第 段)。每个生活场景后,都加入主人公的即时或后期感悟(如第⑤⑦⑩段),既让素材的意义得以凸显,也让读者跟随主人公的思考理解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答案:
(1)①读书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收获自己的人生
②每一口饭菜都是力量的源泉,好好吃饭是给身体和心灵“攒劲”,才能应对生活挑战
③攒劲教书,相信学生会一天天变好
④工作有变动,要攒劲
(2)“攒”的读音为“zǎn”。文中“攒劲”指积聚力量、持续不断地努力,是一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体现在读书、吃饭、教书等多个方面,强调通过不断积累和投入实现目标、收获成果。
(3)人如果欺骗土地,(不踏踏实实劳动),土地就会欺骗肚皮,也就是说地里就没有收成,人就会饿肚子。读书也一样,不下功夫去读,到时候就会一无所获。
(4)选材上,文章选取读书、吃饭、教书等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展现“攒劲”主题,启示写作可从身边小事选材;构思上,以“攒劲”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各阶段母亲的嘱咐与“我”的感悟相呼应,使结构严谨、主题深化,启示写作可采用线索贯穿、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方式。
四、名著阅读(7分)
11.(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中语言和《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儿时的鲁迅买来《山海经》时说的话相似,所以这个人物是长妈妈;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不喜欢学生问问题,当“我”问他“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他说:‘不知道!’并且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他认为这些“怪哉”之流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要了解的。据此推断,②中人物是寿镜吾先生;
③《五猖会》中,儿时的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去看会前却被父来强迫背诵《鉴略》。据此推断,该句中人物是父亲。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能结合《朝花夕拾》的具体内容展开并佐证观点;文从字顺,条理清晰。他年幼时,阿长关怀他,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又千方百计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遭遇困境时,是藤野先生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使他终身难忘。这又是他的顺境,得到了关爱。
示例:鲁迅先生的成长之路是充满爱的。年幼时,不识字阿长的,在别人都不上心的情况下,给他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受到歧视时,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到他,并给他适时的关心和支持,使他终身难忘。
答案:
(1)①长妈妈;②寿镜吾;③父亲。
(2)鲁迅先生的成长之路是充满爱的。年幼时,阿长关怀他,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又千方百计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遭遇困境时,是藤野先生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使他终身难忘。
五、写作(60分)
12.例文:
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时光的车轮匆匆碾过,留下深深浅浅的辙印,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里,有一个人,如明亮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似温暖的港湾,给予我心灵的慰藉。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还记得那次考试的惨败,我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蜷缩在黑暗的角落,满心的沮丧与绝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望着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这时,你轻轻走到我身边,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是温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它只是成功路上的小插曲。我们一起分析错题,找出问题,下次一定能考好。”你的声音如春风,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又似暖阳,温暖了我冰冷的心房。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你都主动留下来陪我一起复习。遇到难题时,你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理解为止。你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地书写着解题步骤,嘴里还不停地讲解着思路。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成绩逐渐提高,对学习也充满了信心。
生活中,你也是我最贴心的伙伴。当我遇到烦恼时,你会静静地听我倾诉,用幽默的话语逗我开心;当我取得成绩时,你会为我欢呼,和我一起分享喜悦。你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我们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或许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会在我身边,给予我支持和鼓励。
我想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谢谢你在我低落时给我力量,谢谢你陪伴我度过那些美好的时光。这份情谊,我会永远珍藏在心底,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