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3课 金属
第一单元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苏教版)二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金、银、铜、铁、铝是生活常见金属;知道金属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分析、归纳不同金属及与非金属的性质差异;基于事实进行推理、概括金属制品优点。
探究实践:经历金属特征实验,掌握规范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记录科学现象。
态度责任:树立金属资源保护意识,主动参与资源回收宣传与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科学环保的生活态度。
新知导入
02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你有这样的朋友吗?
新知导入
02
水壶
工具
手镯
这些金属朋友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铁
铁
银
新知导入
02
铜擦
铝罐
导线
项链
这些金属朋友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铜
铝
铜
金
新知导入
02
金、银、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金属有哪些特性?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材料准备
砂纸
铁锤
铁块
一杯热水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塑料棒
木棒
铜棒
铁棒
铝棒
铜丝
铁丝
铝丝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观察金属光泽
①取铜棒、铁棒、铝棒,用砂纸均匀打磨表面。
②在明亮环境下,从同一角度观察打磨后金属棒的反光效果,判断 是否有光泽。
③填写实验记录。
√
√
√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测试金属导热性
①将5根等长度、等粗细的铜棒、铁棒、铝棒、木棒、塑料棒,同时竖直浸入同一杯热水,静置 30 秒。
②用指尖轻触棒的上端,感受温度变化,描述冷热情况。
√
√
√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测试金属延展性
①固定铜丝、铁丝、铝丝的一端。
②用锤子轻而均匀地敲打金属丝,观察是否被敲扁。
③使用铁锤要注意安全。
√
√
√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测试金属硬度
①取等长、等粗的铜丝、铁丝、铝丝,用相同力度尝试弯折。
②感受弯折阻力:阻力小,材质软;阻力大,材质硬。据此排序 “从软到硬”。
①
③
②
活动1:金属特性大探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发现
金属
有光泽性
有导热性
有延展性
有软硬性
活动2:金属优点大讨论
探究新知
03
为什么砍树用铁斧头而不用铝斧头?
铁比铜和铝都硬。
活动2:金属优点大讨论
探究新知
03
为什么盛水用铝盆,不用铁盆?
铝比铁轻。
活动2:金属优点大讨论
探究新知
03
铁制品和铝制品各自还有什么优点?
硬度高、强度大:能承受撞击、切割等大力,适合做工具(斧头、锤子)。
韧性较好:受力时不易断裂,适合反复使用的器具(铁锹、镰刀)。
活动2:金属优点大讨论
探究新知
03
铁制品和铝制品各自还有什么优点?
重量轻:方便携带、操作,适合做日常容器(易拉罐、铝盆)。
延展性好:容易加工成薄片(铝箔)或复杂形状(易拉罐),塑形能力强。
耐腐蚀:长期使用不易生锈腐烂(铝箔、铝制餐具)。
活动3:废旧金属大变身
探究新知
03
回收铜
回收铁
回收铝
查阅资料,为什么要回收铜、铁、铝?
活动3:废旧金属大变身
探究新知
03
金属一般是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地球上的矿物用一点就少一点,为了减少矿物资源的浪费,人类想到的办法之一就是回收废旧金属,实现金属的循环利用。
活动3:废旧金属大变身
探究新知
03
易拉罐小帆船
铁丝小兔
课堂练习
04
1. 下面三种材料的勺子,反光能力最强的是( )
2. 金属能制成各种形状的用具是利用了金属的( )特点。
A.易传热的 B.有光泽 C.有延展性的
A
C
课堂练习
04
3. 关于金属材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都呈现银白色 B.金属都很软
C.铝是常见金属材料中质量较轻的
4. 冬天摸到金属和木头,总是感觉金属更凉,这是因为( )。
A.金属的温度比木头低 B.木头比较轻
C.金属传热比木头快
C
C
课堂练习
04
4.谜面:一样东西亮晶晶,又光又滑又透明,人工叔叔造出来,它的用处数不清(打一种常见材料)。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陶瓷 B.金属 C.玻璃
C
课堂练习
04
有光泽 A.铁锤子能砸钉子不变形
易传热 B. 用金属做锅能快速把菜煮熟
有延展性 C. 金属可以被拉成丝、压成薄片
坚硬 D. 金属勺子表面反光亮闪闪
5. 连一连
金属
光泽性 导热性 延展性 软硬性
板书设计
05
作业布置
06
收集家中废旧的金属制品,想办法再利用它们。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