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6: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课时
制 取 氧 气
PREPARATION OF OXYGEN
鱼塘缺氧,造成大量鱼死亡,损失好几万,这该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
查阅资料
用法:将本品以1000倍水稀释后直接泼洒于养殖池塘中。
用量: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100~150mL,病情严重可加量使用。
主要成分
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
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可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且绿色环保。
用法与用量
过氧化氢分解只产生氧气、水
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药 品
原 理
黑色粉末状固体
过氧化氢
无色无味的液体,俗称双氧水
二氧化锰
O2
H2O2
H2O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1
4
操作简单
控制反应的速率
长颈漏斗
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下端管口逸出(液封)
2
长颈漏斗
3
分液漏斗
固液不加热型
发生装置
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控制反应的速率
过氧化氢
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实验步骤
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水面不持续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注意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探究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步骤 1
现 象
分 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注意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探究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0.5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步骤 2
现 象
分 析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注意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探究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木条复燃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木条伸试管
步骤 3
现 象
分 析
二氧化锰还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即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注意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探究
质量仍为0.5g
过滤、洗净、干燥,再称量
步骤 4
现 象
分 析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步骤 1
无明显现象,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4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又复燃
质量仍为0.5g
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重复实验,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称两次(反应前后),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作空白对照实验
结 论
现 象
分 析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特 点
用 途
一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
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汽车尾气处理
酿造工业
制药工业
闵恩泽
我国石油化工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石油炼制
催化剂
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图像正确的是( )
0
0
A
B
反应时间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反应时间
氧气的质量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氧气的质量
B
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反应的催化剂,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呢?
三者缺一不可!
01
02
03
探究该物质是否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探究该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发生改变
探究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发生改变
催化剂
方法导引
目的
明确探究目的
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
实施实验
证据
获取证据
推理
分析推理
形成结论
结论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共同点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反应
分解反应
思考与讨论

分析上述两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练习与应用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B
A
不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度慢
C
产生氧气的总量少
D
没有影响
练习与应用
2.如图所示,往瓶中滴加过氧化氢。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A
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右移
D
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练习与应用
2.下列有关多功能瓶的使用错误的是
A
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端通入
B
用水将O2排出,则水从b端通入
C
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从b端通入
D
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端通入
A B C D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