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业
要点疏理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1.工业生产的含义:包括开采__________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自然资源
2.工业发展的成就:2010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超
过40%的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如______、水泥、汽车等。21世纪
以来,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从以纺织
品为主,转变为以______产品、__________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形成
了__________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世界______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
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钢铁
机电
高新技术
独立完整
唯一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1.从工业类型看分布: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
______________。
中西部资源丰富的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2.从工业增加值看分布: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地
区和__________地区。
东部沿海
长江沿线
三、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1.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______含量高、______消耗低、
______污染少的低碳工业,不仅是应对__________的需要,也是我国推
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
科技
资源
环境
全球变暖
2.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__________,优化
__________;国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用
__________替代__________、发展高技术产业等,促进工业向______转型。
能源消耗
能源结构
低碳能源
化石能源
低碳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各省
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
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B
A. 集中在西部地区 B. 集中在东部地区
C. 内陆地区多于沿海地区 D. 沿海和内陆均衡
2.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地区来判断影响其销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 )。
C
A. 原料能源 B. 环境问题 C. 市场需求 D. 社会观念
3.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是( )。
D
A. 高耗污染、技术落后 B. 绿色驱动、污染尚存
C. 技术成熟、竞争较小 D. 节能环保、智能高端
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B
A. 原料 B. 人才 C. 交通 D. 能源
5.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的有( )。
D
①纸币现场结算 ②在线课堂 ③手机支付 ④网上购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某纺织企业的纺织车间通过“工业相机+AI算法”实现了产品的线上质
量检测,与人工质量检测相比,应用以上数字技术使该纺织车间
( )。
D
A. 购买质量检测软件投入较少
B. 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
C. 质量检测人员的数量增加
D. 质量检测工作可全天候连续进行
上海杨浦区拥有“百年工业”称号,昔日的“工业锈带”也经整治后变
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据此完成7~8题。
7.“工业锈带”一般是指( )。
C
A. 农业发达地区 B. 气候潮湿地区
C. 传统工业衰退地区 D. 高科技发达地区
8.当地实现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的主要措施是( )。
A
A. 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 B. 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产业
C. 修建高铁,优化交通路网 D. 鼓励生育,降低人工成本
素养提升
9.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探究活动,请你利用
提供的资料库,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探究报告:探究方案
资料库:
【资料分析】
(1)资料库中甲图、乙图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工业基地、
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辽中南
长江三角洲
(2)甲图工业基地发展建立的最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工业基地发展建立规模巨大的钢铁工业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消费市场广大
交通运输便利
【探究结论】
(3)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资源条件(原料与燃料)、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科技水平
【学以致用】
(4)丙图示意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请运用图中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其
发展建立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市场广大;等等。
拓展延伸
“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
是指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下
图示意我国“东数西算”工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1.粤港澳枢纽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这里的数据直接传
输到______枢纽,该枢纽由于__________,夏季气候凉爽,有利于降低
数据中心散热成本。
珠江三角洲
贵州
地势较高
2.从海陆位置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枢纽均分布在__________,这
三个算力枢纽所在的区域数据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沿海地区
人口城市众多、经济科技
发达、市场需求大
3.内蒙古枢纽地处高原,地势起伏小,____________季风强劲,风能资
源丰富,且全年降水少,晴天多,________资源丰富,可以为数据中心
提供低碳环保的能源。该地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西部数据中心主要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业务。
冬(西北)
太阳能
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
4.简述“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等。(共2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
要点疏理
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1.农业的分类: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业等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2.农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之间、
______之间的差异。
东西差异:_________年降水量线与我国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的分
界线大致重叠。东部农区水热条件优越,是________、______和渔业等
的主要分布区;西部降水较少,草原、荒漠广布,________地位重要,
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
南北差异:____________线是我国东部农区的南北分界线。该线以
北耕地多为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_____、大豆等作物,具备灌溉
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种植______;该线以南地区多______,主要种植
______等作物,海南岛等热带地区可种植______等热带经济作物。#2.2
东西
南北
400毫米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秦岭—淮河
旱地
小麦
玉米
水稻
水田
水稻
橡胶
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成就:我国的巨大变化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的快速发展,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
病虫害防御措施的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科技
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农业发展方向:我国需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______、______、
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
高产
优质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右下图
示意元阳县梯田景观,读图完成1~3题。#1
1.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D
A. 甜菜 B. 棉花 C. 小麦 D. 水稻
2.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
A. 水土流失 B. 酸雨 C. 土地沙漠化 D. 沙尘暴
3.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
A. 旅游业 B. 水产养殖业
C. 畜牧业 D. 农产品加工业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
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
全球领先。右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
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
4~6题。
4.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 亚热带 B. 暖温带
C. 中温带 D. 寒温带
B
5.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
A. 纬度、地形 B. 纬度、海陆 C. 土壤、地形 D. 土壤、海陆
6.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
A
A. 麦种培育 B. 无人播种 C. 智能收割 D. 粮食储运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科技人员开发并推广了“虾稻共作”生产模式,该
生产模式指在同一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的生产方式
(见下表)。据此完成7~8题。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模式 休耕 整田、插 秧;投放虾 苗、生长 水稻生长;6月 底至7月初捕捞 成虾 收割水稻 7.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当地休耕的原因是( )。
C
A. 耕地休养生息 B. 增加土壤肥力
C. 寒冷不宜耕作 D. 防止水土流失
8.与单一水稻种植相比,“虾稻共作”生产模式的优势有( )。
B
①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④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素养提升
9.我国有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其中甘肃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
育黄金走廊”,海南被称为“南繁硅谷”,种子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不可
替代的战略作用,且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下图示意我国三大国家级育
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和海南育种基地的
分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
〔材料〕 甘肃河西走廊虽深居内陆、生态脆弱且干旱少雨,但却成为
“种子繁育黄金走廊”。这里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绿洲和戈壁交错,井
河灌溉系统互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干物质的
积累,且植物病虫害较少,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玉
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1.1
(1)大豆主产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__________(地形区),耕地类
型以______为主。油菜主产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________________
(地形区),该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东北平原
旱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
(2)三大育种基地中,热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_,最容易受寒
潮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
海南育种基地
甘肃育种基地
(3)分析甘肃育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自然条件。
请将以下框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
光照
昼夜温差
品质
干旱
降水
气温低
病虫害
内陆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苹果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世
界上苹果产量最大的国家。由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各地区生
产的苹果在口感、色泽、大小等方面也呈现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的
种类,并逐渐发展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苹果地理标志品牌。地理标志品牌
的建设对于打造我国苹果产业的特色品牌、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1.1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苹果地理标志产区的分布。#1.2
〔材料三〕 苹果树喜低温、喜光、忌涝,南北纬35°~50°是其
最佳生长地。#1.3
1.我国大部分苹果地理标志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______地区,其
温度带是______带,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
以北
暖温
林地
2.山西省和陕西省的苹果产区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其所在的地形区
是__________,能满足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习性,苹果经
济林作为当地主要植被能较好地防治__________等生态问题。
吉县
铜川
黄土高原
忌涝(低温、喜光)
水土流失
3.阿克苏苹果品质优良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请将下列框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深居内陆
昼夜温差大
高山冰雪融水(共23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交通运输
要点疏理
一、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1.交通建设成就:形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的庞大交通网,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
群、机场群。
公路
铁路
航空
内河航道
2.交通网络格局:形成覆盖全国、纵贯______、横穿______的交通网络。
受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响,我国交通线呈________
___的分布格局。
南北
东西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东密西疏
二、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
1.内畅的交通体系: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结合,
快速、紧密连接全国主要城市。__________、普通国道、省道、农村公
路等,进一步衔接了一般城市、乡村和偏远地区。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民用航空
普通铁路
2.外通的交通体系:我国通过______、______连通陆上相邻的国家,通
过__________直接通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__________往来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路
铁路
航空运输
海洋运输
3.交通发展目标:我国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完善,预计到2035年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目标。
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朝辞北京天安门,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见平川无际,转望浦江潮涌。
京沪高铁全长约1 219千米,是全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
的高速铁路。下图示意京沪高铁线路和沿线局部景观,读图完成1~3题。
1.平川无际中的“平川”指的是( )。
B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京沪高铁修建时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其主要目的是
( )。
D
A. 跨越河流 B. 地质复杂 C. 减少污染 D. 少占耕地
3.京沪高铁开通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C
A. 促进南方矿产开采 B. 缓解东西运输压力
C. 加强京沪沟通交流 D. 缩短两地实际距离
客运交通工具的满载率越高,说明当天载客的次数和乘客总数越多。
下图示意某城市某年8月25日至31日某种客运交通工具的满载率变化,
读图完成4~6题。#1
4.该客运交通工具搭载乘客最少的一天是( )。
D
A. 星期四 B. 星期五 C. 星期六 D. 星期日
5.一般情况下,影响该客运交通工具满载率高低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A. 作息日期 B. 乘客职业 C. 乘客收入 D. 乘车环境
6.该客运交通工具最可能是( )。
C
A. 长途客车 B. 航空客机 C. 公共汽车 D. 远洋游轮
2023年12月5日,2 150吨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被装入100个专业集
装箱液袋,首次搭乘“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往内蒙古。据此完成
7~8题。
7.与南水北调的露天输水渠相比,铁路集装箱液袋运输水的优势是
( )。
B
A. 运量大 B. 损耗小 C. 成本低 D. 耗能少
8.推测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
C
A. 农业用水 B. 工业用水 C. 生活用水 D. 绿化用水
素养提升
9.甲图示意中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乙图示意不同交通运
输方式的成本比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据甲图,我国货物周转以______运输和______运输为主,民用航
空周转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据甲图,我国旅客更多选择的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和______运输。
水路
铁路
运输量小,价格较高
公路
铁路
(3)据乙图,当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运输,当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
当运距大于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
公路
铁路
水路
(4)在我国,货运和客运运输周转量都很大的是______,所以它成为
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
拓展延伸
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公路和周边山河分布,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问题。#1
〔材料〕 从1961年至2013年,国家用52年时间,穿越雪山、峡谷、
原始森林等多种复杂地形,修通了全长117.28千米的墨脱公路,全面带
动了墨脱县的发展。墨脱县很快通了电、通了网,城乡经济社会实现飞
跃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2
1.墨脱县城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的____________
侧,__________江沿岸地区。
青藏高原
东(东南)
雅鲁藏布
2.简述墨脱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寒缺氧;沟谷山川众多,坡度大,架设桥梁、开挖隧道多,修
建成本高;地质复杂,容易发生塌方、滑坡;沿线人口稀少,物资补给
困难;等等。
3.简述墨脱公路对周边地区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便于当地物产对外销售,减少运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