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1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1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16: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军政府宣言》(1906年)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暇秽……俟召集国会选举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是不是他宣布的那样“赞成共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混战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评述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等历史事件,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感知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1.总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
先谋正式大总统
再谋终身大总统
最后谋帝制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
故宫太和殿内景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在闹剧中登场
2.谋正式总统
一场皇帝梦
3.谋终身总统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对内政策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谋求独裁专制,违背民主共和原则
皇位非我袁氏不可!
表明:袁世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袁世凯成为终身且世袭的大总统
(2)对外政策
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侵害我国重大主权,绝不应当与之谈判,坐而亡不如战而死。”——《亚细亚报》
签订“二十一条”
4.谋求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龙椅上的袁世凯
袁世凯祭天仪式
为了准备登基大典,袁世凯专门设了筹备处,用80万元做了两种龙袍,用12万元做了新朝玉玺,用60万元铸了金印五颗。至此,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丑剧达到高潮。
——曾凡光《探索奋斗复兴:中国近代史三十讲》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没办法人民让我当皇帝!
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史料分析
材料一: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思考:袁世凯会实现他的皇帝梦吗?
提示:不会,这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思考探究
反对,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二、护国战争
2.导火索:袁世凯复辟帝制
3.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1.背景:袁世凯复辟,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豪杰群起而维护共和。梁启超与学生蔡锷前往南方商量讨袁事宜。
焦点: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4.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再造民国第一人
5.经过: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6.结果:成功。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袁世凯的葬礼
称帝83天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
合作探究
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说明?启示?
材料: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袁世凯失败原因:
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争,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4、袁世凯众叛亲离,内部矛盾。
袁世凯失败启示:
①任何逆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②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的坚定革命精神值得学习。
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三、军阀割据
一段混乱史
1、军阀割据的概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表现
方式:依附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军阀将领
控制地区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掌控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作霖
东北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张作霖
段祺瑞
冯国璋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3.目的: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5.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4.方式:依附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①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②军队人数、军费增加,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③连年混战,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解放才能救中国!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
A.吴佩孚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张作霖
B
B
3.识读右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 ?)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C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结果:
时间:
1915年
失败
人物:
结果: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导火线
败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