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目标分析:
1.五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高段,新课标中对这个年段习作有明确要求,即: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这是学生要通过学习要达成的学业目标;
2.综上所述,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教学生“写具体”的方法,“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要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3.可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只给要求,不给方法,课上简单的一句,“大家把这件事情写具体就可以了,记得写出真情实感哦!”学生依旧不会写作;
4.稍微有想法的教师也许会给出一条“写作公式”,比如“写物+抒情”之类,这样写出的文章不是不行,但是太过生硬。教师评价此类文章往往关注到抒情段落写得美不美,写物的时候有没有顺序等等,此类文章就可以得到好评,但是学生对于人与物之间如何产生感情,却缺乏了解,也就是说,没有进行很好的语文思维的锻炼;
5.人与物在一起,你为什么会产生情感?为什么会喜欢上它?为什么难以割舍?为什么失去后非常伤心?其实,人与物只要能做到“能交流”,就能产生情感了;
6.可见,怎么写交流,就是本课习作教学的重点,你可以写“与物对话”,“与物结缘(来历)”,“与物长存(陪伴,即使丢了,还是在你心里)”;
7.此外,要想真正变成“心爱”,必须要写一件事,而这件事还要让你动心才行;
8.本次习作不外乎这几部分,写来历,写相处(生活),写样子;
环节一:物来有像(写样子)
1.直接写出心爱之物是什么?
2.出示下水文:
3.评价标准先行:1.从物的整体写到物的局部;2.至少针对物的三个地方描写;3.三处中至少有一处地方,放大写;4.放大写时,一定要有想象;
4.用这个标准匹配下水文,原来这就是在写具体;
环节二:物来有缘(写来历)
1.询问学生,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来的?
2.出示下水文:
3.思考:只交代一句,就可以了嘛?
(答案:这样写一定不行,这是中段的水平,到了高段,一定要像展开画轴一样去写事件,去将事件写具体。)
4.评价标准先行:1.用上对比等修辞;2.写出我此刻的内心活动;3.写出我当时的做法;
5.修改下水文:
(备注:大部分老师进行习作教学时,一说到写具体,往往教授的都是写作的通用方法,也就是“比喻,拟人”等等,这种方法看似高级,但是学生会用的就会,不会的还是不会;而有些只针对这类文章的专属方法,看似土里土气,实则具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就等于有了有效性。)
环节三:物在有情(写陪伴)
1.回忆《白鹭》一文中,郭沫若先生是怎么写出对白鹭的爱的?
(预设:写了三幅白鹭的生活场景,用上了观察+联想的方法)
2.评价标准先行:1.可以选择写至少三个生活场景;
3.出示下水文:
4.评价标准先行:2.也可以选择一件带有“事故”的故事,这个事故可以是自己遇到挫折,也可以是心爱之物丢了等等。
5.出示下水文:
环节四:心随物动(写情感)
1.我的心爱之物,最终一定要抒情;
2.给出结构式供参考:1.每当……2.凡事……3.只要……
3.出示下水文:
4.灵感也可来自课文,比如:《白鹭》的否定+升华
5.出示下水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长得像泰迪熊的全身毛茸茸的棕色小熊,只有肚子是浅灰色。两只耳朵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它,眼睛则是两个深色的玻璃球,非常灵动,倒映着整个世界。(物来有像)
它是爸爸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它与我前几年收到的礼物相比,我最爱它。我现在看到它,我还能清晰记得爸爸给我礼物时,他说的那句话:“宝贝,祝你生日快乐哦!”我当时狠狠地给爸爸来了个爱的抱抱。(物来有缘)
自从收到它,我就一直把它放在床头。每当我睡觉或者起床的时候,第一眼和最后一眼都是它,它平躺在枕头边,(观察)整夜地守护着我,就像爸爸一样,我睡得都更香了。(联想)
它还常常被我拿到客厅,我坐在软软的沙发上,双脚盘着,(观察)而它就像孩子一样,坐在我的腿上。(联想)我和它一起看着电视,吃着零食,看到搞笑的片段,我和它一起笑,看到恐怖的片段,我紧紧地抱着它,(观察)感受它毛茸茸的身体带给我的安全感。(联想)
有时我会把它放在书桌上,把书架在它身上,(观察)这时它就成了陪伴我读书的人,(联想)我还会和它分享一些我在读书时遇到的问题和感受,(观察)它那双灵动的玻璃小眼睛,好像真听得懂我说的话。(联想)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觉醒来,我习惯性地去摸小熊,但是摸到的只有一张冰冷的床单。(观察和事故)我瞬间睡意全无,从床上挣扎起身体,先把被子翻了个底朝天,又在床底下寻找,都没有它的影子。我开始有点慌了,穿上拖鞋跑到卧室,沙发上也没有它的影子,我找遍了客厅的各个角落都没有。我失望极了,坐在沙发上一个人无助地发着呆。
直到妈妈出现,我就连忙拉着她问:“妈妈妈妈,你看到我的小熊了吗?就爸爸送我的那一只,我只拿到过客厅和自己的房间,今天早上起床,它就不在了!”妈妈却非常冷静,笑着说:“你呀,吃零食抱着它,看电视抱着它,睡觉抱着它,上面要么是零食的残渣,要么是你睡觉的口水!我今早拿去给你洗了!”我一听,尴尬地摸着头,转眼去看阳台,果然,那一只小熊就在衣夹上,迎着朝阳在对我笑。
果然,小熊真是我的好朋友。
不,朋友还太简单了。(否定)
小熊是我的亲人,日日夜夜陪伴我的亲人。(升华)
以后,每当我醒来,我便第一时间去找寻它,因为我再也不想体验失去它的滋味。
从那以后,我立下规矩,凡是要动我的小熊,必须先和我说,因为我再也不想经历失去它的滋味。(共14张PPT)
习作一:
我的心爱之物
活动一:为什么心爱?
郭沫若
白鹭
爱
平凡之美以及悠闲自在的状态,是当时作者所渴望的。
许地山
爱
花生
爸爸所的一句话,从花生的特点讲到做人的道理。
琦 君
爱
桂花
桂花中饱含着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冯骥才
爱
珍珠鸟
珍珠鸟的可爱以及和珍珠鸟之间的日久生情。
物
+
内涵
=
情感
(能与物交流)
活动二:写什么?
1.写样子
我的心爱之物
2.写来历
3.写陪伴
4.写情感
活动三:物来有像(样子)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长得像泰迪熊的全身毛茸茸的棕色小熊,只有肚子是浅灰色。两只耳朵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它,眼睛则是两个深色的玻璃球,非常灵动,倒映着整个世界。
评价标准:1.从物的整体写到物的局部;2.至少针对物的三个地方描写;3.三处中至少有一处地方,放大写;4.放大写时,一定要有想象;
写具体
活动四:物来有缘(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来的?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长得像泰迪熊的全身毛茸茸的棕色小熊,只有肚子是浅灰色。两只耳朵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它,眼睛则是两个深色的玻璃球,非常灵动,倒映着整个世界。
它是爸爸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
对比
评价标准:1.用上对比的修辞;
活动四:物来有缘(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来的?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长得像泰迪熊的全身毛茸茸的棕色小熊,只有肚子是浅灰色。两只耳朵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它,眼睛则是两个深色的玻璃球,非常灵动,倒映着整个世界。
评价标准:1.用上对比等修辞;
它是爸爸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它与我前几年收到的礼物相比,我最爱它。
2.写出我此刻的内心活动;3.写出我当时的做法;
活动四:物来有缘(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来的?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长得像泰迪熊的全身毛茸茸的棕色小熊,只有肚子是浅灰色。两只耳朵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它,眼睛则是两个深色的玻璃球,非常灵动,倒映着整个世界。
评价标准:1.用上对比的修辞;
它是爸爸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它与我前几年收到的礼物相比,我最爱它。我现在看到它,我还能清晰记得爸爸给我礼物时,他说的那句话:“宝贝,祝你生日快乐哦!”我当时狠狠地给爸爸来了个爱的抱抱。
2.写出我此刻的内心活动;3.写出我当时的做法;
活动五:物在有情(陪伴)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陪伴你的?
郭沫若写《白鹭》的三个生活场景,使用了观察+联想的方式
评价标准:1.可以选择写至少三个生活场景;
活动五:物在有情(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陪伴你的?
冯骥才写《珍珠鸟》时,写了许多不同时间,珍珠鸟对他的陪伴
评价标准:2.可以选择写不同时间,心爱之物对你的陪伴(动物);
活动五:物在有情(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陪伴你的?
评价标准:3.也可以选择一件带有“事故”的故事,这个事故可以是自己遇到挫折,也可以是心爱之物丢了等等。
活动五:物在有情(来历)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怎么陪伴你的?
评价标准:
1.可以选择写至少三个生活场景;
2.可以选择写不同时间,心爱之物对你的陪伴(动物);
3.也可以选择一件带有“事故”的故事,这个事故可以是自己遇到挫折,也可以是心爱之物丢了等等。
活动六:心随物动(情感)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对你有多重要呢?
参考:
1.每当……
2.凡是……
3.只要……
以后,每当我醒来,我便第一时间去找寻它,因为我再也不想体验失去它的滋味。
以后,凡是有我的一口肉吃,就有豆豆的一口汤喝,我和它就行哥们一样,一直不会分离。
活动六:心随物动(情感)
思考:你的心爱之物是对你有多重要呢?
参考:
白鹭的第9~11自然段
果然,小熊真是我的好朋友。
不,朋友还太简单了。(否定)
小熊是我的亲人,日日夜夜陪伴我的亲人。(升华)
物来有缘 物来有缘 物在有情 心随物动
评价标准:
1.可以选择写至少三个生活场景;
2.可以选择写不同时间,心爱之物对你的陪伴(动物);
3.也可以选择一件带有“事故”的故事,这个事故可以是自己遇到挫折,也可以是心爱之物丢了等等;
评价标准:
1.从物的整体写到物的局部;
2.至少针对物的三个地方描写;
3.三处中至少有一处地方,放大写;
4.放大写时,一定要有想象;
评价标准:
1.用上对比的修辞;
2.写出我此刻的内心活动;
3.写出我当时的做法;
参考:
1.每当……
2.凡是……
3.只要……
4.白鹭的第9~1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