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07: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付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言告这种局面出现的重人历史事件是(  )
A.中共诞生
B.新中国成立
C.人民公社成立
D.土地改革
2.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3.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2014年12月4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先锋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7.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
1957,
1962,
1970,
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49~
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
C.1962~
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
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9.“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
( http: / / www.21cnjy.com )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10.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农业生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改变就不要变动了。”这种不同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
A.引导农民走上和作化道路
B.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实现农业生产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1.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如图).此卡发行的背景是(  )
A.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城市经济改革的完成
12.如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表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3.如图中即将面世的新版人民币首次出现了邓小平头像,这是基于(  )
A.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B.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施“一五计划”,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C.邓小平同叶剑英一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动乱
D.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4.下图反映了60年西藏人口受教育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5.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1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台湾统一得以实现
D.两岸“三通”的实现
17.2015年11月,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
D.“一国两制”构想
18.(美国)国务院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中“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9.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196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判断对错)
22.图为1958年《人民日报》上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判断对错)
23.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判断对错)
2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国有企业改革。      (判断对错)
25.王同学到厦门环岛路游玩,看见一个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标语(如右图)对同伴说:“毛泽东的这个伟大构想太有创造性了,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6.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标志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987年在党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8.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其中“一夜崛起之城”是      ;20世纪末,中央政府在上海设立      ,并将之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29.依次举出二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外交史上的人事      、      。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二: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材料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
31.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与实际相符合,同时又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什么办法?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图1表达了新中国的什么目的?后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
(3)材料二中图2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香港回归后,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这里的“特别”指的是什么
(4)当前还存在着不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倾向于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为、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边倒”政策到睦邻外交,从广交亚非拉朋友到打开外交新局面后的“一大片”政策,中国的外交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空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尼克松的“朝圣”尤其让饱受了一个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欺凌的中国人内心感到温暖。美国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国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安全感。日本是第七十八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日本。中国不再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哪一外交方针的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提出了怎样的原则,此方针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使中国打破了外交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付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言告这种局面出现的重人历史事件是(  )
A.中共诞生
B.新中国成立
C.人民公社成立
D.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及成立的意义.
【解答】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才有了“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新中国的成立及成立的意义.
 
2.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故选D.
【点评】注意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的识记.
 
3.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答】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故选A.
【点评】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辛亥革命废除的是封建帝制;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
 
4.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目给出198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设问考查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相关时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5.2014年12月4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先锋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分析】题干里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准确识记能力.
 
6.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答】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这导致如题干所示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的现象出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运动影响的掌握情况;应熟练掌握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及影响.
 
7.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
1957,
1962,
1970,
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49~
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
C.1962~
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
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
【解答】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段发展脉络的掌握.1962﹣﹣1970年因“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所以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文革”产生的影响.
 
8.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农村不同时间政策的变化.
【解答】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②中的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年开始;③是1966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的情景;④是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内容.
故选C.
【点评】注意对生要历史事件时间要素的识记.
 
9.“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农村改革的变化.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1984年每个农民所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产值比1980年大幅提高,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这期间我国开始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进行调整,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有了自主权,可以自行安排农业生产,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的农业产值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故选C.
【点评】对农村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要准确把握,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出正确的信息.
 
10.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农业生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改变就不要变动了。”这种不同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
A.引导农民走上和作化道路
B.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实现农业生产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农村改革的有关内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任制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1.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如图).此卡发行的背景是(  )
A.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城市经济改革的完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985年3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B是在1987年召开的;C是在1992年;D城市经济改革开始于1985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2.如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表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分析题干:从1979年﹣﹣200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不断提升,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
 
13.如图中即将面世的新版人民币首次出现了邓小平头像,这是基于(  )
A.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B.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施“一五计划”,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C.邓小平同叶剑英一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动乱
D.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分析】此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为改革开放作了宏伟的规划,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B是毛泽东的贡献,C是华国锋的贡献.
故选D.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14.下图反映了60年西藏人口受教育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分析】本题考查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成果.
【解答】随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和完善,西藏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实现学有所教.全区所有县(区)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100%.所以60年西藏人口受教育的迅速普及,最主要原因是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熟记基础知识很重要.
 
15.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分析】本题考查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解答】通过题干给出的这两幅图片下方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可知它们反映的是香港、澳门回归,这两个事件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港澳回归及意义.
 
16.1987年,台湾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台湾统一得以实现
D.两岸“三通”的实现
【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
【解答】A项,题干关键信息是198
( http: / / www.21cnjy.com )7年,台湾民众发动返乡活动表明台湾民众思念大陆亲人,渴望祖国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各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九二共识”是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的共识;台湾统还未以实现;“三通”的实现是2008年12月.故BC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重点识记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与影响.
 
17.2015年1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
D.“一国两制”构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联系所学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海峡两岸交往的主要史实.
 
18.(美国)国务院意识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中“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解答】由题干中“中共可能会把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作宣传场所”“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判断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理解“求同存异”.
 
19.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196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
( http: / / www.21cnjy.com )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BD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
故选C.
【点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完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大势所趋.
 
20.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答】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1972年尼克松访华,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所以到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
故选C.
【点评】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解答】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
【点评】重点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影响.
 
22.图为1958年《人民日报》上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 (判断对错)
【分析】该题考查大跃进的主要特点.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反映了浮夸风的盛行.1958年至1960年间大跃进时期的产物,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浮夸风”作为“大跃进运动”的症结之一,在当时出现了很多夸大、冒进、忽视客观规律的事.
故选答案为:
×.
【点评】该题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23.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内容“虽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描述.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故答案为:
√.
【点评】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2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国有企业改革。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
【解答】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由题干中给出的“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这都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
 
25.王同学到厦门环岛路游玩,看见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幅标语(如右图)对同伴说:“毛泽东的这个伟大构想太有创造性了,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解答】据所学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来的,这个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后来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得到了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故答案为:
不对.因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不是毛泽东.
【点评】识记“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意义.
 
26.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标志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变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学生要注意此题的关键是“正式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表示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987年在党的 中共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大 (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解答】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邓小平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中共十三大;南方谈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共十三大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28.1980年,我国建立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一夜崛起之城”是 深圳 ;20世纪末,中央政府在上海设立 浦东开发区 ,并将之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措施﹣﹣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浦东开发区的开放.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故答案为:
深圳;浦东开发区.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浦东开发区的开放.
 
29.依次举出二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外交史上的人事 万隆会议 、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
【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图1“1955年周恩来在印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根据图2“2001年各经济体领导人上海合影”判断是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进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故答案为:
万隆会议,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点评】本题以中国外交成就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二:1949年,中国经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材料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
【分析】(1)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对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3)本题考查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
【解答】(1)由材料一“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并结合所学可知,“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由材料二“又一次公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可知,1992年之后的公司热反映出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明治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使中国公司更好的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3)由材料三和所学知,新型工业化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是中共在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因此可以从国内外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有利因素:中共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故答案为:
(1)一五计划.
(2)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3)条件:中共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任答两点即可)
【点评】识记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相关史实.了解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1.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与实际相符合,同时又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什么办法?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图1表达了新中国的什么目的?后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
(3)材料二中图2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香港回归后,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这里的“特别”指的是什么
(4)当前还存在着不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1)本题考查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2)本题考查了对图片的正确解读.
(3)本题考查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地方.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命令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通知西藏…来北京谈判.”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可以知道,办法是向西藏进军、谈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使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1中“一定要解放台湾”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
(3)据所学知,一国两制的提出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重要途径,香港回归后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内涵是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加强、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积极发展两岸关系.
故答案为:
(1)办法:向西藏进军、谈判;结果: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2)目的: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4)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推动两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和平发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加强、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识记西藏的和平解放、“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特别注意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知识.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倾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苏联为、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边倒”政策到睦邻外交,从广交亚非拉朋友到打开外交新局面后的“一大片”政策,中国的外交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空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尼克松的“朝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尤其让饱受了一个世纪欺凌的中国人内心感到温暖。美国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国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安全感。日本是第七十八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日本。中国不再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哪一外交方针的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提出了怎样的原则,此方针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使中国打破了外交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2)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主要外交成就.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由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可知,“一边倒”方针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如何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等重大课题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由材料三“尼克松的‘朝圣’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让饱受了一个世纪欺凌的中国人内心感到温暖.…日本是第七十八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都使得中国“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制定并调整外交政策;中国外交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空间;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服务;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故答案为: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尼克松访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制定并调整外交政策;中国外交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空间;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服务;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识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及我国外交反取得的成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