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课件 (3)【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课件 (3)【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8:4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 这是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她头戴
光芒四射的冠冕,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
大洋的七道尖芒,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
达12米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
日的《独立宣言》,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
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崇高理想。那么美国的民主是靠什么来保障的呢?这要从美国1787年宪法讲起。 请思考:
1.为什么要制定1787年宪法?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1.为什么说邦联政府是“沙土做成的绳索”?
提示:(1)各州有很大的独立性和主权,如征兵、征税。
(2)中央不得干涉各州的内部事务,对地方控制力很弱。 2.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提示: 3.1787年宪法未废除奴隶制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当时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未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2)南方奴隶主在独立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独立后仍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
(3)黑人奴隶还未完全觉醒。 4.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没有根除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1)奴隶制曾在美国长期存在,对黑人等有色人种的歧视观念根深蒂固。
(2)黑人虽然在法律上取得了各种权利,但是经济地位的低下,使其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
(3)美国人民的斗争还不够彻底、全面。P53【学思之窗】它是如何诠释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的?
提示:英文的意思是“你需要我的支持”,象征着总统和国会的两个人在一个舞台上空的中央合作表演节目。两人拉着的绳子使对方能够站在空中,两个人谁也不能放手,只要一个人放手,不仅对方会掉下去,自己也会掉下去。即总统与国会都需要对方的支持,形象地诠释了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关系。 一、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建立了松散的邦联,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权力。
2.独立战争结束后,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激化,1786年发生了谢司起义,建立强大的全国性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成为时代的需要。
3.麦迪逊等人的努力。 可从邦联制下的松散状况、社会危机、民主人士的努力等方面分析,其中对于邦联制的缺陷的纠正,反映到宪法的内容中首先确立了联邦制,为了防止专权,又规定了分权制衡原则,保证了民主。 二、美国未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
1.北美有强烈反对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传统。
2.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3.刚独立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封建传统。
4.根据《邦联条例》建立的13个州权力相对较大。
5.华盛顿、杰斐逊等开国元勋都强烈反对专制王权。 英国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形成了共和制,主要取决于两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都是符合国情的产物。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主权在民的原则
2.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3.联邦制原则
4.共和制原则
5.人民通过选举对政府进行控制的原则 这些原则为美国以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使美国的代议制共和政体得以发展完善。其中的三权分立影响了危难中的中国,孙中山曾把它发展成“五权分立”,成为救国的武器。 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作用
现在几乎快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
维持联邦》(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第(1)题材料中“建筑物”结合教材知识不难得出是邦联制,从而得出“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邦联制的松散。第(2)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是制定了1787年宪法,作用也不难得出。答案:(1)“建筑物”: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2)纠正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一、选择题
1.有人指出:无论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还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罗斯福等都有强烈的“大国使命感”,都认为美国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就杰斐逊而言,他认为1787年初的美国要想担负“大国使命”和“责任”必须首先( )
A.消灭奴隶制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C.实行邦联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B。美国在1787年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邦联制下美国的松散,加强中央集权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解决自身问题,才能在世界上担负“大国使命”,故B项符合题意。2.(2011·广州高二检测)标志着美国代议制为特征的共和政府形式在美国得以确立的是( )
A.《邦联条例》颁布
B.《独立宣言》发表
C.1787年宪法通过
D.《权利法案》开始生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美国代议制为特征的共和制是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的。3.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之下行政权归哪个部门( )
A.国会 B.法院 C.总统 D.内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西方代议制下有两种政体,一是君主立宪,二是民主共和。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在三权分立下行政权归总统,故选C。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卢梭 D.伏尔泰
【解析】选A。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论述了这一思想。5.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句话的突出思想是
( )
A.要改造人的思想,使人更加高尚以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要始终对政府持不信任的态度,要让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
C.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人权和自由的宣言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指出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指出了防止专制的必要性,重点在后半句,为防止专制,实行民主,在1787年宪法中实行分权制衡。故选C。6.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
A.中央集权制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制约反映的是分权下的制衡。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11·北京高二检测)美国的宪法充分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787年宪法中具体地规定了( )
①中央和地方的分权 ②政府部门之间的分权 ③社会阶层之间的分权 ④政治党派之间的分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787年宪法制定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防止专制独裁,又在中央部门实行三权分立,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宪法中未涉及。8.下列哪一举措使美国宪法长期保持活力,使之成为“活的宪法”( )
A.参加制宪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宪法吸收了人类历史优秀成果
C.麦迪逊具有丰富的知识
D.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美国1787年宪法之所以被称为“活的宪法”是因为它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改善,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排除A、B、C,故D项正确。9.下图左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右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由此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已得到根本的改变
B.经过不懈的斗争,美国黑人的境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
C.黑人为美国的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D.美国的民主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奥巴马当选总统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黑人奴隶的后代,竟然能够当选为一国总统,这确实说明美国黑人的境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美国的民主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白人恩赐的结果,而是黑人不屈不挠斗争而得来的,以此而论,黑人为美国的社会进步贡献确实不小。但说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根本改变似乎为时尚早,毕竟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排除B、C、D,故选A。 【类题拓展】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我们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首先肯定历史事件的进步性,然后指出其局限性。无论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中涉及评价问题,均可采用这一方法。10.(2011·北京高二检测)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制内阁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1787年宪法,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①④正确,宪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大黑人奴隶、印第安人、妇女享有不平等的权利,所以②不正确,美国确立的是总统制共和制度,不是责任制内阁,③错误,所以选A。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 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三 (此前年满21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18岁和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三,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解析】第(1)题要分析材料得出是天赋人权,并结合《独立宣言》通过的背景来分析作用;第(2)题是对选举权资格限制的逐步取消;第(3)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根据材料和相关历史知识,合理发挥。
答案:(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逐步降低对选举的限制。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身份地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斐逊作品选》
材料三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
(2)该政府机构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原则?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杰斐逊的言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否得到体现?请举例说明。【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得出第(1)题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为三部分:行政、立法、司法。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第(2)题很容易得出答案。杰斐逊希望实现所有人的平等,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在1787年宪法中并未真正做到,黑人奴隶没有民主权利。答案:(1)联邦政府的结构:①根据宪法,国家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法律须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②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拥有很大权力,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③根据宪法,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2)权力分配原则: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没有。因为在美国最初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白人成年男子,广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等被排斥在外,至今美国的种族歧视仍很严重。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