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程
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必知
重点 (1)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必备
概念 (1)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导学问题] 阅读教材第一目(P15~P17)。思考:独处偏西的秦国为什么能够灭掉东方六国?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秦的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统一条件
客观
条件 ①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主观
优势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________,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安定统一
法家
2.统一过程
(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________________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统治南方和西南: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击退匈奴进攻,修筑________________。
远交近攻
万里长城
3.巩固统一
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
九卿制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太尉、____________________,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郡县制 主要官员由____________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经济措施 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________、直道
社会治理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御史大夫
中央
驰道
4.统一影响
(1)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形成。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央集权
统一多民族国家
[教材小练]
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
思考: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
提示:秦国能广纳贤才。
2.观察教材P17“秦朝形势图”。
思考:如何认识秦朝对南越的管理?
提示: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并首次将其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3.阅读教材P16。
思考:为什么说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提示: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阅读教材P16“史料阅读”。
思考:秦的统一有什么积极影响?
提示: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图解史]
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2.秦朝的中央官制
[易错易混] 宗法分封制下的“官”与秦以后的“官”的不同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下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朝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如郡县制的长官),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
[重要结论]
1.秦统一全国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秦国励精图治的结果。
2.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秦朝郡、县两级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4.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史料证史——秦国的统一
史料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视角1
史料二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国史大纲》
[导读] 史料一分析了秦国完成统一的有利条件;史料二阐述了秦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影响。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条件。
提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民族交融,大一统国家观念形成,秦国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作用。
提示: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家国情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图文证史——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史料一
视角2
史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导读] 史料一、二体现了秦朝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意义。
提示:统一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的交流;统一文字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括柳宗元的观点。
提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历史解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皇权独尊 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官僚政治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不再由贵族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高度集权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
家国同治 九卿中部分官职为皇帝专设,为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两对矛盾 中央内部: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导学问题] 阅读教材第二、三目(P17~P19)。思考:秦统一后,秦始皇及其后继者是如何进行统治的?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经历两代就短命而亡?你如何看待“千古一帝”秦始皇?
知识点二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1.秦朝的暴政
(1)经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百姓不堪重负。
(2)政治: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思想: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焚书坑儒
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吴广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最终失败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 ________________“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陈胜
刘邦
[教材小练]
1.阅读教材P18。
思考: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政治统治。
2.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
思考: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总结秦亡原因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秦朝的暴政。目的:为西汉的统治提供借鉴。
3.阅读教材P19“学思之窗”。
思考: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提示:楚人的反秦意识比较强烈,借此增强力量,有利于起义军的发展。
[特别提醒]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是秦的暴政,偶然性是被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遇雨受阻,不能如期到达戍地就要被处死。必然性是导致起义发生的根本因素,即使没有这个偶然因素,秦末农民起义也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易错易混]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起义的性质变化
(1)在秦朝灭亡之前,项羽、刘邦领导起义的目的是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
(2)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刘邦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争夺统治权,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
[重要结论]
1.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反映了秦朝的法律严苛。
3.楚汉之争中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不善用人,违背潮流。
史料证史——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史料 由于靠战争发迹,因而又极端迷信暴力,主张严刑峻法,“权制独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实行暴政,加强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实为有秦一代政治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导读] 史料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思考] 阅读史料,概括指出秦朝暴政的表现。
提示: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
视角
唯物史观——秦朝速亡的原因
(1)百姓不堪重负:筑长城、修驰道、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2)秦律严苛残酷: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3)不善审时度势: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
(4)内部争权夺利:秦始皇死后,胡亥受亲信赵高唆使,篡改遗诏,夺取王位。各地反抗起义风起云涌之时,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5)缺乏对统治阶级的笼络:对六国贵族采取严厉的镇压政策,使六国贵族怀恨在心;焚书坑儒使秦朝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时空坐标·填空】
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楚汉之争
【随堂检测·演练】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2025·福建龙岩高一期中)某同学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看到以下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该同学理解秦统一的( )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手段 B.经过
C.影响 D.条件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的战乱使得人民渴望统一,并且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逐渐打破了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因此笔记内容反映的是秦朝统一的条件,D项正确。
√
2.(2024·山东合格考)秦朝建立后,修筑驰道、直道,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这些措施是为了( )
A.增加财政收入 B.密切各地联系
C.巩固国家统一 D.促进民族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修筑驰道、直道,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可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集权,C项正确。
√
3.(2024·河北合格考)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 000余支,大部分是秦朝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秦律的认识。这可以用来印证秦朝( )
A.赋税徭役繁重 B.重视法制建设
C.印刷技术先进 D.注重思想控制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很多关于秦朝法律的竹简,这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重视法制建设,B项正确。
√
4.(2024·广东合格考)秦朝建立后,采取了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编制户籍等措施。这些措施( )
A.导致了秦末的农民起义
B.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C.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D.促进了租庸调制的实施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秦统一后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对国家的管理,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
√
知识点二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5.(2025·江苏扬州高一月考)公元前215年,一位名叫“尊”的益阳县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法定货币半两钱,被县令在闹市处死,并暴尸于众。该案例能佐证秦朝( )
A.亡于暴政 B.货币体系混乱
C.刑法严苛 D.百姓赋役繁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法定货币半两钱,就被县官判处死刑并暴尸于众,由此可见,秦朝刑法严苛,C项正确。
√
6.(2025·河南部分学校高一月考)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这些行为( )
A.提升了项羽政治威望
B.体现了项羽的政治短视
C.赢得了民众广泛支持
D.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解析:项羽进入咸阳后的残暴行为容易导致他失去民心,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政治短视,B项正确。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必知重点 (1)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必备概念 (1)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INCLUDEPICTURE "导思学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思学LLL.TIF" \* MERGEFORMATINET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导学问题] 阅读教材第一目(P15~P17)。思考:独处偏西的秦国为什么能够灭掉东方六国?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秦的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1.统一条件
客观条件 ①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________________。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主观优势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________,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统一过程
(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________________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统治南方和西南: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击退匈奴进攻,修筑________________。
3.巩固统一
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太尉、____________________,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郡县制 主要官员由____________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经济措施 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________、直道
社会治理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统一影响
(1)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形成。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答案自填] 安定统一 法家 远交近攻
万里长城 御史大夫 中央 驰道
中央集权 统一多民族国家
INCLUDEPICTURE "助学教材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助学教材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助学教材LLL.TIF" \* MERGEFORMATINET
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
思考: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
提示:秦国能广纳贤才。
2.观察教材P17“秦朝形势图”。
思考:如何认识秦朝对南越的管理?
提示: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并首次将其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3.阅读教材P16。
思考:为什么说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提示: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阅读教材P16“史料阅读”。
思考:秦的统一有什么积极影响?
提示: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图解史]
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TBA1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TBA13.TIF" \* MERGEFORMATINET
2.秦朝的中央官制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TBA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TBA14.TIF" \* MERGEFORMATINET
[易错易混] 宗法分封制下的“官”与秦以后的“官”的不同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下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朝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如郡县制的长官),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
1.秦统一全国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秦国励精图治的结果。
2.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秦朝郡、县两级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4.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INCLUDEPICTURE "素能培优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素能培优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素能培优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视角1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视角1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视角1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史料证史——秦国的统一
史料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史料二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国史大纲》
[导读] 史料一分析了秦国完成统一的有利条件;史料二阐述了秦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影响。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条件。
提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民族交融,大一统国家观念形成,秦国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作用。
提示: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INCLUDEPICTURE "认知拓展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家国情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TBA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TBA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视角2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视角2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视角2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图文证史——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史料一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TBA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TBA16.TIF" \* MERGEFORMATINET
史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导读] 史料一、二体现了秦朝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意义。
提示:统一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的交流;统一文字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括柳宗元的观点。
提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INCLUDEPICTURE "认知拓展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历史解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皇权独尊 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官僚政治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不再由贵族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高度集权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
家国同治 九卿中部分官职为皇帝专设,为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两对矛盾 中央内部: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知识点二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INCLUDEPICTURE "自主学习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自主学习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自主学习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导学问题] 阅读教材第二、三目(P17~P19)。思考:秦统一后,秦始皇及其后继者是如何进行统治的?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经历两代就短命而亡?你如何看待“千古一帝”秦始皇?
1.秦朝的暴政
(1)经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百姓不堪重负。
(2)政治: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思想: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吴广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最终失败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 ________________“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答案自填] 焚书坑儒 陈胜 刘邦
INCLUDEPICTURE "助学教材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助学教材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助学教材LLL.TIF" \* MERGEFORMATINET
1.阅读教材P18。
思考: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政治统治。
2.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
思考: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总结秦亡原因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秦朝的暴政。目的:为西汉的统治提供借鉴。
3.阅读教材P19“学思之窗”。
思考: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提示:楚人的反秦意识比较强烈,借此增强力量,有利于起义军的发展。
[特别提醒]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是秦的暴政,偶然性是被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遇雨受阻,不能如期到达戍地就要被处死。必然性是导致起义发生的根本因素,即使没有这个偶然因素,秦末农民起义也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易错易混]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起义的性质变化
(1)在秦朝灭亡之前,项羽、刘邦领导起义的目的是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
(2)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刘邦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争夺统治权,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
1.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反映了秦朝的法律严苛。
3.楚汉之争中项羽失败的根源是不善用人,违背潮流。
INCLUDEPICTURE "素能培优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素能培优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素能培优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视角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视角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视角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史料证史——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史料 由于靠战争发迹,因而又极端迷信暴力,主张严刑峻法,“权制独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实行暴政,加强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实为有秦一代政治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导读] 史料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思考] 阅读史料,概括指出秦朝暴政的表现。
提示: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
INCLUDEPICTURE "认知拓展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认知拓展LLL.TIF" \* MERGEFORMATINET
唯物史观——秦朝速亡的原因
(1)百姓不堪重负:筑长城、修驰道、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2)秦律严苛残酷: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3)不善审时度势: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
(4)内部争权夺利:秦始皇死后,胡亥受亲信赵高唆使,篡改遗诏,夺取王位。各地反抗起义风起云涌之时,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5)缺乏对统治阶级的笼络:对六国贵族采取严厉的镇压政策,使六国贵族怀恨在心;焚书坑儒使秦朝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INCLUDEPICTURE "学致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致用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学致用LLL.TIF" \* MERGEFORMATINET
【时空坐标·填空】
INCLUDEPICTURE "TBA17学.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6月\\7 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TBA17学.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TBA17学.TIF" \* MERGEFORMATINET
[答案自填] 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楚汉之争
【随堂检测·演练】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2025·福建龙岩高一期中)某同学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看到以下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该同学理解秦统一的( )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手段 B.经过
C.影响 D.条件
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的战乱使得人民渴望统一,并且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逐渐打破了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因此笔记内容反映的是秦朝统一的条件,D项正确。
2.(2024·山东合格考)秦朝建立后,修筑驰道、直道,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这些措施是为了( )
A.增加财政收入 B.密切各地联系
C.巩固国家统一 D.促进民族交流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修筑驰道、直道,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可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集权,C项正确。
3.(2024·河北合格考)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 000余支,大部分是秦朝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秦律的认识。这可以用来印证秦朝( )
A.赋税徭役繁重 B.重视法制建设
C.印刷技术先进 D.注重思想控制
解析:选B。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很多关于秦朝法律的竹简,这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重视法制建设,B项正确。
4.(2024·广东合格考)秦朝建立后,采取了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编制户籍等措施。这些措施( )
A.导致了秦末的农民起义
B.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C.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D.促进了租庸调制的实施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秦统一后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对国家的管理,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
知识点二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5.(2025·江苏扬州高一月考)公元前215年,一位名叫“尊”的益阳县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法定货币半两钱,被县令在闹市处死,并暴尸于众。该案例能佐证秦朝( )
A.亡于暴政 B.货币体系混乱
C.刑法严苛 D.百姓赋役繁重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法定货币半两钱,就被县官判处死刑并暴尸于众,由此可见,秦朝刑法严苛,C项正确。
6.(2025·河南部分学校高一月考)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这些行为( )
A.提升了项羽政治威望
B.体现了项羽的政治短视
C.赢得了民众广泛支持
D.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解析:选B。项羽进入咸阳后的残暴行为容易导致他失去民心,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政治短视,B项正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