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20:5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
3.知道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4.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政治
经济
外交
封建专制主义,危机四伏
小农经济
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
工业大机器生产
殖民扩张与掠夺殖民地
中国 VS 英国
落后的农业文明
先进的工业文明
发展经济的四要素:资本、原料、劳动力、市场
1.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实力对比
问题: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英两国之间的正当贸易情况如何?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入超(进口额>出口额)
出超(出口额>进口额)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中国
英国
布匹、呢绒
茶叶、生丝
( 遭到小农经济的排斥,滞销 )
(销路旺盛)
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出超
入超
2.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贸易情况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罂粟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罂粟果经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罂粟
poppy
鸦片: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材料一:据记载,大约在1835年,清朝的鸦片吸食者在200万人以上。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材料二:鸦片贩子在腐蚀、破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而充当凶手的英国人和吸毒自杀的中国人彼此竞争着向摩洛赫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 —蒙哥马利·马丁《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
①大量白银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摧残了人民的体质和精神,导致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鸦片泛滥有什么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
清政府当朝对于鸦片形成了“弛禁”与“严禁”两个派别。
道光皇帝
严禁派
代表人物:林则徐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查鸦片。
弛禁派
代表人物:许乃济
“鸦片难以禁绝,不如允许纳税进口。官兵吸食,依例严惩;百姓吸食,听其自便。”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任湖广总督期
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
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
效。在广东禁烟期间,认为民心可用,发动民众抵抗英国
侵略。1842年8月被充军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诗一首留别
家人,其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为后人传诵。
人物扫描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
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地点:虎门海滩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虎门销烟:
相关史事:虎门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总结出来的。他命人在海滩挖两个大池子,灌上水,撒上盐,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再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
性质: 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材料一:《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到: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一中的“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事件
如何理解这句话
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战争是否会发生
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战争。
材料二: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 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材料三: 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质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由材料二、三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英军强占香港岛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进攻厦门
清对英作战
进犯长江门户吴淞
攻占镇江
攻占厦门、定海、镇海、宁波
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鸦片战争:1840.6—1842.8
清政府失败,
签订《南京条约》
关天培
第二阶段 1841年秋-1842年8月
关天培
虎门战死
陈化成
吴淞牺牲
三元里抗英
爱国官兵和农民的反抗与斗争
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陈化成
战败原因:
经济:自然经济
经济:工业经济
军事:武备落后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
政治:君主立宪制
军事: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
对外:殖民扩张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工业大国日趋强盛
中国
英国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②其他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鸦片战争的性质: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
条约签订: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性质)——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性质(地位):
内容及危害:
1842年8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100万银元
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最能体现
侵华本质
破坏了关税主权,更加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对中国危害最大
特点:屈辱、不平等。
3.《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贸易主权,为列强后来建
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开启了宗教入侵的先河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兵船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
1844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建造教堂、坟地等。
美国、法国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扩大了侵掠权益。
材料: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璞鼎查回国后,告诉英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的”。
其他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开启了宗教入侵的先河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兵船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
1844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建造教堂、坟地等。
探究:什么是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1.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2.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在通商、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优惠待遇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外国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战争影响:
探究:分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
闭关锁国
天朝上国
自然经济
被迫开放
丧失主权
资本入侵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社会: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收集了许多西方书刊,编译成《四洲志》等资料,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利用《四洲志》及其他相关资料,编成《海国图志》。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
知识拓展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以史为鉴,匆忘国耻。
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
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840-1842)
倾销
掠夺
知识小结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连外国人也对虎门销烟的壮举不得不表示叹服:我们已把销烟过程的每一部分都反复察看过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那种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别的能执行得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的了。材料说明( )
A.中国政府查禁鸦片的决心
B.中国民众欢呼销烟使命的最终完成
C.鸦片贩卖慑于压力已停止
D.当时情形下有极大的可能禁绝鸦片
2.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旨在( )
A. 促进鸦片贸易 B. 打开中国市场
C. 增进文化交流 D. 加强友好往来
3.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圆,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万银圆,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圆。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