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讨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讨论的基本规则和流程,能够在讨论中遵循规则,有序参与。
2.培养学生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3.提升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能够在讨论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4.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通过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见。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讨论的规则和方法,学会组织和参与讨论。
2.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见,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辩论赛视频,视频中辩手们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展示出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赛,大家觉得辩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得怎么样 他们是如何进行交流和讨论的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的辩论赛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辩手们的交流和讨论方式,为后续学习讨论的规则和方法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
1.教师结合视频内容,向学生讲解讨论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是一种通过交流观点、分享想法来解决问题、达成 共识的有效方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详细介绍讨论的规则和流程:
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的,让每个参与者都清楚要讨论的内容和期望达成的结果。
轮流发言,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利,不随意打断他人。
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想法,不急于反驳。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清晰、准确、有条理,用事实和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通过讨论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总结讨论的结果,达成共识或提出解决方案。
3.举例说明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讨论来解决问题,如班级活动的策划、小组作业的完成、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等。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让学生明确讨论的定义、规则和流程,为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结合实际场景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讨论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小组讨论实践
1.教师给出讨论主题:“是否应该在学校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性格和学的学生,以促进多元化的交流和讨论。
2.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讨论的规则和流程进行讨论,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观点,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 讨论过程和结果。
3.小组讨论时间为15分钟,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讨论规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分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确保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展示与交流
1.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代表要清晰、准确地阐述小组的观点和理由,展示小组讨 论的过程和成果。
2.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可以在代表发言结束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遵循讨论规则,尊重他人的发言,有序进行提问和回答。
3.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和交流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设计意图:小组展示与交流环节能够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互动交流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师的点评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五、技巧提升
1.教师结合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总结讨论中的表达技巧和倾听技巧:
表达技巧:
(1)观点明确:在发言前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2)条理清晰:可以采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连接词,使自己的发言更有条理。
(3)论据充分: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4)语言得体: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过激或不当的言辞。
倾听技巧:
(1)专注认真:在他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倾听,不做其他事情。
(2)理解意图:努力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不要过早地做出判断。
(3)记录要点:可以适当记录他人发言的要点,以便后续交流和讨论
(4)反馈回应:在他人发言结束后,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回应,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
2.组织学生进行技巧练习活动。教师给出一个新的讨论主题:“是否应该增加体育课的课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运 用所学的表达技巧和倾听技巧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再次推选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再次进行点评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讨论技巧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和沟通。技巧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运用讨论来解决问题,如家庭决策、社区事务等。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这些场景中参与讨论的经历和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家庭旅游计划的制定、家庭消费的安排等,并记录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讨论知识和技巧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实践讨论,加深对讨论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堂小结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讨论的规则、流程、表达技巧和倾听技巧等。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3.强调讨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强调讨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与家人一起讨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讨论
明确主题和目的
轮流发言,不打断
认真倾听,理解他人
清晰表达,有理有据
尊重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