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2)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表达了人民怎样的诉求?
共产党
国民党
代表广大人民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和平、民主
独裁、内战
美国
反
扶
苏联
支
斗争
材料: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成功协调了两国对华政策,表示一致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而不支持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美国答应以受降和接收为名帮助国民党运送大批军队,抢占战略要地……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外蒙占独立等条件,换取苏联“予中国以道义上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予国民政府”、“不供给武器与中共”。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
①抗日战争胜利,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②抗战结束,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建成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③国际形势: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苏联亲蒋疏共
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三份“急电”意何在?
为何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智囊陶希圣
① 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 、 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
② 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
③ 推卸战争责任 ;
④ 诱使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 ;
⑤ 中共有相当武装力量。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重庆谈判
2、过程:
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昨天下午3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1945年9月29日)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重庆谈判
思考:中国共产党代表赴重庆谈判的目的?
“……此去重庆,谈成了对人民有利,对中国的和平建设有利。万一谈不成,蒋介石把我扣起来作为人质,他坚持内战的嘴脸便暴露无遗。”
——毛泽东
目的: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
七律·重庆谈判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重庆谈判
3、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局限性: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会议决议:
改组国民政府
召开国民大会
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整编全国军队
制定宪法
独裁和内战方针并未改变
和平像重庆上空的迷雾,可望而不可即……
无论对共交涉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方式。
——《蒋介石日记》
( 1946年6月27日)
吉县第二战区阎长官勋鉴:
兹附发剿匪手册两本,请查收。
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项 目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兵 力 120万人 430万人
地区面积 228.58万平方公里 731.172万平方公里
城 市 446座(中小城市) 1545座(大中城市)
人 口 13606.7万人 33893.3万人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数据来源于《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①时间:1946年6月—10月
②方针:中共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的方针。
③结果: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①时间:1947年3月—6月
②方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③结果: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一)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民众街头欢迎“民族救星” 蒋介石
重庆游行人群举着巨幅的中美英苏四国领袖肖像
古今中外有一个公例,凡是一个朝代、政权要垮台,并不由于革命势力,而是由于它自己的崩溃! ——傅斯年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经济危机: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
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信誉丧失: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信誉丧失。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兴起,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2、专制独裁:1946.11—12 ,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制订《中华民国宪法》。
(二)政治危机:
评价: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土地改革
◎解放区农民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时间: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实质: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作用:
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材料: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陕
北
山
东
(二)战略进攻(1947.6-1948.9)
序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战略决战(1948.9~1949.1)
1、辽沈战役:1948年秋
结果: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初
结果: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下旬
结果: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2、内容:
①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两个“务必”(党风建设)。
◎西柏坡纪念馆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崇业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西柏坡精神:
“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1949年元旦 蒋介石
蒋介石下野
李宗仁成为代总统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北平和平谈判
1、背景: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蒋介石引退,李宗仁代总统。
2、结果:国民党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西柏坡纪念馆
(六)渡江战役(1949.4.21-4.23)
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
1、坚持独裁和内战,背离民心
2、战略失误,大意轻敌
3、国统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
4、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组织松懈
5、外交失败,美援断绝
共产党方面:
1、中共的正确领导
2、充分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顺应民心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2、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1、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对中国:结束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对世界: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解放战争的反思: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1946年4-7月,饥荒遍及湖南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刘小波:《国共内战时期的灾民》
(解放战争) 共歼灭国军正规军554.247 万人,非正规军 252.888 万人,总计歼敌人数为 807.135 万人。解放军损失如下:牺牲 26万人、失踪和被俘 19 万人、85 万人负伤,伤亡合计 130 万人(含支前民兵)。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 50~100 万之间。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材料18:二战后国共之间的惨烈内战和由此导致中国内部的分裂,是中国放弃巨额赔偿的原因。正如日军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长驱直入的深层原因,也是当时中国内部的分裂一样。
陈剑: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盟军占领,当时的中国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占领日本;作为二战胜利的盟国,完全有能力收回琉球群岛和钓鱼岛,当时美国人也曾考虑将这些岛屿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归还中国。可是,忙于内战的中国人已经顾不上这些领土,原准备派往日本占领军派到了内战前线,完全可以索取本属于中国自己的领土,也无精力顾及,牺牲最大的中国人既得不到赔偿也没有拿回本属于自己的领土,中国成了一个只有牺牲而胜利者权利几乎很少得到落实的战胜国。
课后总结
人民解放战争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全面内战的爆发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重庆谈判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全面内战爆发
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北平和平谈判
渡江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