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字、词和句子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题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薄雾(báo) 鼎沸(dǐng) B.昂首(yáng) 镀亮(dù)
C.半明半昧(wèi) 浩荡(hào) D.屹立(yì) 田埂(gěng)
3.下面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鸟卵(niǎo luǎn) 稻穗(dào suì)
B.地振(dì zhèn) 填空(tián kònɡ)
C.坠落(zuì luò) 热悉(shú xī)
4.[关联词语运用]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归巢的鸟儿,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A.因为 所以 B.尽管 还
C.一边 一边 D.虽然 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拉松赛开始了,日本运动员美惠子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B.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C.夕阳把江水染红,在水天相接处,漂来几只归舟。
D.趁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要赶紧出发。
6.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球场上,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呐喊声响彻云霄。
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C.嘹亮的冲锋号人声鼎沸,战士们如狼似虎般冲下了山。
D.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拟人)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比喻)
C.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排比)
D.那声音大得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比喻)
三、积累填空题
8.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①响彻( )( ) ②低( )细( )
③悄无( )( ) ④鸦雀( )( )
⑤窃窃( )( ) ⑥( )( )鼎沸
⑦( )( )欲聋 ⑧锣鼓( )( )
(1)上面的词语中,形容没有声音的是 ;形容声音很小的是 ;形容声音大的是 。(填序号)
(2)照样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词语④:图书馆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
词语⑧:
9.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情境式默写。
(1)自然景观令人神往。潮水袭来,“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那是大潮的雄伟壮观。月亮升起,“细细的 ,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这是月夜的祥和之美。
(2)深山里,树木繁茂,不见人影,却又隐约听到有人在轻轻说话。这让我不由想起王维《鹿柴》中的诗句:“ , 。”
四、句子训练
10.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1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改成“把”字句)
12.庙门前的石头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缩写句子)
13.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转述句)
14.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15.“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这个例句的修辞手法,以“月亮”为内容写一个句子。
16.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17.稻谷成熟了。(扩句)
18.我最爱看夜晚密密麻麻的星空。(缩句)
19.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出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修改病句)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D A B A C D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阔”“滚”“霎”“卵”“葡”“熟”“裂”的正确书写。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薄雾(báo)——bó;
B.昂首(yáng)——áng;
C.半明半昧(wèi)——mèi;
故选D。
3.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
A.正确;
B.地振——地震:通常由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俗称地动。
C.坠落(zuì luò)——zhuì luò:掉落,落下。
热悉——熟悉:了解得清楚明白;熟知。
4.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结合原文“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可知选项B正确。
5.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及运用。
A.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句子中指的是“美惠子”一个人,故不恰当。
B.漫天卷地: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句中形容浪潮后的余波,运用恰当。
C.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运用恰当。
D.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指海面上没有风浪。运用恰当。
综上所述,答案选A。
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球场上,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呐喊声响亮无比。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响彻云霄”运用正确。
B.窃窃私语:背着人在一起小声说话。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悄悄地聊天。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窃窃私语”运用正确。
C.人声鼎沸: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嘹亮的冲锋号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战士们如狼似虎般冲下了山。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人声鼎沸”运用错误,应改为“响彻云霄”。
D.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大家相聚一起欢庆,热闹非凡。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锣鼓喧天”运用正确。
选项C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故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A.“做梦”赋予了“花牛”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B.将“稻田”比作“银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C.三个“走过”构成了排比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D.“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D。
8. 云 霄 声 语 声 息 无 声 私 语 人 声 震 耳 喧 天 ③④ ②⑤ ①⑥⑦⑧ 大桥通车的典礼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词语归类、词语造句。
①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②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③悄无声息:1.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2.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④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⑤窃窃私语:形容两人亲密地靠在一起小声说话。
⑥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⑧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根据词语意思可知:形容没有声音的词语有:③④;形容声音很小的词语有:②⑤;形容声音大的词语有:①⑥⑦⑧。
(2)根据词语写句子。
如:每到春节,大街上都锣鼓喧天。
9.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溪水 香味 月光 鹅卵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崩、裂、溪、卵”的正确写法。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意思是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隐隐传来。这句诗生动描绘了空山深林中人声隐约可闻的幽静境界,与题干“不见人影”“隐约听到有人在轻轻说话”的描述完全契合。书写时注意“空、闻、响”的正确写法。
10.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句式转换原则:①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 ②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 ③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中去掉“难道不”和“吗”,问号改为句号。
故改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11.那翠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眼睛明亮地照耀着。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把”字句。
结合“把”字句特点“谁把谁怎么样”,即“施事者把受事者怎么样”可知,本题“那翠绿的颜色”为施事者,“我们的眼睛”为受事者,“明亮地照耀着”为动作。故句子改写为:那翠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眼睛明亮地照耀着。
12.石头狮子蹲着。
【详解】这道题考查缩句能力。
缩句三步法:第一步,读懂原句的意思;
第二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去“枝叶”,留“主干”;
第三步,检查缩了之后的句子,意思是否改变。
“庙门前的石头狮子”去掉修饰语“庙门前的”,“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去掉修饰语“很威武很镇静地”。注意:“的”“地”前的词一般为修饰词,“得”后一般为补语,也要去掉。
13.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小明再迟到,他就一个人去。
【详解】考查改转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1)去掉双引号和语气词;(2)把冒号改成逗号;(3)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我们”改为“他们” 或“ 她们 ”;把第二人称应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具体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同时应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将把冒号改成逗号,删去双引号,将“你”改为“小明”,将“我”改为“他”,其余不变。
14.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题中,可以按照方法改成:去掉反问词“吗”,否定词“不就是”改为肯定词“就是”,句尾问号变成句号。即: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15.月亮和星星拉着手,一起在高高的天上发着光。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抱”这个动词,赋予了小水塘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水塘倒映着月亮的美丽景象,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富有情趣。仿写时要以“月亮”为内容,同时也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月亮躺在星空妈妈的怀里睡着了,那么恬静、安详。
16.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怎能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呢?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添加反问词:在句子开头或否定词前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词。 2、改变肯定与否定的表达:将句子中的肯定词(如“是”、“能”、“会”)改为否定词(如“不是”、“不能”、“不会”),反之亦然。 3、句号改为问号:将句子的句号改为问号,表示疑问。 4、添加疑问助词: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增强疑问语气。 5、整理句子:确保改写后的句子语法正确,表达通顺。
本句可在“自古”前增加“难道”,句末增加“吗”,“被”改为“不被”,句号改为问号。
改为:钱塘江大潮,难道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17.田野里的稻谷在阳光下慢慢成熟了。
【详解】本题考查扩句。
扩句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加枝叶,即是根据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本题可增加修辞“稻谷”的词,如“金色的”,还可在“成熟了”前面添加修饰词“在秋天的阳光下”“逐渐”等,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如:秋天到了,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成熟了。
18.我爱看星空。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句步骤: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句子缩写后,只保留主谓宾即可。
缩句时应删去句子里的修饰成分“最”“夜晚”“密密麻麻的”,原句应改为:我爱看星空。
19.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用词不当,出现指的是显露出来,形容“雅鲁藏布大峡谷”,应该使用“发现”,意思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改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