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标核心素养
统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
曾经的它
如今的它
是天灾还是人祸?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今天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里,不忘国耻,奋起直追... ...
导入新课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南方3个省份住过10年的英国人说:“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Q1: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是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根源在于自然经济的抵制性
四国要求修约
Q2:英国人采取了什么行动?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
被拒
Q3:英国人会善罢甘休吗?
1856年10月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2月 马神甫事件
寻找借口 打响第二次鸦片战争
“不死,不降,不走;
不战,不和,不守。”
Q4: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顽强抵抗
英法联军
两广总督
两广百姓
清军
过程——列强的“组合拳”
第一阶段:1856-1857(虚线)
1856年10月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1858年4月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及《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过程——列强的“组合拳”
通过《天津条约》列强获得哪些特权?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补充条约: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
签订时间:1858年
签订国家:英法美俄
过程——列强的“组合拳”
第二阶段:1858-1860(实线)
1856年8月占领天津
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火烧圆明园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签订《北京条约》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增开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2.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
天津
烟台
镇江
江宁
汉口
九江
汕头
琼州
淡水
营口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内陆)
台湾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战火重燃
史料实证
1860年《北京条约》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
44多万平方公里
1881年《改订条约》
7万多平方公里
1860年《北京条约》
40多万平方公里
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
马克思说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个国家?
1858年《瑷珲条约》
60多万平方公里
“北极熊”的野心
《瑷珲条约》割地≈2个英国本土面积!
沙俄获利最大但未直接参战,是“不拿枪的赢家”
三重冲击波(系统归纳)
政治
经济
社会
总理衙门设立→
被迫融入殖民体系
主权进一步丧失
货轮驶入汉口
外国资本深入长江腹地
通商口岸洋货泛滥 vs 传统手工业凋敝
完成表格:分析这场战争为何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侵略力量扩大 英国 英法、俄美
侵略时长 1840-1842历时两年 1856-1860年历时四年
开放口岸 东南沿海城市 长江中下游
影响加深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973年,马嘎尔使团访华
透过这一个历史细节,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再次战败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落后
客观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主观原因:
闭关锁国,科技落后
对外政策:
腐朽的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知识拓展:
葡萄牙逐步侵占澳门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6年,葡萄牙人亚马喇就任澳门总督。他强行向澳门中国居民征税,扩展葡人地界,并于1849年关闭澳门的中国海关,驱逐清朝地方政府派驻澳门的工作人员,停止向清政府缴纳地租。1887年,中葡两国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准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葡萄牙承诺未经中国首肯,“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中国丧失对澳门的管理权,但澳门的主权仍属中国。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林则徐
林则徐《四洲志》:林则徐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开了研究和学习西方之先河。
魏源
魏源《海国图志》: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1901年,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改为外务部,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时间:
侵略国家: 帮凶:
列强侵华罪行
①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俄国割占了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影响: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联军
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俄国、美国
1856年—1860年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东交民巷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大学士)徐桐居于东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最终导致了(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巴黎和会召开
B
A
课堂练习
3.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