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显微镜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核心素养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通过观看显微镜下一滴水的世界切入,感受生命之美。【生命观念】
壹
通过观看显微镜结构的介绍视频、观察课本图片、动手拆解和触摸显微镜的
关键结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认识显微镜成像基本原理。【探究实践】
贰
通过观看显微镜操作视频、文本整理、动手实操与分析,掌握单目显镜的操作,以及显微镜的使用规律。【探究实践】
叁
通过对比单目与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差异,分析其操作差异,初步感知物体的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科学思维】
肆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显微组织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壹
PART ONE
自主学习
Self-learning
观察课本P13图1-11中的单目显微镜,结合视频内容,识记结构名称,并填写学习任务单中
【任务一】
1.单目显微镜的结构
对照屏幕订正答案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压片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自主学习
Self-learning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压片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可以放大物像的是?
2.可以调节亮度的是?
3.可以调焦的是?
目镜和物镜
遮光器和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摘下目镜、旋下物镜,对比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然后装回。
转动遮光器,眼睛由通光孔向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摸摸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双手握住粗准焦螺旋转动,有什么变化?转动细准焦螺旋呢?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1.摘下目镜、旋下物镜,对比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然后装回。
目镜
物镜
无螺纹
有螺纹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转动转换器
来转换物镜!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1.摘下目镜、旋下物镜,对比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然后装回。
目镜
物镜
无螺纹
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小口诀:目反物正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2.转动遮光器,眼睛由通光孔向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光圈
遮光器:调节进光量
视野过亮时,选________
视野过暗时,选________
小光圈
大光圈
感知学习
Self-learning
3.摸摸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平面镜
凹面镜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进入镜筒
视野过亮时,选________
视野过暗时,选________
平面镜
凹面镜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4.双手握住粗准焦螺旋转动,有什么变化?转动细准焦螺旋呢?
升降镜筒
调焦
大幅度升降镜筒
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
显微镜操作的最初很简单,只能放大50~200倍,以后又不断改进,逐渐发展。光学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1500倍左右,能够观察到细菌的形状。
贰
PART TWO
×
自主学习——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Self-learning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阅读课本P14-15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单[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Self-learning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取镜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安放
自主学习——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Self-learning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①转动 :使 对准通光孔(2cm)。
②转动 :用一个较大的 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 :一只眼向 内看,直到看到
视野,对光完成。
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调光完成的标志
转换器
遮光器
反光镜
低倍物镜
光圈
目镜
明亮的圆形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①转动 ,使镜筒缓慢 至最低,眼睛从侧面看 。
②转动 ,使镜筒缓慢 ,眼看 内,至看清物像。
③转动 ,使物像更加清晰。
粗准焦螺旋
下降
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上升
目镜
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损伤物镜
物镜和载物台先靠近(看物镜),再远离(看目镜内)
如果需要更高倍数的观察,便将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
①转动转换器转换至物镜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③若需要,可调节视野亮度
自主学习——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取镜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1.取下玻片标本送回原处。
2.转动转换器,使两物镜呈“外八字”放置,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后,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3.转动遮光器,至无光圈对准通光孔。
4.转动反光镜,至竖直位置。
自主学习——单目显微镜的操作
Self-learning
阅读课本P13图,观察单目显微镜与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区别,由结构不同推测有哪些使用步骤的差异。
合作学习
双目显微镜
Binocular microscope
③
②
④
⑤
⑥
⑦
⑨
⑩
①
目镜
物镜
转换器
载物台
通光孔
底光源
⑧
开关以及光源调节旋钮
压片夹
移动手轮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双目显微镜与单目显微镜的使用差异
Binocular microscope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转动反光镜,眼看目镜,
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打开电源,调节两个目镜间距,
双眼视野重合为一个圆形时即可。
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移动玻片标本时直接移动
通过调整移动手轮移动玻片标本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先下后上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载物台先上后下
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明显的提高放大能力,这种装置就是显微镜的前身。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是用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重叠起来组合而成,又称为复式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制成的,后来经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加以改良,显微镜才有了更佳的效果。
叁
PART THREE
×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正面朝上用显微镜观察,记下物像的样子。
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朝左移动,记下物像移动的方向。
在低倍镜下看清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观察视野变化。
以上内容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中。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1.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正面朝上用显微镜观察,记下物像的样子。
上
上
p
dq
【小试牛刀】下列物像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呢?
d→ ; bp→ ;
180°倒转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2.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朝左移动,记下物像移动的方向。
【小试牛刀】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向 移。
哪偏哪移
左上方
物像移动方向与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3.在低倍镜下看清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观察视野变化。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 ,亮度越 。细胞体积越 ,数目越 。
40倍
100倍
小
暗
大
少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4.静静在低倍镜下看到右图视野,想将圈内的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但在高倍镜视野中却找不到这个细胞了,这是为什么?从低倍镜转成高倍镜观察,依次操作哪些结构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呢?
1.未将要观察的对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2. ①移:
②转:
③亮:
④清:
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选大光圈和凹面镜调亮视野;
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感知学习
Perceptual learning
5.静静在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哪里?在目镜和物镜都不调换的情况下,你用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在何处?
1.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玻片标本上。
2.判断污点位置
转动目镜
污点移动
污点不动
污点移动
污点不动
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
在玻片上
在物镜上
知识小结
Knowledge Summary
放大的结构一目镜、物镜
调亮度的结构一遮光器、反光镜
对焦的结构一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单目显微镜的操作:取镜安放→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清洁收镜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差异
显微镜
显微镜的技术发展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单目显微镜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差异
成像倒像
玻片移动方向
污点位置
换高倍镜的视野变化与步骤
习题检测
Exercises for assessment
1.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不动,由此可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2.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整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习题检测
Exercises for assessment
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圆的视野。小明采用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是(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反光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习题检测
Exercises for assessment
4.以下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 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找到物像;
⑤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看到白亮视野;
⑥ 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使物镜接近标本;
⑦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⑧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A.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B.⑧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C⑧ ② ⑦ ⑤ ① ⑥ ④ ③D.⑧ ② ⑦ ⑤ ① ④ ⑥ ③
习题检测
Exercises for assessment
A.观察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
B.显微镜中能将外界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的是g
C.显微镜视野中发现污点,若移动玻片污点不动,则污点一定在a上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q”
5.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图甲、乙、丙分别是显微镜、镜头和观察到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习题检测
Exercises for assessment
A.位于细胞右下方,逆时针
B.位于细胞右下方,顺时针
C.位于细胞左上方,顺时针
D.位于细胞左上方,逆时针
6.黑藻的细胞内,叶绿体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则实际上叶绿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 )
中考链接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 Link
A.移动装片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2024深圳中考)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时,将图中的视野从甲调节到乙,正确的操作是( )
解析:由甲到乙,物像更加清晰,所以选择细准焦螺旋。
中考链接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 Link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2.(2024陕西中考)显微镜配置的物镜放大倍数为10×、40×,下图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物镜镜头上⑤的直径越大,通过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组合是( )
解析: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说明放大倍数最小,目镜最小的放大倍数是①10×,根据题干,物镜④的直径大,通过的光线多,放大倍数小。
感谢大家观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t commodo magna eros quis urna.
授课教师:zx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AND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