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20: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知道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点。(时空观念)
2.通过探究化石等史料,知道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中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知道考古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树立证据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
距今约3万年
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距今约7000年
史前稻作农业文明的代表,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使用骨耜。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先民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
距今约4300-4000年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距今约5300-4300年
距今约6000年
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黍,使用磨制石器。
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陶寺古城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者,引 人也。
——《风俗通义·佚文》
西方传说中,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又取其肋骨创造夏娃,让二人配为夫妇。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后来受到蛇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果,聪明了起来,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被逐出了伊甸园,到人间受难,从此人类就世世代代在大地上生活下来。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料分类
按载体分为:
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文献史料(文字材料)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
按价值分为:
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第二手史料(后人研究)
我国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
(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发展的过程。
化石是一手史料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③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1.看标题
2.看图例
3.看总数
4.看分布
了解主要内容
知道重点是什么
数量的多与少
哪里多、哪里少
观察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何共同点?
共同点:分布在黄河、长江、
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
位于我国南部云南省的是什么人遗址?生活在哪条河流附近?
元谋人遗址
长江上游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云南元谋
约170万年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历史地位:
(1)元谋人
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复制品)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
(2)郧县人
湖北郧县
约110万—80万年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
“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3)蓝田人
蓝田人头骨
陕西蓝田
约100万—50万年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寻找北京人的以下信息:
①哪一年?
②地点?
③谁发现的?
④有何特点?
⑤脑容量?
⑥生活技能?
北京人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姓名:
2.居住地点:
3.生活年代:
4.发现过程:
1921年 发现北京人遗址
1929年 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化石
1927年 命名为“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洞穴遗址
外形特征:
①前额低平
②眉骨粗大
③颧骨突出
①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②下肢较上肢略长
③能直立行走
直立人
头部——像猿
四肢——像人
北京人脑容量 现代人脑容量
平均为1088ml 平均为1400ml
⑥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④鼻骨扁平
⑤吻部前伸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
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其中,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①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经常有猛兽出没,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猛兽的攻击;
②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简单粗糙,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根本原因)
使用工具
社会组织
火的使用
北京人制作打制石器,用其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已经会使用火。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人类用火烧烤食物,吃熟食,更易消化,进而促进了体质的发展;火还可以用来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对自然力的支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周口店遗址的重大意义:
①对历史: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对世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10月18日,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互动问题:为什么周口店遗址能够获得这么多荣誉呢?
山顶洞人
情景设置:假设你是山顶洞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掌握哪些技能?
1.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缝制衣服
3.有爱美意识
4.懂得人工取火
5.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6.会埋葬逝者
生活特征:
名称 类型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直立人
距今约10万—20万年
平均
1088毫升
学会用火
晚期智人
距今约3万年
1300-1500毫升
人工取火
制作石器,是早期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能力。
学会用火,是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飞跃。
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适应自然的有机选择。
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会使用火
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打制石器
1300-1500毫升
平均1088毫升
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用直线连接起来,想想考古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的理由。
砍砸器:器型不固定,较为粗大,便于手握,大多用来砍伐树木或打击野兽。
尖状器:有尖刃,多用来锥或割。
刮削器:一侧边缘有凸出的、不规则的刃,用以刮削兽皮、木、骨的表面。
长97毫米,宽58毫米,厚24毫米
长151毫米,宽142毫米,厚31毫米
长55毫米,宽38毫米,厚22毫米
元谋人
蓝田人
郧县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会使用火
可能知道人工取火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的技术较成熟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史籍记录 D.学者论著
b
课堂反馈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特殊文字”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国家产生
a
课堂反馈
3.(2024·青海·中考真题)2024年2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该遗址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是研究青海历史的( )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二手史料
课堂反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