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一节功课件(49页)+学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一节功课件(49页)+学案(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08:16:54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一节 功
    
第四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概念。 
2.明确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3.会应用公式W=Fs cos α进行有关计算,掌握总功的计算方法。
4.明确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功的理解与计算
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
1.观察图像,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
提示:小川拉着重物上升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如图所示,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前进了s,则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提示:如图所示,把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 cos α,所做的功为Fs cos α,所以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s cos α。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79—P80完成下列填空)
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公式:W=Fscos α,其中F、s、α分别为__________、位移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_____,简称___,符号是 ____。
5.功的标矢性:功是____量。
6.总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______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______对物体所做的功。
力的大小
力和位移的夹角
焦耳

J

代数
合力
课堂探究
师生互动 任务1.在 W =Fscosα中s 是物体间
的相对位移还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
提示:s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
任务2.如图所示,物块 A 放在木板B 上,物块A在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A相对B的位移为x,B向右运动的位移为d,则恒力F 对A 做的功是多少?
提示:W =F(x+d)。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7 、大小F=10 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 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sin 37 =0.6,cos 37 =0.8,g取10 m/s2。求:
(1)拉力F所做的功W1;
答案:16 J 
例1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W1=Fl cos θ=10×2×0.8 J=16 J。
(2)摩擦力f所做的功W2;
答案:-8.4 J 
FN=mg-F sin θ=2×10 N-10×0.6 N=14 N
f=μFN=0.3×14 N=4.2 N
W2=flcos 180 =4.2×2×(-1) J=-8.4 J。
(3)重力G所做的功W3;
答案:0 
W3=mglcos 90 =0。
(4)弹力FN所做的功W4;
答案:0 
W4=FNlcos 90 =0。
(5)合力F合所做的功W。
答案:7.6 J
法一:W=W1+W2+W3+W4=7.6 J。
法二:F合=F cos θ-f=10×0.8 N-4.2 N=3.8 N
F合与l方向相同,所以W=F合l=3.8×2 J=7.6 J。
   (2024·湛江市第二中学高一校考期末)甲、乙、丙、丁图中物体所受力F的大小相等,位移方向向右、大小相同。关于下列四种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F做功最少 B.乙图中F做功最多
C.丙图中F做功最多 D.丁图中F做功最少
例2

返回
知识点二 正功和负功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0—P81完成下列填空)
正功和负功
α的取值 W的取值 含义
W=0 力F________
W>0 力F对物体做______
W<0 力F对物体做______(或物体克服力F做功)
不做功
正功
负功
师生互动 任务1.如图所示,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在铅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充当动力还是阻力?做正功还
是负功?下降过程呢?
提示:推出的铅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方向与速度方
向夹角大于90 ,重力充当阻力,对铅球做负功;铅球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重力充当动力,对铅球做正功。
任务2.双手竖直夹住课本,缓慢上移,缓慢下移,缓慢水平移动,分析摩擦力的做功情况?
提示:缓慢上移过程,静摩擦力做正功;缓慢下移过程,静摩擦力做负功;缓慢水平移动过程,静摩擦力不做功。
课堂探究
例3

(2024·东莞市高一期末)如图所
示,两箱相同的货物,现要用电梯将
它们从一楼运到二楼,其中图甲是利
用扶梯台式电梯运送货物,图乙是用
履带式自动电梯运送,假设两种情况下电梯都是匀速地运送货物,下列关于两电梯在运送货物时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都对货物做正功
B.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
C.图甲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D.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在题图甲中,货物随电梯匀速上升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货物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C错误;题图乙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履带式自动电梯接触面垂直,此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货物位移方向垂直,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故 A、B 错误,D正确。故选 D。
针对练.(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
离s,如图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位移方向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
移s的夹角α<90 ,故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D正确;重
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重力对物体不做功,A错误;
摩擦力f与位移s的夹角大于90 ,故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正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B正确。
返回
知识点三 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情境导入 荡秋千的小朋友,向下摆动过程中什么力对他做功?他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提示:重力对他做功;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81完成下列填空)
1.能量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其他物体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
做功
师生互动 物体对外做10 J的正功,物体的能量如何变化?外力对物体做10 J的负功,物体的能量如何变化?外力对物体做负功,与物体对外做正功等价吗?
提示:物体的能量减少10 J;物体的能量减少10 J;等价
课堂探究
   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800 N的力F,将质
量为100 kg的物体沿倾角为θ=37 的固定斜面由底端匀速地
拉到顶端,斜面长L=5 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求这一过程中:(g取10m/s2 ,sin 37 =0.6,cos 37 =0.8)
(1)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3 000 J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WG=-mgL sin θ=-3 000 J。
例4
(2)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1 000 J 
f=μFN=μmg cos θ
Wf=-fL=-μmg cos θ·L=-1 000 J。
W克=-Wf=1 000 J。
(3)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
答案:0 
法一:WF=FL=4 000 J
W=WF+WG+Wf=0
法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合=0
故W=0。
(4)力F对物体提供的能量,这些能量的去向。
答案:4 000 J 转化为物体的重力势能和物体
与斜面之间摩擦生的热
力F做正功,大小为4 000 J,因此力F对物体提供了4 000 J的能量;这些能量转化为物体的重力势能和物体与斜面间摩擦生的热。
探究归纳
1.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反之,转化了多少能量,就说明做了多少功。
2.功与能的区别与联系
(1)功是过程量,能是状态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转化,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
(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返回
随堂演练 对点落实
1.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
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
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
力加速度为g,则雪橇受到的
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
C.拉力做功为Fl cos θ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Fl cos θ,W2=-μ(mg-F sin θ)l,C正确,D错误。
2.(2024·深圳市高一校考)如图所示,用同样大的力F拉同一物体,在甲(光滑水平面)、乙(粗糙水平面)、丙(光滑斜面)、丁(粗糙斜面)上沿力F的方向通过大小相等的位移,则拉力F的做功情况是
A.甲做功最少
B.丁做功最多
C.丙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

F相同,l相同,由公式W=Fl可知,做功一样多。故选D。
3.(鲁科版P6T1)如图所示,若用轻绳拴一物体,使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向下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B.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C.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
D.重力做负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物体向下减速,位移向下,合力向上,故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故选B。

返回
4.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B.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C.合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能量必然减少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 态量,所以功和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 A 错误。若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则对物体做正功;若滑动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则对物体做负功,故 B 错误。合力对物体做负功的过程,物体的能量可能不变,故C错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故D正确。
课时测评
1.下列过程中关于人对物体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小华对石头不做功
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小明对杠铃不做功
C.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红对书包做了功
D.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了功

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推力没有位移,则小华对石头不做功,A正确;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因为杠铃无位移,则小明对杠铃不做功,B正确;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小红对书包做了功,C正确;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没有力的作用,则对冰壶不做功,D错误。故选D。
2.(多选)(2024·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高一校考)李白《行路难》中有两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们从做功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黄河水面结冰,李白走过去,脚受到的静摩擦力做正功
B.假如李白垂钓,钓竿静止不动,人手对杆的支持力不做功
C.如果李白登太行山,则在登山过程中地面支持力对人脚做正功
D.如果李白乘船,此过程中假设船沿直线行驶,水对船的阻力做负功


假如黄河水面结冰,李白走过去,脚受到的静摩擦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A错误;假如李白垂钓,钓竿静止不动,人手对杆的支持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B正确;如果李白登太行山,在登山过程中地面支持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只有在接触时才有支持力,抬起脚后支持力为0),所以不做功,故C错误;如果李白乘船,此过程中假设船沿直线行驶,水对船的阻力与船速度方向相反,做负功,故D正确。故选BD。
3.某人用20 N的水平恒力推着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前进了5.0 m,放手后,小车又前进了2.0 m才停下来,则在小车运动过程中,人的推力所做的功为
A.100 J B.140 J
C.60 J D.无法确定

人的推力作用在小车上的过程中,小车的位移是s=5.0 m,该力做功为W=Fs=20×5.0 J=100 J,故A正确。
4.(2024·韶关市高一校考期中)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 J,力F2对物体做功8 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14 J B.10 J
C.2 J D.-2 J

功是标量,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W1+W2=6 J+8 J=14 J,故选A。
5.(多选)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水平地面进行打磨,当对磨石施加压力F时(如图所示),磨石刚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磨石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磨石向前运动s的过程中,工人对磨石做功为
A.Fs cos θ B.μFs
C.μ(mg+F sin θ)s D.μ(mg+F)s


对磨石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磨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
衡,则有f=μFN=μ(mg+F sin θ);由功的定义式可知,
工人对磨石做功为W=Fs cos θ=μ(mg+F sin θ)s。故选AC。
6.(2024·广州市高一期中)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20.0s到30.0s,支持力做负功
B.从30.0s到35.0s,支持力不做功
C.从40.0s到50.0s,支持力做正功
D.从50.0s到60.0s,支持力做正功
从20.0s到50.0s,电梯向上运动,支持力做正功,故 A、B错误,C正确;从50.0s到60.0s,电梯静止,支持力不做功,故 D错误。故选 C。

7.(2024·惠州市高一联考期中)如图所示,沿倾角为θ的
固定斜面向上推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推力F沿水平方
向,木箱沿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为l,木箱与斜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关于木箱所
受各力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mgl
B.推力F做功为Fl cos θ
C.摩擦力做功为μ(mg cos θ+F cos θ)l
D.支持力做功为(mg cos θ+F sin θ)l


8.(2024·河源市高一校考)甲、乙两固定斜面如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两斜面的高度和底边长),先后从两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一滑块。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若滑块由甲、乙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合力对它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2=5W1 B.W2=6W1
C.W2=7W1 D.W2=8W1


9.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体上,现使斜面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s,物体相对斜面体一直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
A.弹力对物体做功为Gs cos α
B.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Gs sin α
C.重力对物体做功为Gs
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

物体受重力mg、弹力FN和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
有FN=G cos α,f=G sin α。重力与位移垂直,做
功为零;摩擦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α,所以摩擦力对
物体做功为Wf=fs cos α=Gs sin α·cos α;斜面对
物体的弹力做功为WN=FNs cos (90 +α)=-Gs sin α·cos α,故A、B、C错误。因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等于零,故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D。
10.(多选)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 (人始终相对车厢静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为ma
B.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C.车对人做的功为maL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ma-F)L



11.(10分)(2024·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一校考)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m=150 kg 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
37 角斜向左上方500 N的拉力F作用,在水平地面上
移动的距离l=10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
=100 N,sin 37 =0.6,cos 37 =0.8,求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答案:3 000 J
拉力F做功W=Fl cos 37 =500×10×0.8 J=4 000 J
摩擦力做功为W阻=-F阻·l=-100×10 J=-1 000 J
此外W支持力=0,W重力=0
则合外力做的总功为W总=W+W支持力+ W重力+W阻=4 000 J-1 000 J=3 000 J。
返回第一节 功
【素养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概念。 2.明确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3.会应用公式W=Fs cos α进行有关计算,掌握总功的计算方法。4.明确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知识点一 功的理解与计算
【情境导入】
1.观察图像,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
提示:1.小川拉着重物上升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如图所示,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前进了s,则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提示:如图所示,把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 cos α,所做的功为Fs cos α,所以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s cos α。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79—P80完成下列填空)
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公式:W=Fscos α,其中F、s、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5.功的标矢性:功是标量。
6.总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师生互动】 任务1.在 W =Fscosα中s 是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还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
任务2.如图所示,物块 A 放在木板B 上,物块 A 在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A 相对B 的位移为x,B 向右运动的位移为d,则恒力F 对A 做的功是多少?
提示:任务1.s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
任务2.W =F(x+d)。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7 、大小F=10 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 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sin 37 =0.6,cos 37 =0.8,g取10 m/s2。求:
(1)拉力F所做的功W1;
(2)摩擦力f所做的功W2;
(3)重力G所做的功W3;
(4)弹力FN所做的功W4;
(5)合力F合所做的功W。
答案:(1)16 J (2)-8.4 J (3)0 (4)0 (5)7.6 J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W1=Fl cos θ=10×2×0.8 J=16 J。
(2)FN=mg-F sin θ=2×10 N-10×0.6 N=14 N
f=μFN=0.3×14 N=4.2 N
W2=flcos 180 =4.2×2×(-1) J=-8.4 J。
(3)W3=mglcos 90 =0。
(4)W4=FNlcos 90 =0。
(5)法一:W=W1+W2+W3+W4=7.6 J。
法二:F合=F cos θ-f=10×0.8 N-4.2 N=3.8 N
F合与l方向相同,所以W=F合l=3.8×2 J=7.6 J。
(2024·湛江市第二中学高一校考期末)甲、乙、丙、丁图中物体所受力F的大小相等,位移方向向右、大小相同。关于下列四种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F做功最少
B.乙图中F做功最多
C.丙图中F做功最多
D.丁图中F做功最少
答案:D
解析:设位移为s,由恒力做功公式可知W甲=Fs,W乙=Fs cos 30 =Fs,W丙=Fs cos 30 =Fs,W丁=Fs cos 60 =Fs,即题图甲中F做功最多,题图丁中F做功最少。故选D。
知识点二 正功和负功
【情境导入】 (1)根据功的公式求解图甲和图乙中力F所做的功。
(2)图甲中力F对物体的运动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此时力F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3)图乙中力F对物体的运动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此时力F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提示:(1)Fs -Fs (2)促进作用,做正功
(3)阻碍作用,做负功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80—P81完成下列填空)
正功和负功
α的取值 W的取值 含义
α= W=0 力F不做功
0≤α< W>0 力F对物体做正功
<α≤π W<0 力F对物体做负功(或物体克服力F做功)
【师生互动】
任务1.如图所示,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在铅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充当动力还是阻力?做正功还是负功?下降过程呢?
提示:任务1.推出的铅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 ,重力充当阻力,对铅球做负功;铅球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重力充当动力,对铅球做正功。
任务2.双手竖直夹住课本,缓慢上移,缓慢下移,缓慢水平移动,分析摩擦力的做功情况?
提示:任务2.缓慢上移过程,静摩擦力做正功;缓慢下移过程,静摩擦力做负功;缓慢水平移动过程,静摩擦力不做功。
(2024·东莞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两箱相同的货物,现要用电梯将它们从一楼运到二楼,其中图甲是利用扶梯台式电梯运送货物,图乙是用履带式自动电梯运送,假设两种情况下电梯都是匀速地运送货物,下列关于两电梯在运送货物时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都对货物做正功
B.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
C.图甲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D.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答案:D
解析:在题图甲中,货物随电梯匀速上升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货物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C错误;题图乙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履带式自动电梯接触面垂直,此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货物位移方向垂直,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故 A、B 错误,D正确。故选 D。
对点练. (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如图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答案:BCD
解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位移方向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移s的夹角α<90 ,故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D正确;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重力对物体不做功,A错误;摩擦力f与位移s的夹角大于90 ,故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正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B正确。
知识点三 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情境导入】 荡秋千的小朋友,向下摆动过程中什么力对他做功?他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提示:重力对他做功;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81完成下列填空)
1.能量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其他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
【师生互动】 物体对外做10 J的正功,物体的能量如何变化?外力对物体做10 J的负功,物体的能量如何变化?外力对物体做负功,与物体对外做正功等价吗?
提示:物体的能量减少10 J;物体的能量减少10 J;等价
 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800 N的力F,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沿倾角为θ=37 的固定斜面由底端匀速地拉到顶端,斜面长L=5 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这一过程中:(g取10m/s2,sin 37 =0.6,cos 37 =0.8)
(1)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
(4)力F对物体提供的能量,这些能量的去向。
答案:(1)-3 000 J (2)1 000 J (3)0 (4)4 000 J 转化为物体的重力势能和物体与斜面之间摩擦生的热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WG=-mgL sin θ=-3 000 J。
(2)f=μFN=μmg cos θ
Wf=-fL=-μmg cos θ·L=-1 000 J。
W克=-Wf=1 000 J。
(3)法一:WF=FL=4 000 J
W=WF+WG+Wf=0
法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合=0
故W=0。
(4)力F做正功,大小为4 000 J,因此力F对物体提供了4 000 J的能量;这些能量转化为物体的重力势能和物体与斜面间摩擦生的热。
1.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反之,转化了多少能量,就说明做了多少功。
2.功与能的区别与联系
(1)功是过程量,能是状态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转化,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
(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雪橇受到的(  )
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
C.拉力做功为Fl cos θ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答案:C
解析: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Fl cos θ,W2=-μ(mg-F sin θ)l,C正确,D错误。
2.(2024·深圳市高一校考)如图所示,用同样大的力F拉同一物体,在甲(光滑水平面)、乙(粗糙水平面)、丙(光滑斜面)、丁(粗糙斜面)上沿力F的方向通过大小相等的位移,则拉力F的做功情况是(  )
A.甲做功最少 B.丁做功最多
C.丙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
答案:D
解析:F相同,l相同,由公式W=Fl可知,做功一样多。故选D。
3.(鲁科版P6T1)如图所示,若用轻绳拴一物体,使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向下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B.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C.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
D.重力做负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 B
解析:物体向下减速,位移向下,合力向上,故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故选B。
4.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B.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C.合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能量必然减少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答案:D
解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 态量,所以功和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 A 错误。若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则对物体做正功;若滑动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则对物体做负功,故 B 错误。合力对物体做负功的过程,物体的能量可能不变,故 C错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故D正确。
课时测评19 功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选择题1-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过程中关于人对物体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小华对石头不做功
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小明对杠铃不做功
C.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红对书包做了功
D.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了功
答案:D
解析: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推力没有位移,则小华对石头不做功,A正确;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因为杠铃无位移,则小明对杠铃不做功,B正确;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小红对书包做了功,C正确;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没有力的作用,则对冰壶不做功,D错误。故选D。
2.(多选)(2024·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高一校考)李白《行路难》中有两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们从做功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假如黄河水面结冰,李白走过去,脚受到的静摩擦力做正功
B.假如李白垂钓,钓竿静止不动,人手对杆的支持力不做功
C.如果李白登太行山,则在登山过程中地面支持力对人脚做正功
D.如果李白乘船,此过程中假设船沿直线行驶,水对船的阻力做负功
答案:BD
解析:假如黄河水面结冰,李白走过去,脚受到的静摩擦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A错误;假如李白垂钓,钓竿静止不动,人手对杆的支持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B正确;如果李白登太行山,在登山过程中地面支持力的作用点位移为零(只有在接触时才有支持力,抬起脚后支持力为0),所以不做功,故C错误;如果李白乘船,此过程中假设船沿直线行驶,水对船的阻力与船速度方向相反,做负功,故D正确。故选BD。
3.某人用20 N的水平恒力推着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前进了5.0 m,放手后,小车又前进了2.0 m才停下来,则在小车运动过程中,人的推力所做的功为(  )
A.100 J B.140 J
C.60 J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人的推力作用在小车上的过程中,小车的位移是s=5.0 m,该力做功为W=Fs=20×5.0 J=100 J,故A正确。
4.(2024·韶关市高一校考期中)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 J,力F2对物体做功8 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14 J B.10 J
C.2 J D.-2 J
答案:A
解析:功是标量,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W1+W2=6 J+8 J=14 J,故选A。
5.(多选)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水平地面进行打磨,当对磨石施加压力F时(如图所示),磨石刚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磨石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磨石向前运动s的过程中,工人对磨石做功为(  )
A.Fs cos θ B.μFs
C.μ(mg+F sin θ)s D.μ(mg+F)s
答案:AC
解析:对磨石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磨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则有f=μFN=μ(mg+F sin θ);由功的定义式可知,工人对磨石做功为W=Fs cos θ=μ(mg+F sin θ)s。故选AC。
6.(2024·广州市高一期中)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20.0s到30.0s,支持力做负功
B.从30.0s到35.0s,支持力不做功
C.从40.0s到50.0s,支持力做正功
D.从50.0s到60.0s,支持力做正功
答案:C
解析:从20.0s到50.0s,电梯向上运动,支持力做正功,故 A、B错误,C正确;从50.0s到60.0s,电梯静止,支持力不做功,故 D错误。故选 C。
7.(2024·惠州市高一联考期中)如图所示,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向上推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推力F沿水平方向,木箱沿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为l,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关于木箱所受各力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mgl
B.推力F做功为Fl cos θ
C.摩擦力做功为μ(mg cos θ+F cos θ)l
D.支持力做功为(mg cos θ+F sin θ)l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FN=mg cos θ+F sin θ,则摩擦力为f=μFN=μ。木箱沿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为l,则木箱上升的高度为h=l sin θ,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W=mgh=mgl sin θ,故A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推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θ,则推力F做功为WF=Fl cos θ,故B正确;摩擦力做功为Wf=-fl=-μl,故C错误;木箱在支持力方向没有位移,则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故选B。
8.(2024·河源市高一校考)甲、乙两固定斜面如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两斜面的高度和底边长),先后从两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一滑块。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若滑块由甲、乙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合力对它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W2=5W1 B.W2=6W1
C.W2=7W1 D.W2=8W1
答案:D
解析:滑块沿甲斜面下滑过程中合力做功为W1=mgh-μmg cos ∠C·=0.2mgh,滑块沿乙斜面下滑过程中合力做功为W2=mg·2h-μmg cos ∠A·=1.6mgh,可得W2=8W1,故选D。
9.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体上,现使斜面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s,物体相对斜面体一直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  )
A.弹力对物体做功为Gs cos α
B.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Gs sin α
C.重力对物体做功为Gs
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
答案:D
解析:物体受重力mg、弹力FN和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FN=G cos α,f=G sin α。重力与位移垂直,做功为零;摩擦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α,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Wf=fs cos α=Gs sin α·cos α;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WN=FNs cos (90 +α)=-Gs sin α·cos α,故A、B、C错误。因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等于零,故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D。
10.(多选)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人始终相对车厢静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为ma
B.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C.车对人做的功为maL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ma-F)L
答案:BC
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Fy=mg,水平方向有Fx=ma,则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F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为F人=F车=,故A错误;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W=FL,故B正确;由于人的重力对人不做功,则车对人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人做的功,则有W车=F合L=maL,故C正确;以人为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f=fL=(F+ma)L,故D错误。故选BC。
11.(10分)(2024·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一校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50 kg 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 角斜向左上方500 N的拉力F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10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100 N,sin 37 =0.6,cos 37 =0.8,求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答案:3 000 J
解析:拉力F做功W=Fl cos 37 =500×10×0.8 J=4 000 J
摩擦力做功为W阻=-F阻·l=-100×10 J=-1 000 J
此外W支持力=0,W重力=0
则合外力做的总功为W总=W+W支持力+ W重力+W阻=4 000 J-1 000 J=3 000 J。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