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文本,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教学重点
1.分析文本,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里面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这些作品爱憎分明,热情歌颂真善美;无情批判假恶丑。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篇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 140多种文字。安徒生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文体知识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三、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称职(chèn) 愚蠢(chǔn) 呈报(chéng) 钦差(qīn) 滑稽(ji)
头衔(xián) 赏赐(ci) 御聘(pin) 骇人听闻(hài)
2.请你以“新装”为中心词,按照提示梳理情节。
皇帝()新装 — ()做新装 — — 大臣()新装 — — 皇帝()新装 — — 小孩()新装
明确:皇帝(爱)新装—— (骗子)做新装—— 大臣(看)新装—— 皇帝(穿)新装—— 小孩(揭)新装
四、合作探究,品析人物
探究任务:圈点批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快速阅读童话,圈画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
(2)根据人物描写的句子、相关的情节事件,思考人物形象特点,做批注。
(3)小组内探讨受骗者的共性,及说真话的孩子的特点。
(4)小组内达成共识,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成果展示:
1.人物形象
(1)骗子
第2段,织品分外美丽,投皇帝所好;织品有奇怪的特性,抓到了人们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愚蠢的心理,可见诡计多端。
24段,明明织布机上没有东西,却假装忙忙碌碌,甚至忙到深夜,可见演技高超,营造真实。
9段、11段、13段,在与老大臣周旋时,步步引导老大臣,同时注意在精准的时机插话避免老大臣多想,可见步步为营、狡诈奸猾。
(2)皇帝
第1段,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却酷爱新装,可见昏庸无能、自私自利
第3段,皇帝试图用一件衣服检验臣子的称职与聪明,可见愚昧无知。
第21段、22段,皇帝明明没有看到新装,却对新装大加赞扬,既是其虚伪可笑的证明,也是其维护声誉和皇权的需求。
(3)群臣
第8段、10段、12段,被誉为宫里诚实、称职的老大臣来看新装时,明明看不到,却碍于名利,选择了遮掩,可见老大臣对名利的追逐和内心的虚伪
第23段、26段、29段,面对看不见的新装,所有的官员都选择隐瞒,并一味地夸赞,可见其虚伪和对皇帝的奉承。
(4)百姓
第5段,全城的人都希望别人比自己蠢,所以对新装充满期待,可见其虚伪虚荣、愚昧无知、爱攀比。
第33段,面对看不见的新装,都只是一味地夸赞,可见其虚伪奉承。
2.所有受骗者的共性
明确:追逐名利、虚伪虚荣、盲目跟从。
3.说真话的孩子的特点
明确:小孩子天真单纯,没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实情诚实地说出来。
五、明确主旨
1.谎话连篇的骗子,一路走来施骗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是这个骗局很高明吗
明确:骗局成立的前提: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个前提是非常荒谬的,细思逻辑便知,它把能不能看到衣服(视觉)与工作能力和智商挂钩,这根本站不住脚!
2.那么为什么众人异口同声撒谎
明确:明明看不见,却在装,根本原因是在害怕,害怕失去名誉、失去地位、失去金钱,甚至是性命。由此可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上欺下瞒,虚荣愚蠢,装腔作势,功利世故,无视真实。
3.这样的人物性格,使之出现了离奇的骗局,使“理想的衣服”在童话里合情合理。但是这种童话中离奇的存在,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安徒生借助这件“新装”,创作这个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资料补充:《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成为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有人评价《皇帝的新装》是“荒谬中的真实”。
明确: 一个皇帝,本该好好治理国家,然而他只喜欢穿新衣服,这应该来说是他的弱点。如果将其弱点放大,就容易被洞察力强的骗子骗到。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这一件"理想的衣服"实则不存在,但是“穿”上它,就会将丑陋的人性赤裸裸地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作者创作中的一种情感。所以,我们在这件理想的衣服中读出了安徒生的理想,读出了童话的价值之美,读出了童话的想象之奇。
拓展延伸
安徒生曾说:“我的童话,既写给最天真的孩子看,也写给最成熟的大人看。”所有的孩子终将长成大人,所有的成人也都曾是天真的小孩儿。成年后的顾城也曾写给安徒生这样一首短诗。
给安徒生
顾城
金色的流沙
堙没了你的童话 连同我——
无知的微笑和眼泪 我相信
那一切都是种子 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
当我回来的时候 眉发已雪白
沙漠却变成了
一个碧绿的世界
我愿在这里安歇
在花朵和露水中间我将重新找到
儿时丢失的情感
如今,我们的迪士尼童话乐园、环球影城等大型儿童游乐园区热度只增不减,过去经典童话IP纷纷改编成电影,引得众多观众追捧。2023出自腾讯视频的治愈系慢综艺《童话》热度爆棚,节目构筑真实的童话乐园, 一群成人在“星守村”肆意做小孩,重新找回孩童时代的纯真和美好。
结合《皇帝的新装》和以上材料,思考有着丰富深刻主题的童话到底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参考:童话不仅对孩童的精神进行启蒙,也成了引领成人审视自我,净化灵魂,找寻力量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启迪,治愈,救赎,教育。
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人要像童话中的小孩子一样,真实坦诚、光明磊落,切不可如爱新装的皇帝一般自私骄奢、虚荣昏庸,也不可如童话中的官员大臣般虚伪奉承、自欺欺人;更不可如两个骗子般不学无术、害人害己。愿每一个同学都鼓 足勇气、学做真人,成为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课后作业
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其他故事,将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人。
2.课下分小组排演课本剧,下节课分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