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20: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阅读P9教材,梳理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历程。
距今约2万年
开始对一些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距今约1万年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江西万年仙人洞
出土的绳纹陶罐
(距今约10000年左右)
1.阅读教材相关史实,思考陶器的发明对当时的人类具有怎样的价值呢?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定居生活
制作陶器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奠定了古代文明社会的基础
2.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观察地图,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特点1: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
多源发展
特点2:沿大河流域分布;
区域:黄河流域
代表: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大汶口遗址、陶寺遗址。
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代表:河姆渡遗址
代表——河姆渡遗址
①居住环境: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以木桩插于地下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
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屋
河姆渡人木结构水井遗址
为什么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要先以木桩插于地下再筑屋呢?
防潮、通风、排水、防虫
代表——河姆渡遗址
②农业:
碳化稻谷
骨耜
猪纹陶钵
水稻种植已有相当规模;骨耜得到广泛应用;家畜饲养猪、狗等;狩猎野猪、鹿等。
代表——河姆渡遗址
③手工业:
朱漆碗
“蚕纹”象牙柄端饰件
双鸟朝阳蝶形器
陶猪
使用天然漆;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雕刻象牙和兽骨。
1.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地位:重要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房屋样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炕。
时间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
2.半坡遗址: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房屋建筑

半坡人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
小组讨论,探究半坡居民房子的构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河姆渡和半坡人居住房屋的不同体现了哪一因素对生活的影响?
农业: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作物:粟、黍,有时采集野果作为食物补充。
(1)
畜牧业:猪、狗。使用弓箭、渔叉进行渔猎。
(2)
手工业:使用装饰品、制作乐器陶埙。出土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已会纺织、制衣。
(3)
生产状况
人面鱼纹陶盆
彩陶鱼纹盆
半坡人的手工业:彩陶、装饰品、乐器、纺织用品……
饰品
陶埙
纺轮
骨针
骨锥
鱼钩
种植业:主要种植粟。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盘
农业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早期,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仰韶文化
陕西西安杨官寨遗址的东区墓地
分析大汶口文化时期,社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130余座中、晚期的墓葬,按其墓坑大小,随葬品的多寡,也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
①出现了贫富分化;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②生产力发展。
骨鱼叉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从左边的石器到右边的骨器反映了什么的变化?
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产生
文明的曙光即将来临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一一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
课堂检测:下列那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请在 内打√。
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定居生活
磨制石器 城市的出现 出现陶器
2.下列对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状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畜
B.已从穴居走向聚落定居
C.从“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D.基本形成“南粟北稻”的种植格局
3.“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点是( )
A.以农业为主,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 B.地理环境与代表性的农作物品种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B




①骨耜(耕作农具)
③猪纹陶钵
⑧木胎朱漆碗
⑤骨哨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①石锛
(耕作农具)
②储粮罐
(内贮存“粟”)
⑤陶纺轮(纺线)
②碳化稻谷
⑥贝饰
④家猪下颌骨
③家猪下颌骨
④骨鱼钩
⑦人面鱼纹彩陶盆
⑧陶埙(乐器)
⑦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⑥水井遗迹
作业:请你结合本课史实,发挥想象,为我们创作一幅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场景图吧。
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