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习题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习题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06:01:30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要点疏理
一、自然灾害严重
1.气象灾害:主要有旱灾、______、台风、______等类型。旱灾、洪涝
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______灾害多发,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______多发;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
寒潮灾害影响范围广,最南可达________。
洪涝
寒潮
东部季风
洪涝
旱灾
东南沿海
海南岛
2.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______、________等。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
震带——__________地震带与地中海—__________地震带。滑坡和泥石
流多发生在______,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滑坡
泥石流
环太平洋
喜马拉雅
山区
二、除害兴利并举
1.修建于两千多年前的________,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并举的作用,
使__________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
成都平原
2.我国坚持“______为主、________相结合”,显著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
能力。
预防
防抗救
三、自救互救
1.遭遇暴雨、洪水时: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
______转移;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
高处
2.遭遇台风时:关注台风______信息;前往安全场所避险;停止户外活动。
预警
3.遭遇地震时: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
______姿态;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低伏
4.遭遇滑坡、泥石流时: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______的两侧迅速逃
离、躲避;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
垂直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2023年4月初,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一场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
区。下图示意我国某时段降温幅度,读图完成1~2题。
1.在本次降温过程中,降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我国( )。
A. 甘肃西部 B. 内蒙古中部
C. 青藏地区南部 D. 东南沿海地区
B
2.推测本次冷空气的发源地是( )。
A. 西伯利亚地区 B. 格陵兰岛
C. 东北平原 D. 赤道附近
A
2024年9月6日,台风“摩羯”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
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下图示意中国台风灾害强度分布,读图完
成3~5题。#1
3.从我国台风灾害强度分布分析,台风“摩羯”登陆地属于( )。
A
A. 中心区 B. 高强度区
C. 一般强度区 D. 非台风影响区
4.从发生频率来看,我国台风灾害大多发生在( )。
B
A. 春夏季 B. 夏秋季 C. 秋冬季 D. 冬春季
5.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 )。
D
①缓解旱情 ②降温消暑 ③破坏交通 ④引发洪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23年8月10日17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发生3.4级地震,震
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
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下图示意世界局部板块,读图完成6~7题。
6.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 )。
C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 亚欧板块内部
C.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7.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B
A. 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 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 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 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下图示意我国特
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情况,读图完成8~9题。#1
8.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
B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9.发生滑坡时的正确逃生办法是( )。
D
A. 顺着滑坡方向跑 B. 往附近地势较低的空旷地跑
C. 逆着滑坡方向跑 D. 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高地跑
素养提升
10.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模拟演示】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
[步骤一]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步骤二]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步骤三]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步骤四]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
运动状态。#1.2.4
【观察记录】#1.3
演示场景
(1)通过演示场景可以发现,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___(A/B)侧。
A
【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
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
【解决问题】
(2)上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平均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读图可知,
四川盆地北部的甲______(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
四川盆地平均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
(多/少),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高/低)。
秦岭


【拓展延伸】
(3)寒潮属于______(气象/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
雨雪等天气。生活中,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________
_____________。
气象
厚羽绒
服、取暖器等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兴化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兴化先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
挖河泥堆积成垛,状如小岛。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垛田成为周边百姓“果盘子”“菜篮子”的原因,完
成下列框图。
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肥沃
洪涝
2.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春季“河有万湾多碧水,垛无一处不黄花”,
夏秋“一碧万顷”,冬季“银装素裹”。春季是当地油料作物______花
(“黄花”)盛开的季节,夏季万顷良田种植的是______(粮食作物)。
油菜
水稻
3.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考虑,下列对垛田农业发展措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B
A. 不断填埋沼泽,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B.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实现多种经营,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C. 推行大型机械耕作,大力发展农业专门化,提高作物产量(共24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要点疏理
一、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退化等。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二、走向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实现______
_____与经济发展共赢。
环境
保护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______优先、______优先、自然恢复为
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节约
保护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个人都要树立____________,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践行__________生活方式。
人地协调观
绿色低碳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右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与2005年相比,( )。
C
A. 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提高 B. 天然气消费比重降低
C. 水电能源消费比重提升 D. 核电消费比重变化幅度大
2.为保障我国资源供给,我们应该( )。
C
①扩大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无节制地开采资源 ④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
碳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
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推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右下图示
意我国各地新能源汽车用户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选项全部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A. 风能、煤炭 B. 石油、核能
C. 太阳能、地热能 D. 石油、天然气
C
4.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我国的( )。
A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有( )。
D
①推动汽车产业升级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促进节能减排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读漫画《碳回收》,完成6~7题。
6.在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森林和草地对“碳
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我国森林、草地
主要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
B. 森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C. 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B
7.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应该( )。
A
A. 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 禁止污染大气的企业开设
C. 净化江河湖海,减少水污染
D. 大力发展农业,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下图示意北京市2022年10月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趋势。引入
气流可以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500米以上的通风廊道。读
图完成8~10题。
8.该月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有( )。
C
A. 4天 B. 9天 C. 14天 D. 23天
9.10月10日当天,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A. 学校暂停举办运动会 B. 尽量乘私家车出行
C. 饭店在室外进行烧烤 D.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0.下列关于通风廊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②降低中心城区地价
③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④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素养提升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江西省赣州市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誉,是国内最大
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现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
化基地。但此地因多年的矿山开采,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量坡地成
为寸草不生的稀土尾砂地。近年来,赣州市实施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
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打造水林田湖综合
治理样板区,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化为生动的现实。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污染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列举赣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要防控污水排放,保护水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修复矿山环境,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等。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第一要务是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
北京十分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材料二〕 甲图示意北京城市功能分区,乙图示意2013—2020年
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占比统计。


1.生态涵养发展区位于北京市的____________(方位)。区内森林覆盖
率高,其生态屏障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北部和西部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2.北京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
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良天数增加,整体空气质量向好
〔材料三〕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
指标,能再次使用的水。北京再生水主要用于公园、河流补水等环境用
水,道路喷洒、洗车等市政用水以及工业用水。
3.除再生水的利用外,北京还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缓解用水紧张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防治水污染。
4.请你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约能源做得好,省钱节能又环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