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对点习题训练
【习题知识要点】
①天体和天体系统
②地球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
③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④太空探索的意义
【知识点回顾】
①天体和天体系统:
恒星: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太阳
行星: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水金地(地球)、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
卫星:环绕着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天然卫星)
天体系统:
②地球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相对位置:地球处在太阳系,金星与火星之间;
绝对位置:地球处在太阳系,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轨道上。
(能迁移出去,描述其他行星的位置)
③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自身条件:由于地球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和质量、体积适中,地球的温度适宜,存在大气和有液态水。
外部条件(宇宙环境):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和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④太空探索的意义
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太空探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对点习题】
①天体和天体系统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情照进现实!2025年2月28日前后,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在夜空中排成一条线,上演了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天象。
(2025·湖南长沙·二模)1.“七星连珠”现象所在的最低级别宇宙层级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变式题·变情景】
1.曹操《观沧海》中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北斗七星
2.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材料1: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其运行主要依靠太阳能。
3.为天和核心舱运行提供能量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基础题·简单问】
1.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月球是( )
A.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B.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自身会发光的星球 D.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
3.请按照范围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
②地球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
【基础题·简单问】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是( )
A.木星与土星 B.火星与木星 C.金星与火星 D.水星与金星
③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生命存在的条件中适宜的温度可以理解为距离“火炉”近,太热,距离“火炉”远,太冷;
液态水存在是因为温度适宜】
宜居带也叫适合居住带,太阳系宜居带就是太阳系中适宜任何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的一个范围。
1.太阳系宜居带主要位于( )
A.木星和土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 D.水星和地球之间
2.据图2信息推断,宜居带的存在主要得益于( )
A.行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B.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行星质量和体积适中 D.行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3.为推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需要寻找的最关键证据:火星( )
A.质量大小 B.体积大小 C.是否有水 D.是否有空气
【基础题·简单问】
1.有关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
③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④存在液态水
⑤自身发光发热,供应生物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 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
④太空探索的意义
【太空探索属于高技术产业,离不开科技和人才】
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完成下面小题。
(2025·新疆·中考真题)1.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历史悠久 B.科技先进 C.人口众多 D.农业发达
【变式题·变问法】
1.我国太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其关键是我国( )
A.市场广阔 B.科技先进 C.资源丰富 D.人口众多
【太空探索常考错误选项分析:
①: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太空探索并非开发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宇宙探索促进新资源开发,并非大规模开发地球上已有的资源
③:宇宙空间、资源等应和平开发利用】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变式题·变情景】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1.嫦娥六号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意义有( )
①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②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③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 ④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变式题·变问法】
2.我国致力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其目的在于( )
①推动科学技术发展②提高我国综合实力③抢占太空领土资源④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有利于( )
①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②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③解决我国人口问题 ④完善交通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我国不断探索太空的意义有(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 ②促进科技进步
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④为战争做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目前,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 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综合填空题】
1.读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及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与地球的比较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表面平均温度/℃
地球 1.496 6378 1年 23时56分4秒 1.00 1.00 23°26' 15
火星 2.279 3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5.19° -63
(1)在宇宙中,能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是_______________(填“恒星”、“行星”或“卫星”),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如图所示,太阳与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填“太阳系”或“银河系”)。
(2)在火星与地球的比较中,火星与地球最为接近的两项数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若人类想要实现移民火星的愿景,必须先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探索,解决火星上没有适宜生命存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问题。
(3)请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中任选一方面,说一说人类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就。
2.【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左图)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天体系统级别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总星系、银河系、__________、地月系。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_________。
(3)除了大气条件,地球上还有哪些条件适宜人类生存,试举两例简要说明__________。
①天体和天体系统
1.土星、水星、海王星等均属于太阳系的行星,“七星连珠”是太阳系内行星的位置排列现象,因此所在宇宙层级是太阳系,B正确。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银河系、总星系范围超过太阳系,该现象是太阳系内的局部天体运动,ACD错误。故选B。
【变式题·变情景】
1.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系则位于银河系之内,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内,所以日月之行、星汉灿烂都发生在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等。中国空间站是绕地球运行的,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空间站处于地月系中。而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中国空间站不在河外星系,A错误;银河系范围比地月系大得多,中国空间站在银河系内,但不是其所处的最低级天体系统,B错误;太阳系也比地月系范围大,中国空间站在太阳系内,但不是其所处的最低级天体系统,C错误;地月系是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D正确,故选D。
3.天体系统的级别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行星系统、恒星系统、星系等。天和核心舱运行主要依靠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因此提供能量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应该是太阳系。读图1可知,甲是银河系,乙是河外星系,丙是太阳系,丁是地月系,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基础题·简单问】
1.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太阳系由地月系和其他行星星系组成,B错误;银河系由太阳系和其他恒星星系组成,C错误;总星系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D错误。故选A。
2.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A错误;月球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C错误;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围绕地球公转,并非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D错误,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大到小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所有的星系和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②地球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
【基础题·简单问】
1.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A错误。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错误。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等原因,其表面昼夜温差极大,与地球自然环境差异很大,C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正确。故选D。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的是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是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③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1.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图可知,宜居带的范围主要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液态水的存在与温度有关,宜居带存在液态水主要得益于行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行星表
面温度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适中的距离使得行星表面气温适宜,水以液态形式存在,A正确;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绕,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但与液态水存在无关,B错误;行星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适宜,使大气聚集在其周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与液态水的形成无关,C错误;液态水的存在主要与温度有关,行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主要表现为太阳光照稳定持续,太阳系各行星都有稳定的太阳光照,D错误。故选A。
3.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意味着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C正确;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是否有空气都不一定有生命存在,ABD错误。故选C。
【基础题·简单问】
1.太阳系中的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宇宙环境,故①正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故②正确;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故③正确;存在液态水,故④正确;自身不发光发热,故⑤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太阳的质量和体积主要影响其自身的引力、核聚变反应等,不是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A错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主要是影响地球能够吸引大气等,与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关系不大,B错误;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使得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适中,从而保证了地球表面温度适宜,这是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C正确;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对地球表面温度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
④太空探索的意义
1.历史悠久与航天探测技术无直接关联,A错误;月球背面采样需要尖端航天技术,体现科技先进,B正确;人口众多并非技术突破的关键因素,C错误;农业发达与航天探测无关,D错误。故选B。
【变式题·变问法】
1.太空探索是一项高科技含量的领域,需要先进的航天技术、精密的仪器设备等。我国太空探索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关键在于科技先进,B正确;市场广阔与太空探索取得成就没有直接的关键联系,A错误;资源丰富不是太空探索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资源丰富不一定就能实现太空探索的突破,C错误;人口众多并不直接等同于太空探索能力强,不是取得太空探索成就的关键,D错误。故选B。
2.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①错误;人类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探索生命起源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②③正确;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变式题·变情景】
1.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月球样本数据,深化了对月球背面的认知,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①正确;任务涉及深空通信、自主采样、月面起飞等尖端技术,推动了航天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②正确;标志性成果增强了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④正确;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目前未提及,且当前技术尚未成熟,③错误。根据题意,B①②④正确,ACD排除。故选B。
【变式题·变问法】
2.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分析可知,我国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是为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体现我国综合实力、拓展人类认知边界,①②④正确;“抢占太空领土资源”违背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共识,③错误。故选B。
3.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提升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力,①②对应的A正确;无法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和完善交通网络,③或④所在的BCD错误。故选A。
4.人类太空探索不是为了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①错误;太空探索需要极高的空间科技,可以促使科技进步,②正确;人类太空探索是为了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③正确;探索太空并不是为了战争做准备,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太空探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拥有先进的太空技术和实力,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加深对太空的认识,不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①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恒星 太阳系
(2)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自转周期 大气 水
(3)太空观测:人类利用空间探测器造访了太阳系的其它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月球探测: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发射并采样返回,工程有序推进实施。
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器着陆、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
空间站建设: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任务正式启动。
2.(1)太阳系
(2)D 自东向西
(3)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温度;液态水,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原始海洋,液态水是生命诞生和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