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20: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
(1) 原因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综合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装备陈旧
船坚炮利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统治危机四伏
迅速崛起
鸦片战争前
中英国力对比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白银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入超
(贸易逆差)
出超
(贸易顺差)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为了开辟
海外市场
材料一: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
结合所学知识并阅读材料思考导致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史料分析
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的呢?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 ,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归纳出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①鸦片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②经济上:导致白银外流,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③军事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④政治上:导致政治腐败,败坏社会风气。
(1) 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禁烟
(3)结果: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 禁烟措施:
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3)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为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纽约林则徐广场
链接课本P3——人物扫描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在江苏按察使任内,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拓展延伸
(一)借口:
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二)根本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倾销商品。
(三)时间、标志:
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四)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 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克式枪,枪身长1.42米,弹丸重53克,射程300米,射速为每分钟3-4发。……如果以射速、射程的参数对照,大致可以推论:……1支布伦士威克枪,可顶5支兵丁鸟枪。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二名都统以及数千名战士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割地
赔款
通商
议税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1)时间:
1842年8月
(2)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
香港岛
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1843年
英国与清
《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黄埔条约》
1844年
1844年
美、法与清
《望厦条约》
法国与清
扩大了侵略权益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并不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他们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此后,西方各国蜂拥而来,几个当时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大清帝国在数十年之后才慢慢了解到自己为后世子孙到底留下了点什么:他们曾经坚持的不过是镜花水月般的“尊严”,而他们轻易放弃的恰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维系的根本。
(3)列强在华签订的其他不平等条约
千年变局
问题: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那么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材料
战争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课后思考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仅仅是因为武器落后吗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请同学们回去思考,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随堂练习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A. 维护国家主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A
2.广东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参观的场馆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有志之士的近代化探索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学习主题:________
1、虎门销烟博物馆
2、三元里平英团旧址
3、东江纵队纪念馆
4、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
D
3.《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璞鼎查(注:英方全权代表)回国后,告诉英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材料中的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的原因是( )
A.打开了中国市场
B.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
C.清政府的唯命是从
D.获得了最惠国待遇
A
4.探寻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B.西方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美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
惠国待遇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