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20: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2023青岛]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图(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杨坚
2.《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了光武帝采取的一项措施:“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社会矛盾 B.抑制豪强地主
C.简化政府机构 D.减轻农民负担
3.[2024重庆B卷]下图描绘了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两人站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起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据此可知(   )
东汉舂米画像砖(四川彭山出土)
A.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B.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4.下面是东汉时期的彩绘陶院落,院落四周有高墙环绕,内部生产生活可自给自足,楼阁之间有复道相连,充分显示出汉代庄园的封闭性,一旦敌人进攻,庄园就成为整体的防御体系。这从侧面反映了东汉中后期(   )
A.城市经济繁华 B.社会动荡不安
C.生产发展迅速 D.国家政权并立
5.[2024聊城期中]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东汉中期以后(   )
A.诸侯强大威胁到中央
B.帝后之间的矛盾激化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实权
6.[2024南阳开学考试]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时间: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果:失败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结果
7.[2024长春期末改编]“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这两个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C.轻徭薄赋,减轻田租
D.允许北方民族内迁
8.史料实证 [2024郴州模拟]下面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这一画像石可以用来印证(   )
A.农业的发展 B.畜牧业的发展
C.商业的繁荣 D.手工业的兴盛
9.历史解释 [2024深圳期末]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这一举措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有利于监察地方的官员
10.探究性学习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一】
材料一 从刘秀称帝的次年至建武十四年(38年),共下解放奴婢令六道,解放奴婢的地域范围,适用于全国;奴婢种类,包括了因贫穷而“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为官奴婢者,被权势之家掠为私奴婢者……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刘秀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提到的“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西汉初年出现过相似的局面又被称为什么?
【探究问题二】
材料二
东汉击鼓说唱俑 说唱俑又称说书俑,说唱是汉代百戏之一。汉代俳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表演时,边击鼓边歌唱。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做即兴表演。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说唱俑。左侧说唱俑下穿长裤,左腿屈膝,右腿上扬,赤足,张口笑着,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憨态可掬,生动展现了正在击鼓说唱的形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汉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出现众多说唱俑的原因。简述图示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探究问题三】
材料三 为了满足宫廷需要,汉灵帝公开卖官鬻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捞回自己买官时的花费,官员贪赃已是常事。除人为的各种祸难之外,此时天灾也似乎特别流行。仅汉安帝一朝十九年中,水灾即达十一次,旱灾七次,蝗灾七次,受灾范围遍及中华大地。……最终,在“甲子”年,一场经过精心准备的、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并概括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4)结合上述三组探究问题,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时作业】
1.C 2.A 3.C
4.B 【解析】 根据材料“一旦敌人进攻,庄园就成为整体的防御体系”可知,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庄园的出现,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B项符合题意。
5.C
6.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C项正确。
7.C
8.A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牛耕画像石印证了当时人们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
9.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矛盾尖锐,时局动荡,社会危机不断加深,黄巾起义的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使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A项符合题意。
10.(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光武中兴”。“文景之治”。
(2)两汉时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发展繁荣;等等。从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3)张角。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4)(示例)东汉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