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节 相对论时空观
第三节 宇宙起源和演化
第五章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1.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同时性的相对性、时间延缓、长度收缩。
2.认识牛顿力学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的区别。
3.知道时空弯曲。
4.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5.了解古、近现代宇宙模型。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情境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认知宇宙的全新理论,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奇妙的宇宙,那里不仅有着多维时空,而且还拥有着虫洞和弯曲时空。你知道这是什么理论吗?
提示:相对论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23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性原理: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______的。
2.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______。
相同
相同
师生互动 任务1.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牛顿力学的结论有没有区别?
提示:没有区别
任务2.相对论有没有否定牛顿力学?学习牛顿力学还有没有意义?
提示: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
课堂探究
(多选)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在不同惯性系中,基本的物理规律可能是不同的
B.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同
C.狭义相对论适合于任何惯性系,即适合于一切物体
D.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惯性系
例1
√
√
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A错误;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B正确;狭义相对论适合于无加速度的惯性系,并不是适合于一切物体,C错误;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惯性系,D正确。
返回
知识点二 时空相对性 时空弯曲
情境导入 (1)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在做了长时
间的宇宙旅行之后归来,发现留在地球上的兄弟变
得比自己要老——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孪
生子悖论”。这说明地球上的人在观测高速运动的
物体时,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时间变慢了
(2)一个球体相对于我们加速运动时,
其高度不变,但我们观测到其长度发
生了变化,试总结其变化规律。
提示:速度越大,长度越短
自主学习
不同时的
相同
相对运动
不变
4.时空弯曲
(1)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的引力场会使光线______,引力场越强,光线弯曲越厉害。
(2)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场的存在使得空间不同位置的时间进程也存在差别,也可以说______发生了弯曲。
弯曲
时间
师生互动 牛顿力学认为时间、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相对论则认为有物质才有时间和空间。“尺缩钟慢”效应说明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提示:相对论
课堂探究
A、B两火箭沿同一方向高速飞过地面上的某处,vA>vB,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A.火箭A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B.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C.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D.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慢
例2
√
探究归纳
钟慢效应
时钟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会看到它变慢(与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比较)了,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即运动着的时钟要变慢。
1.时间延缓效应的理论依据是光速不变原理。
2.时间延缓效应是时空的一种属性,在运动参考系中的时间节奏变缓慢了。
3.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延缓效应可以忽略,但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影响比较大。
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
例3
√
由相对论知识可知运动方向上的边长变短,即x轴方向的边长变短;垂直运动方向的边长不变,即y轴方向的边长不变,故C正确。
探究归纳
尺缩效应
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运动方向上观测,它的长度要缩短(与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的长度比较),速度越快,缩得越短,即运动着的尺子要缩短。
1.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不同的参考系内测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速度v越大,长度缩短得越多。
拓展变式1.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立方体,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观察该立方体的形状是
√
根据相对论效应可知,沿x轴方向正方形边长缩短,沿y轴方向和z轴正方向正方形边长不变。故选D。
针对练.(2024·广州市高一统考期末)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
B.在运动的参考系中测得的光速与其运动的速度有关
C.一个真实的物体,其运动速度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D.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关
√
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微观粒子不适用,A错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光速是恒定的,B错误;光速是速度的极限,一个真实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空中的光速,C错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知,长度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D正确。故选D。
返回
知识点三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30—P133完成下列填空)
1.古代宇宙模型
(1)在古代中国,“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2)地心说: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其理论经托勒密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形成了“________”。
(3)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挪向了太阳,这是人类宇宙观念的一大飞跃。
地心说
2.近现代宇宙模型
(1)广义相对论宇宙模型
由弯曲空间构成,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但在整体上是________、________宇宙。
(2)动态的宇宙模型
①宇宙中的物质从宇观大尺度来说其分布是______的,从各个方向看都是______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宇宙在不断______。
②______通过观测发现遥远的星系在彼此远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这为动态宇宙模型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边界
中心
有限的
静态的
均匀
一样
膨胀
哈勃
(3)两种对立的理论
①稳恒态宇宙模型:随着宇宙膨胀,新的物质会不断产生,使宇宙总密度不变,从而令宇宙在任何时候看上去都基本不变化。
②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一个体积无限____、密度无限____、温度无限____、时空曲率无限____的奇点。宇宙“爆炸”之后不断______,导致温度和密度迅速______。随着温度降低,逐步形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和分子,并复合成为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______和______,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小
大
高
大
膨胀
下降
恒星
星系
3.宇宙学的新进展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发现之一,该发现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天文学家在研究宇宙减速因子时意外发现宇宙在______膨胀,宇宙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该发现荣获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科学合作组织宣布探测到________,更是打开了宇宙研究的新窗口。
2017年,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______”获得高精度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资料。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加速
暗物质
暗能量
引力波
悟空
返回
随堂演练 对点落实
1.(教材P137T4改编)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速的传播速度为
A.0.4c B.0.5c
C.0.9c D.1.0c
√
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一样,都为c,选项D正确。
2.(多选)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
√
飞船上的人是以飞船为参考系,故地球是高速运动的,飞船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即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A错误,B正确;地球上的人以地球为参考系,认为飞船高速运动,飞船上的钟较慢,故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C正确,D错误。
3.假设地面上有一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观察车里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A.这个人是一个矮胖子
B.这个人是一个瘦高个子
C.这个人矮但不胖
D.这个人瘦但不高
√
取路旁的人为惯性参考系,车上的人相对于路旁的人高速运动,根据长度收缩效应,人在运动方向上将变窄,但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
4.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 m,它以0.6c(c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
返回第二节 相对论时空观 第三节 宇宙起源和演化
【素养目标】 1.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同时性的相对性、时间延缓、长度收缩。 2.认识牛顿力学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的区别。 3.知道时空弯曲。 4.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5.了解古、近现代宇宙模型。
知识点一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情境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认知宇宙的全新理论,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奇妙的宇宙,那里不仅有着多维时空,而且还拥有着虫洞和弯曲时空。你知道这是什么理论吗?
提示:相对论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123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性原理: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
【师生互动】 任务1.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牛顿力学的结论有没有区别?
任务2. 相对论有没有否定牛顿力学?学习牛顿力学还有没有意义?
提示:任务1. 没有区别
任务2. 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
(多选)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惯性系中,基本的物理规律可能是不同的
B.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同
C.狭义相对论适合于任何惯性系,即适合于一切物体
D.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惯性系
答案:BD
解析: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A错误;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B正确;狭义相对论适合于无加速度的惯性系,并不是适合于一切物体,C错误;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惯性系,D正确。
知识点二 时空相对性 时空弯曲
【情境导入】 (1)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在做了长时间的宇宙旅行之后归来,发现留在地球上的兄弟变得比自己要老——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孪生子悖论”。这说明地球上的人在观测高速运动的物体时,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一个球体相对于我们加速运动时,其高度不变,但我们观测到其长度发生了变化,试总结其变化规律。
提示:(1)时间变慢了 (2)速度越大,长度越短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124—P128完成下列填空)
1.同时性的相对性:在一个惯性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参考系看来是不同时的。
2.时间延缓(时间膨胀或钟慢效应)
(1)牛顿力学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测,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公式为Δt′=Δt。
3.长度收缩(尺缩效应)
(1)牛顿力学时空观:一条杆的长度不会因为观察者是否与杆做相对运动而不同。
(2)狭义相对论中的长度公式为l′=l,但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变。
4.时空弯曲
(1)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的引力场会使光线弯曲,引力场越强,光线弯曲越厉害。
(2)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场的存在使得空间不同位置的时间进程也存在差别,也可以说时间发生了弯曲。
【师生互动】 牛顿力学认为时间、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相对论则认为有物质才有时间和空间。“尺缩钟慢”效应说明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提示:相对论
A、B两火箭沿同一方向高速飞过地面上的某处,vA>vB,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火箭A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B.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C.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D.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慢
答案:B
解析:由Δt′=Δt可知,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为A、B两火箭上的时钟都变慢了,又vA>vB,则A火箭上的时钟走得最慢,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因此B正确,A、C、D错误。
钟慢效应
时钟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会看到它变慢(与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比较)了,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即运动着的时钟要变慢。
1.时间延缓效应的理论依据是光速不变原理。
2.时间延缓效应是时空的一种属性,在运动参考系中的时间节奏变缓慢了。
3.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延缓效应可以忽略,但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影响比较大。
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 )
答案:C
解析:由相对论知识可知运动方向上的边长变短,即x轴方向的边长变短;垂直运动方向的边长不变,即y轴方向的边长不变,故C正确。
尺缩效应
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运动方向上观测,它的长度要缩短(与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的长度比较),速度越快,缩得越短,即运动着的尺子要缩短。
1.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不同的参考系内测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速度v越大,长度缩短得越多。
拓展变式1.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立方体,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观察该立方体的形状是( )
答案:D
解析:根据相对论效应可知,沿x轴方向正方形边长缩短,沿y轴方向和z轴正方向正方形边长不变。故选D。
拓展变式2.在静止坐标系中的正立方体棱长为l0,另一坐标系以相对速度v平行于正立方体的一条棱运动。则在后一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测得的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
解析:本题中正立方体相对于另一坐标系以速度v运动,一条棱与运动方向平行,则坐标系中观察者测得该条棱的长度为l=l0
在后一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测得立方体的体积为
V=l=。
针对练.(2024·广州市高一统考期末)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
B.在运动的参考系中测得的光速与其运动的速度有关
C.一个真实的物体,其运动速度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D.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关
答案:D
解析: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微观粒子不适用,A错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光速是恒定的,B错误;光速是速度的极限,一个真实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空中的光速,C错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知,长度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D正确。故选D。
知识点三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30—P133完成下列填空)
1.古代宇宙模型
(1)在古代中国,“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2)地心说: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其理论经托勒密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地心说”。
(3)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挪向了太阳,这是人类宇宙观念的一大飞跃。
2.近现代宇宙模型
(1)广义相对论宇宙模型
由弯曲空间构成,没有边界、没有中心,但在整体上是有限的、静态的宇宙。
(2)动态的宇宙模型
①宇宙中的物质从宇观大尺度来说其分布是均匀的,从各个方向看都是一样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宇宙在不断膨胀。
②哈勃通过观测发现遥远的星系在彼此远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这为动态宇宙模型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两种对立的理论
①稳恒态宇宙模型:随着宇宙膨胀,新的物质会不断产生,使宇宙总密度不变,从而令宇宙在任何时候看上去都基本不变化。
②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宇宙“爆炸”之后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迅速下降。随着温度降低,逐步形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和分子,并复合成为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3.宇宙学的新进展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发现之一,该发现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天文学家在研究宇宙减速因子时意外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主要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该发现荣获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科学合作组织宣布探测到引力波,更是打开了宇宙研究的新窗口。
2017年,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高精度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资料。
1.(教材P137T4改编)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速的传播速度为( )
A.0.4c B.0.5c
C.0.9c D.1.0c
答案:D
解析: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一样,都为c,选项D正确。
2.(多选)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答案:BC
解析:飞船上的人是以飞船为参考系,故地球是高速运动的,飞船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即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A错误,B正确;地球上的人以地球为参考系,认为飞船高速运动,飞船上的钟较慢,故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C正确,D错误。
3.假设地面上有一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观察车里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
A.这个人是一个矮胖子
B.这个人是一个瘦高个子
C.这个人矮但不胖
D.这个人瘦但不高
答案:D
解析:取路旁的人为惯性参考系,车上的人相对于路旁的人高速运动,根据长度收缩效应,人在运动方向上将变窄,但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
4.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 m,它以0.6c(c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答案:B
解析:由l′=l可知A错误,B正确;由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假设知光信号的速度都等于c,C、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