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作者简介:
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 《活动》 《爱的代价》等。《琥珀》是柏吉尔的著名作品。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第一课时
拓展知识:
虫珀
水胆珀
花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琥珀》,去感知琥珀的奇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或难读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和老师。
2、找出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活动一
发怒
怒火
吼叫
吼声
脂肪
油脂
拭泪
扫拭
早餐
餐厅
划船
划算
晌午
半晌
麻辣
辣味
渗水
渗入
极力挣扎
挣扎
番邦
番茄
埋伏
埋好
刷牙
刷子
测量
详细
测试
详情
识字方法
加一加:口+孔=吼
字谜识字:
一月七日
脂
日+向=晌
组词:划船 划水
造句:我们每个周末都到湖上划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此处有一点。
识词读字:
多音字
挣
(挣扎)
(挣钱)
埋
(埋没)
(埋怨)
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尘 美餐 晌午 淹没
挣扎 冲刷 断绝 推测 详细 热辣辣
成千上万 前俯后仰 柔嫩 约莫 腐烂 温和
透明 生机 澎湃 埋在 渗出
前俯后仰:
形容身体前后晃动。
热辣辣:
形容热得像被火烫着一样。
柔嫩:
指质地柔和鲜嫩。
拂拭:
掸掉或者擦掉(尘土)。
晌午:
正午。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活动二
听课文朗读,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
(2-12)
(13-17)
(18)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讲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讲了琥珀的发现过程
讲了琥珀的样子和它的科学价值
1.找出文中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几圈黑色的圆环。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根据一块裹有 和 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 和 的过程,并判断它在科学上的
苍蝇
蜘蛛
形成
发现
价值
课堂总结 巩固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欣赏了琥珀的美丽和神奇,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有一种冲动,都想知道琥珀是怎么形成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欣赏了琥珀的美丽神奇,那么你知道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去感受琥珀的奇异吧!
第二课时
5、琥珀
课文解析:
5 琥珀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1
说明了这个时间是估计的,写出作者用词准确
课文解析: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说明天气热,写出松树渗出松脂的条件。
写海和风吹绿叶,为后面松脂球被吹落和和被海水淹没做铺垫。
课文解析: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拟人手法(思考: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松脂
(
)
课文解析: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苍蝇的动作词
把小苍蝇写得生动形象
课文解析: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蜘蛛的动作词
4、5自然段:科学家的推测。
这块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成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不断滴落。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两只小虫体积很大,因此需是一大滴松脂。
琥珀中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虫,因此推测它们是一齐被包住。
课文解析: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
比喻手法(思考: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解析: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课文解析: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过了很久,也过的很快。
课文解析: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地壳运动
课文解析: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2:形成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解释】: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2.比喻声势浩大。3.比喻激动的心情
课文解析:
"爸爸,你看!"他快活得叫起来,"这是什么 "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3:发现
课文解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的躺着。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得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看到的:
想到的:
课文解析: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3:特征和价值
琥珀的价值
1.疑问: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呢?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拟人:外貌、动作、心情。
2.疑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苍蝇的?
3.疑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蜘蛛的?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
4.问题: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1.时间漫长;
2.陆沉水漫;
3.松树腐烂;
4.泥沙掩埋。
5、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
几万前:松脂球 几万年后:琥珀
地点 老松树下 泥沙下
主角 苍蝇和蜘蛛 被渔民的儿子捡到
事件 蜘蛛要吃苍蝇,松脂滴落,包裹了两只小虫 松脂成了化石,琥珀的特点和科学价值
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课后第一题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第2题)
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是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吧!(课后第3题)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活动一
第1句,只有在夏天,天气很热,老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第2句,必须是蜘蛛准备扑向苍蝇的时候,恰好有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才能形成裹着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的琥珀。
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阅读链接”先是概括写出了树脂形成了琥珀,接着具体写了天然琥珀形成的三个阶段。
语言简明准确、
条理分明
课文运用合理的想象,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按一定顺序写出了琥珀的形成的过程。
生动、形象、趣味性
《琥珀》一课中,作者通过 、
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 ,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
主题概括
丰富的想象
合理的推测
形成的过程
仿写一句描写花儿的拟人句。
花儿在风中弯着腰,羞答答地露出了粉红的笑脸。
化石赞(节选)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拓展延伸
四、下面是一个龟类化石,你能通过丰富的想象,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吗?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