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藏戏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藏戏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16: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人文主题:民风民俗
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要求: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①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详写主要内容或主要内容的主要方面;
②将人物的活动感受等与要重点描述的内容结合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分别是什么剧种吗?
广东 粤剧
四川 川剧
北京 京剧
安徽 黄梅戏
湖北 楚剧
河南 豫剧(河南梆子)
浙江 越剧
藏戏
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安徽的黄梅戏明快抒情,苏州的昆曲文辞典雅,河南的豫剧铿锵大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传统剧种——藏戏。
藏 戏
*
4
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那里的人们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神奇独特、灿烂辉煌,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的意思。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有《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等。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
马晨明,1977年生,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曾任《金融日报》《人民日报》记者,早年援藏,现任援藏教师。
主要作品:《西藏采访笔记》
作者介绍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僧人 脱缰 吞噬 琼结 青面獠牙 敦厚 一钹
演绎 一无所有 哄堂大笑 身无分文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地广人稀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sēng
jiāng
shì
liáo

dūn

qióng
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吧。
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
第二部分(4-17):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特点。
第三部分(18):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藏戏特色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藏戏的特色——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1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2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3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1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2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3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
改写成陈述句
课文为什么不用陈述句写藏戏的特点,而是用反问句呢?
运用反问句既可以总领全文,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藏戏
起源
演出方式
演出形态
介绍面具
舞台形式
4-7
8-14
16
15
17
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请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藏戏
起源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文中第4自然段是什么段?起什么作用?
①是过渡段。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东杰布为什么要发誓架桥?
人们对他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①因为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老百姓被江水吞噬。②人们听后哄堂大笑。③因为唐东杰布一无所有,人们觉得他不可能实现。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①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说明江水湍急,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侧面歌颂了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高尚品德。
①实现了。②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唐东杰布实现宏愿了吗?他是怎样做的?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赞颂了什么?
①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②“身无分文”与“58座铁索桥”形成鲜明对比,赞颂了唐东杰布的不朽功绩。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讲一讲关于藏戏的传奇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凶险的自然
年轻的僧人
7人藏戏班子
众人出钱出力
一无所有
58座铁索桥
开山鼻祖
只有雪域高原、雪山、旷野,才能孕育出藏戏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
自由读第8—14自然段,思考: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请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介绍面具
纯洁
红色
威严
国王
柔顺
王妃
白色
绿色
善者(唐东杰布)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巫女
青面獠牙
压抑恐怖
妖魔
村民的面具
朴实敦厚
默读第15—17自然段,思考:藏戏的舞台形式、演出方式、演出形态各有什么特点?请圈画相关内容,并相互交流。
舞台形式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背景广阔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道具简单
演出方式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面具的作用
演出形态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课文在介绍藏戏的过程中,以哪些方面的内容为主?为什么选择这些方面介绍藏戏?
最具代表性,最能突显藏戏特色。
藏戏的特点
藏戏的起源
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他的画像,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敬意。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扎根在西藏人民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的精神寄托,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珍品。
藏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有责任保护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学校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俱乐部,开展相关讲座、竞赛等,加强宣传力度。
选择你最喜欢的戏曲,上网查查资料,看看它有哪些特色,再把它介绍给家人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