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找出正确读音
1.找到下列读音正确的花朵涂上颜色,帮蜜蜂收集花蜜吧!
教书 准备 淹没
脑袋 晴朗 奔跑
二、书写
2.果园里的果子挂着拼音标签,写下正确的词就能把它们摘进篮子里。
三、选择题
3.小鸟们在森林里编故事呢!仔细听,谁的故事最生动有趣?( )
A.小鸟在树上叫。 B.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
C.小鸟在树上叫得很欢。 D.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幸福的生活。
四、选择合适的字填空,完成对话 。
4.
乐乐:“( )棵苹果树上挂着的大苹果是从( )根树枝长出来的?”
园园:“就是最高的那根树枝!快( )上手套,咱们摘果子去。”
乐乐:“我( )着背带裤,方便爬梯子,一定比你先摘到!”
园园把外套( )在肩上,( )着阳光,朝苹果树跑去:“哼,那可不一定!”
五、句子训练
5.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用加点词语造句)
6.①想出 ②人们 ③管住我 ④种种办法(连词成句,填序号)
7.带上放大镜,和园园一起来揭开小仓鼠的秘密吧!
园园: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仓鼠。它有一个 的身体, 的脑袋,一双 的小眼睛, 的鼻子总喜欢在窝里嗅来嗅去。它吃东西时最有趣, 。
六、积累填空题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腿,再长出两条 腿,然后尾巴 ,最后尾巴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青蛙。
(2)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苍耳靠 传播种子;石榴靠 传播种子;豌豆靠 传播种子。
(3)《我是什么》一文中,“我”会变,“我”可以变成汽、 、 、冰雹和 。
(4)腊月,梅花盛开,香气扑鼻,这让我想起了 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 。遥知 ,为有 。
七、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种子的传播方式
①春天,柳絮(xù)四处飞扬,你如果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它们随风落在哪里,便在哪里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
②小鸟或其他动物把樱(yīng)桃、野葡萄、野山参的种子吃(进 近)肚子里,由于消化不掉,种子便随粪(fèn)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芳 方)。
③凤仙花的果实被太阳晒干后就会自动弹裂(tán liè),把种子弹向四周。用这种方法传播种子的还有豆类(值 植)物。椰(yē)子成熟以后,果实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fǔ)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他地方。
9.请你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10.填一填。
柳树靠 传播种子;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 传播种子;凤仙花、豆类靠 传播种子;椰子、睡莲靠 传播种子。
11.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你如果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些小颗粒。
12.[探究题·语言表达]你还知道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真是一本丰富多彩又奇妙无穷的大书。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本领和方法。
比如植物中的花儿。靠昆虫传粉的花儿开得十分鲜艳,好吸引小昆虫,达到传粉的目的;靠风儿传粉的花儿则相貌平平,风儿一吹,花粉便漫(màn)天飞舞。
再如,植物传播种子时,靠鸟儿传播种子的果实一定又小又硬,鸟儿吃了消化不了,之后随鸟粪(fèn)找到新家;靠动物传播的一定长满钩(ɡōu)刺儿,一有机会就钩在动物或人身上,然后进行一次免费旅行;靠风儿传播的则轻盈、蓬(pénɡ)松,风儿一吹,便乘着风纷纷出发……
动物也一样。蚂蚁靠散发一种激素(sù)告诉同伴找食的路线,蜜蜂则用舞蹈告诉同伴采蜜的地点……
神奇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和现象,只要你走进大自然,就能发现那里的乐趣和秘密。
13.画“﹏﹏﹏”的句子把大自然比作 。
14.短文介绍了 传粉、植物传播 、 传递信息这些有趣的现象,告诉我们只要 ,就能发现那里的乐趣和秘密。
1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靠昆虫传粉的花儿一定很香,好吸引小昆虫。( )
(2)靠鸟儿传播种子的果实又小又硬,鸟儿吃后消化不了,随粪便排出。( )
(3)靠动物传播的种子又大又圆,好吸引动物来吃。( )
八、书面表达
16.看图写话。
请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图中的事物,并用上一些表示颜色的词。
参考答案
题号 3
答案 D
1.jiāo zhǔn mò
nǎo lǎng bēn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教:jiào,指导,训诲;使,令;指“宗教”;jiāo,传授。
教书:jiāo shū,教导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故读“jiāo”。
准备:zhǔn bèi,预先安排或筹划。“准”读“zhǔn”。
没:méi,无;不曾,未;mò,隐在水中;隐藏,消失。
淹没:yān mò,被水覆盖或淹没。“没”读“mò”。
脑袋:nǎo dai,头;犹脑筋。“脑”读“nǎo”。
晴朗:qíng lǎng,多用于形容天气清明,太阳高照的样子。“朗”读“lǎng”。
奔跑:bēn pǎo,意思是快速地跑。“奔”读“bēn”。
2.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经”“孩”“海”“起”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及修辞手法。
A.该句为简单的陈述句,仅客观陈述了“小鸟在树上叫”这一事实,没有使用任何修饰性词语或修辞手法,表达较为平淡。
B.此句在“叫”前添加了拟声词“叽叽喳喳”,通过模拟小鸟叫声的特点,使句子在声音层面有了具体描绘,比选项A稍显生动,但仅从声音角度进行修饰,表达效果有限。
C.该句在“叫”后补充了“得很欢”,对小鸟叫声的程度进行了描述,表明叫声的状态是欢快的,比选项A和B在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仍属于对事实的简单描述,未运用特殊修辞手法。
D.此句将小鸟的行为拟人化,“歌唱”是人类的动作,“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情感体验,作者把小鸟当作人来写,赋予小鸟人类的动作和情感,使小鸟的形象更加鲜活,句子表达也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故选D。
4. A B C F E D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A.那:表示指示,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
B.哪:表示疑问。
C.戴:通常用于表示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
D.迎:接;面对着,冲着;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
E.披:覆盖在肩背上。
F.穿:侧重于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体上。
①:“那”是指示代词,用于指示比较远的人或事物,“那棵苹果树”明确指出了特定的一棵苹果树,故选A。
②:“哪”是疑问代词,用于表示疑问,询问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哪根树枝”是在问众多树枝里的某一根,故选B。
③:“戴”常搭配像手套、帽子、首饰等这类放在头部、手部等部位的物品,“戴手套”是固定且符合语言习惯的搭配,故选C。
④:“穿”侧重于将衣物等套在身体上,“穿着背带裤”是常用的表达,故选F。
⑤:“披”的意思是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把外套披在肩上”能准确描述该动作,故选E。
⑥:“迎”有朝着、对着的意思,“迎着阳光”体现出朝着阳光方向的状态,故选D。
5.有时候我自己上学,有时候妈妈送我上学。
【解析】略
6.②①④③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先观察这几个词语,“人们”是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所以排在首位;“想出”是谓语,表示主语发出的动作;“种种办法”是宾语,是想出的内容;“管住我”是目的,放在最后。句子连为: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故顺序是②①④③。
7. 胖乎乎 圆圆 圆溜溜 小巧 用两只小爪子捧着食物,美滋滋地吃着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要求根据情境描述园园最喜欢的动物——小仓鼠的特征。观察图片中的小仓鼠,我们可以看到它有一个圆滚滚的身体,脑袋也是圆圆的,眼睛大而明亮,鼻子小巧,正在用两只小爪子捧着食物吃。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依次填入合适的形容词和描述。
身体:图片中的小仓鼠身体看起来很圆润,可以用“毛茸茸”来形容。
脑袋:小仓鼠的脑袋也是圆圆的,可以用“圆溜溜”来形容。
眼睛:小仓鼠的眼睛很明亮,可以用“炯炯有神”来形容。
鼻子:小仓鼠的鼻子小巧,可以用“粉嘟嘟”来形容。
吃东西时的样子:图片中小仓鼠正在用两只小爪子捧着食物吃,看起来非常有趣,可以用“两只小爪子捧着食物,快速地往嘴里送”来形容。
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仓鼠。它有一个毛茸茸的身体, 圆溜溜的脑袋,一双黑亮亮的小眼睛, 粉嘟嘟的鼻子总喜欢在窝里嗅来嗅去。它吃东西时最有趣,两只小爪子捧着食物,快速地往嘴里送。
8. 后 前 变短 风 动物的皮毛 小鸟 豆荚炸开 云 雨 雪 宋 独自开 不是雪 暗香来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出自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文中清晰描述了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按照发育顺序,小蝌蚪首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接着长出两条前腿 ,之后尾巴会逐渐变短,直至消失,最终变成青蛙。所以①填“后”,②填“前”,③填 “变短”。
(2)根据《植物妈妈有办法》可知,不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各异。蒲公英的种子轻盈,靠风来传播,故④填“风”。
苍耳种子有刺,容易挂在动物皮毛上,借助动物传播,故⑤填“动物的皮毛”。
石榴的种子会被小鸟吞食后随粪便排出,靠动物(小鸟)传播,故⑥填“小鸟”。
豌豆成熟后豆荚会炸开,靠自身弹射传播种子,故⑦可填“自身弹射”。
(3)课文《我是什么》围绕水的变化展开,水受热变成汽,汽上升凝结成云,云遇冷变成雨、冰雹、雪等。所以“我”除了变成汽,还能变成“云”“雨”“雪”。
故⑧⑨⑩可分别填:云、雨、雪。
(4)王安石是宋代诗人,其《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绘了腊月梅花不畏严寒绽放的情景。
书写时注意“独”“雪”“暗”的正确写法。
9.进√ 方√ 植√ 10. 风 小鸟或其他动物 自动弹裂 水 11.你如果认真去听,就能听见小鸟那美妙的歌声。 12.苍耳的种子身上有刺,能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其他地方;蒲公英的种子很轻,有绒毛,能随风传播。
【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植物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通过柳絮飞扬、动物传播、果实弹裂、随水漂流四个典型例子,系统介绍了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作者善用拟人手法(如“种子藏在柳絮里”),将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画面。语言简洁明快,既有科学性又不失童趣,特别是“消化不掉”“自动弹裂”等口语化表达,降低了理解难度。结尾的探究题设计巧妙,实现了从文本学习到知识拓展的自然过渡。
9.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
“进”:表示向前移动、进入或加入;“近”:表示距离短、时间接近或关系亲密。第②段的“吃进”表示将食物或物体吞咽到体内。故选“进”。
“方”指方向、方面、地方等;“芳”指香、美好的。第②段的“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故选“方”。
“值”指价值、数值、遇到等;“植”指种植、植物。第③段的“植物”指生物的一大类,这一类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多数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应选“植”。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第①自然段“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如果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它们随风落在哪里,便在哪里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可知,柳树利用“风”传播种子。
根据第②自然段“小鸟或其他动物把樱桃、野葡萄、野山参的种子吃进肚子里,由于消化不掉,种子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可知,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种子。
根据第③自然段“凤仙花的果实被太阳晒干后就会自动弹裂,把种子弹向四周。用这种方法传播种子的还有豆类植物等”可知,凤仙花、豆类靠“果实自动弹裂”传播种子。
根据第③自然段“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他地方”可知,椰子、睡莲利用“水”传播种子。
11.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在“你如果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些小颗粒”这个例句中,先假设“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这种情况,然后说明在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发现里面藏着一些小颗粒”。写句子时先假设一种情况(“如果”后面的内容),然后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就”后面的内容)。
示例:你如果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12.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回忆自己所了解的植物学知识,思考不同植物种子的特点以及它们可能的传播途径。可以结合自然现象、生活经验、课外阅读等方面具体写自己了解的种子的传播方式。
示例:鬼针草的种子有倒刺,能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被带到别处;喷瓜成熟后,果实会突然破裂,将种子喷射出去。
13.一本大书 14. 花儿 种子 动物 走进大自然 15. × √ ×
【解析】13.本题考查比喻句。
从“大自然真是一本丰富多彩又奇妙无穷的大书”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成一本大书。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靠昆虫传粉的花儿开得十分鲜艳,好吸引小昆虫,达到传粉的目的”可知描写了花儿传粉。“再如,植物传播种子时,靠鸟儿传播种子的果实一定又小又硬,鸟儿吃了消化不了”可知短文描写了植物传播种子。“动物也一样。蚂蚁靠散发一种激素(sù)告诉同伴找食的路线,蜜蜂则用舞蹈告诉同伴采蜜的地点……”可知短文描写了动物传递信息这些有趣的现象。
结合“只要你走进大自然,就能发现那里的乐趣和秘密”可知文章告诉我们只要走进大自然,就能发现那里的乐趣和秘密。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靠昆虫传粉的花儿开得十分鲜艳,好吸引小昆虫,达到传粉的目的”可知说法有误。
(2)结合“植物传播种子时,靠鸟儿传播种子的果实一定又小又硬,鸟儿吃了消化不了,之后随鸟粪(fèn)找到新家”可知说法正确。
(3)结合“靠动物传播的一定长满钩(ɡōu)刺儿,一有机会就钩在动物或人身上,然后进行一次免费旅行”可知说法有误。
16.范文:夏天来了,池塘里铺满了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美丽极了!披着绿衣服的青蛙蹲在荷叶上唱着歌,美丽的蝴蝶和蜻蜓也在池塘上空跳起了舞蹈。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