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堵、缝、鹊、衔、劝、趁、却、将、且、腊、狂、吼、复、哀”等生字,理解"寒号鸟、晴朗、衔着、劝告、趁早、得过且过、腊月、狂风、吼叫、重复、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3.学生能够借助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结局,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不能懒惰,得过且过。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动物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结局。
教学难点
体会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性格特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教师提前在教室的黑板一角布置一个“动物王国”的场景,贴上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上课伊始,播放一段动物的叫声音频,其中包含寒号鸟的叫声。
师:同学们,听!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呢。让我们一起猜猜这些声音都是哪些小动物发出来的。
等学生猜出一些常见动物后,教师神秘地说:“有一种动物,它的叫声很特别,就像刚刚大家听到的那样。它就是寒号鸟。不过呀,寒号鸟可不是鸟,它是一种哺乳动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寒号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动物王国音乐会”的情境,利用音频和有趣的导入语,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对寒号鸟产生好奇,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摘苹果”的游戏形式呈现。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词语,学生点击”苹果”,读出词语,读对了”苹果”就会掉进篮子里。
堵缝、喜鹊、衔着、劝告、趁早、得过且过、腊月、狂风、吼叫、重复、哀号
3.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衔”是前鼻音,"号”是多音字,在“哀号”中读"háo", 在“口号”中读"hào"。
对于“衔”劝”趁”等较难写的字,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设计意图:采用“摘苹果”的游戏方式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教师的重点指导和示范书写,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易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如:“课文主要讲了寒号鸟在天气暖和时不听喜鹊的劝告,不做窝,最终在寒冬中被冻死的故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寒号鸟、喜鹊、做窝、劝告、冻死。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 础。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播放一段山林的视频,展示寒号鸟和喜鹊居住的环境,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寒号鸟和喜鹊住处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
3.教师提问:从“一堵石崖“一道缝”河对岸大树上”这些词语中,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词语清楚地说明了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位置,它们是邻居。
4.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环境的幽静和寒号鸟、喜鹊住处的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展示山林环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场景。通过找句子、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意境。
五、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等。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并组一个词。
2.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读。
2.请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5自然段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分别扮演寒号鸟和喜鹊。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思考:从它们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它们各自的想法和性格特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总结:喜鹊勤劳、善良,关心朋友,它看到天气暖和就提醒寒号鸟做窝;寒号鸟懒惰、得过且过,不听劝告,认为现在还早,不用着急。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读出喜鹊的真诚劝告和寒号鸟的满不在乎。
2.学习第6-7自然段
教师播放一段寒风呼啸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寒冬即将来临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
教师提问:“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对寒冬的描写。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寒号鸟和喜鹊不同表现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寒号鸟的可怜和喜鹊的惬意。
3.学习第8-9自然段
教师展示寒冬腊月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寒冷的天气。然后让学生默读第8-9自然段。
教师提问:寒号鸟最后怎么样了 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寒号鸟最后被冻死了,因为它懒惰,得过且过,不听从喜鹊的劝告, 一次次错过 做窝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从寒号鸟的结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不能懒惰,得过且过。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结局。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讨论启示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出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2.每个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小组展示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勤劳和懒惰的名言警句,如“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勤劳和懒惰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勤劳的小蜜蜂”或"懒惰的小蜗牛”为题,写一篇小故事。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所蕴含道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名 言警句的展示和交流,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写小故事的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1.把《寒号鸟》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继续完善课后写的小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