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 课件+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 课件+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09:03:4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活动一:助读咨讯
刘大白(1880—193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的倡导者,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嘉兴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活动一:助读咨讯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
通俗易懂,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
活动二:字词识记 读一读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睡眠 霸 占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睡眠 霸 占
cháo
wěi
luó
mián
zhàn







活动三:整体感知—《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秋晚的江上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首诗描写的画面里出现了哪
些景物?
时间
地点
活动三:整体感知—《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这首诗描写的画面里出现了哪
些景物?
活动四:精读细悟—《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是一只疲倦的鸟,拟人化的想象,
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移入。
“驼”可以换成“背”吗?
“驼”是一种负担,突出了鸟儿疲倦的状态,“背”不能很好地体现鸟儿的疲倦。
“驼”把“倦鸟”和“斜阳”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画面既有动感又有趣。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倦鸟晚归图
活动四:精读细悟—《秋晚的江上》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夸张
动作描写
实际画面
想象画面
飞鸟
斜阳
飞鸟
斜阳
(被动)
(主动)
(主动)
(被动)
“翻”“掉”表示鸟儿不堪重负,将斜阳卸下后的自由、轻松,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
拟人:把芦苇当成人来写,
实际指夕阳的余晖点
染了芦苇。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儿翅膀一翻,夕阳似乎掉到了江上,江上和芦苇被染成了红色。
秋江晚景图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上有哪些不同的活动?



做梦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动态:花牛俏皮、悠闲、可爱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静态:拟人,表明云彩很多、调皮,侧面表现花牛的悠闲。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动态:愉悦、休闲的心情。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拟人:太阳下山的活泼、悄无声息
花牛——做梦
太阳——偷渡
拟人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静态:太阳落山的静谧、舒适。
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花牛唱歌图
花牛吃草图
花牛玩耍图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一边朗读,一边将四幅画面连起来想象,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四:精读细悟—《花牛歌》
活动五:深度思考
你觉得读这类写景状物的诗有什么方法吗?
第一步:读诗,边读边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第二步:借助景物想象画面,画一画诗中描绘的场景。
第三步:有感情地朗读,将想象到的画面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秋晚的江上
倦鸟晚归图
秋江晚景图
斜阳掉江
染红芦苇
喜爱
赞美
《秋晚的江上》作者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
坐——压扁捡球罗(动态)
眠——白云霸占半个天(静态)
走——甩尾巴(动态)
做梦——太阳落山(静态)
悠闲自在
追求自由
《花牛歌》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地里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