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①
róng
戎
成
戒
约束的意思
古代指军事、武器。
完成、成就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七个最有才华、最有个性的文化人,他们常常相约在竹林里喝酒、弹琴、创作文章,王戎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
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④[唯]只有。
⑤[信然]的确如此。
学习任务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zhū
jìnɡ
wéi
zhū
jìnɡ
wéi
诸 诸小儿 诸儿
竞 竞走取之
唯 唯戎不动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
学习任务二:自由读课文,读好停顿。
谁 干什么?
谁 干什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
/
/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谁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树在道边而多子
/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谁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
/
/
/
/
/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学习任务三:同桌交流,借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懂故事。
尝与诸小儿游
古义:曾经。
现代用法:品尝。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儿童急走追黄碟。
诸儿竞走取之。
跑
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李子
李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学习任务四:默读课文,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学习任务五:默读课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哪里体会到的?
观察
思考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结论
多子折枝
甘李
无人取之
人竞取之
树必无李
苦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阅读《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砍掉老虎的爪子和牙,举行人、虎搏斗表演,王戎也去看。老虎突然咆哮,围观的人吓得纷纷躲避。王戎却沉着冷静,一动不动。
,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学习任务六: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 。 人问之,答曰:“ , 。”取之,信然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