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05 09: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展示的为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该模型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磷脂双分子层为轻油般的流体,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流动”的基础
D.功能越复杂的膜,其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就越多,且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
A.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蛋白质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C.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都是跨膜运输的载体
3、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膜的功能主要与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细胞识别与③有关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些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
B.大多数膜蛋白分子可以运动,在膜两侧的分布往往是不对称的
C.通过膜蛋白协助进行的物质运输均不需消耗能量
D.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人鼠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融合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表面.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复杂
C.细胞膜只是由糖类和蛋白质构成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下列相关现象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有(  )
①细胞融合 ②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③病毒将核酸注入细胞 ④钾离子的跨膜外流
⑤动物细胞分裂 ⑥质壁分离 ⑦甘油分子进出细胞
A.①②⑤⑥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④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7、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是( )
A.脂质-蛋白质-脂质       B.糖类-脂质-蛋白质
C.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D.覆盖蛋白-贯穿蛋白-镶嵌蛋白
8、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  )
A.仅内表面
B.仅两层之间
C.仅内表面与上表面
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
9、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形成有一定规则的固定结构
B.膜是一个刚性结构
C.脂质形成一单分子层
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移动
10、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的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
B.②和③大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C.②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双层膜构成与物质进出无关
D.②在细胞鲜重含量最多,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
11、下图是动物体内某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12、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上的d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C.a在细胞膜的内侧
D.d既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又影响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13、下图为神经元的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
B.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⑤有关
C.A面为膜内侧,B面为膜外侧
D.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
14、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结构,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高尔基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15、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C. 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16、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有关
17、用丙酮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www.21-cn-jy.com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18、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非选择题
19、如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科学家经历了长久的探索,才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如图,该模型叫 _________ 模型,其基本骨架是图中的标号 _________ 所示结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图中①表示的化学物质是 _________ .
(3)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与图中标号 _________ 所示的物质有关.
(4)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 ,其生理功能特性是 _________ .
20、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 .
(2)1925年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 _________ 组成.21·世纪*教育网
(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图所示:  21*cnjy*com
①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 ____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___ .
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 _________ .【来源:21cnj*y.co*m】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A正确;
B、该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正确;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分子是轻油般的流体,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流动”的基础,C正确;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故选:D.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答案】D
【解析】A、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蛋白质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
C、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C正确;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不都是跨膜运输的载体,还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等,D错误.
3、【答案】B
【解析】A、③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
B、膜的功能主要与②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
C、细胞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C错误;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4、【答案】C
【解析】A、有些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如线粒体内膜上的一些酶,A正确;
B、有些膜蛋白可以运动,在膜两侧的分布往往是不对称的,B正确;
C、通过膜蛋白协助进行的物质运输有的需消耗能量,如主动运输,C错误;
D、膜蛋白为功能分子,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1、人和鼠的细胞能够融合为一体,是因为其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2、上述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呈均匀分布状态,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不是静止固定的,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果.21cnjy.com
故选:D.
6、【答案】A
【解析】①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成分可以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①正确;
②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正确;
③病毒将核酸注入细胞,是核酸穿过了细胞膜,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错误;
④钾离子的跨膜外流是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④错误;
⑤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⑤正确;
⑥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收缩,说明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⑥正确;
⑦甘油分子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⑦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故C正确。
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细胞膜的流体镶嵌模型,镶嵌蛋白质分子分布在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故选D。
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以双分子层形式存在,其非极性的疏水的尾部对顶着,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深度插在双分子层内。膜并不是一刚性结构,而是总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进行侧向移动有关。故选D。www-2-1-cnjy-com
1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故A正确;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B错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故C错误;细胞鲜重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D错误。2-1-c-n-j-y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只有AB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疏水的尾部相对,亲水的头部分布在两侧.再根据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可知A错误,B正确。21教育网
12、【答案】 C
【解析】A、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表示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B正确;
C、a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C错误;
D、d表示蛋白质,既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又影响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①糖蛋白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故A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由②、⑤蛋白质决定,故B正确; A面有糖蛋白为膜外侧,B面无糖蛋白为膜内侧, 故C错误;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故D正确。21·cn·jy·com
14、【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材料是四个表面积相同细胞结构,高尔基体是单膜结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但线粒体内膜折叠;所以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细胞结构,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是线粒体,D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15、【答案】D
【解析】生物科学中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就是一种物理模型,AB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16、【答案】C
【解析】A代表磷脂分子的尾部,是具有疏水性的,C代表磷脂分子的头部,是具有亲水性的,因此磷脂分子呈尾尾相对的双层,亲水的头部在外侧,AB正确;糖蛋白是在细胞膜外侧的,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物质,在细胞膜的的内侧没有,C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所需要的小分子物质和离子才能通过,其他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这与B、D代表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答案是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7、【答案】B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及其它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要一些细胞器也具有膜结构,所以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B正确,A、C、D错误。21*cnjy*com
18、【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为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和④分别为磷脂双分子层和磷脂。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二、非选择题
19、【答案】(1)流动镶嵌 ③
(2)糖蛋白
(3)①
(4)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图中①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物质,是糖蛋白.
(3)糖蛋白分布于生物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是运动的,导致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并对于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是选择透过性膜.
20、【答案】(1)脂质分子
(2)磷脂双分子层(或两层磷脂分子)
(3)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②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解析】(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
(2)将一个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说明磷脂分子是排列成双层.
(3)①图中人的细胞膜和鼠的细胞膜相互融合,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说明蛋白质分子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蛋白质分子没有运动,即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