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T企业是我国大型现代化客车制造企业,在国内专用车(中小学校车、救护车、观光车等)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T企业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客车,率先打开了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大门。2022年11月世界杯期间,由T企业生产的888辆“特制”纯电动客车,驶进了位于西亚的“油气大国”卡塔尔。下一步,T企业将与卡塔尔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助力卡塔尔实现公共交通转型。据此完成1~3题。
1. T企业进军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生产规模 B.扩展消费市场
C.丰富产品种类 D.提高企业效益
2. T企业为卡塔尔提供的“特制”纯电动客车,主要考虑当地
A.面积狭小的国土 B.崎岖不平的山路
C.油气资源的分布 D.高温多沙的气候
3.未来,T企业在卡塔尔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①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②培训客车驾驶人员
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④建设自有生产工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河北省唐山新区全力打造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共享服务平台,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场地、设备、人才等共享支持,通过设计研发、订单
匹配、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物流仓储等各环节的资源共享,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据此完成4~5题。
4.唐山新区打造共享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集聚效应 B.降低土地租金
C.扩大产品市场 D.减轻人口压力
5.共享工厂不能够使企业实现
A.资源集聚 B.边界开放
C.规模扩大 D.实践创新
东海明珠岛,一个位于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该岛四面环海,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外围多为崖壁、滩涂,海岸曲折陡峭。海岛拥有丰富的农渔资源,但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岛上村落众多,村落建有供奉龙王、佛像的村庙和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教堂等。近年来,明珠岛山村电视、网络大幅普及,民居景观以传统石屋与新式建筑和西式别墅错落交织,村落用地趋于紧张。据此完成6~8题。
6.该岛山地乡村
A.内部空间结构同化 B.特色公共空间衰落
C.聚落布局比较随机 D.发展空间结构单一
7.该岛传统民居多以石建屋,主要考虑当地
①建筑技艺精湛 ②海洋灾害频发
③山河融合适应 ④石材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为实现该岛山地乡村空间优化,需
A.重塑生态格局,禁止空间扩张 B.营造个性人居,优化生活空间
C.优化产业布局,村落协作发展 D.激活特色产业,促进工业发展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西坡相对较长且坡度较为和缓,而东坡则相对较短且坡度较为陡峭。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CO 吸收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将其固定在植被体内及土壤中的过程,称为植被固碳,研究植被固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图示为贺兰山东、西坡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导致贺兰山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量随海拔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分变化 B.热量多寡
C.人类活动 D.土壤种类
10.贺兰山山地植被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强弱的时空分布规律为
A.夜晚强,白天弱 B.阳坡弱,阴坡强
C.西坡强,东坡弱 D.夏季弱,冬季强
11.贺兰山西坡植被固碳总量多于东坡,主要因为西坡
A.植株密度小 B.植被生长季节短
C.整体面积大 D.植被固碳能力强
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图1示意无定河流域,图2示意不同颗粒的风沙活动的三种输移方式。据此完成12~14题。
12.在MN段河道,被破坏的主要风沙输移方式是
A.悬移、蠕移 B.跃移、蠕移
C.悬移、跃移 D.全都被破坏
13.根据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为
A.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 B.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
C.夏半年小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D.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14.相比MN段河道,AB段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蒸发量太小、作用弱 B.区域风力搬运作用弱
C.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 D.周边沙地生态恢复好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发现操场上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2:12为一天中最短。兴趣小组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图1为该中学校园局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中学最可能位于哪个市
A.合肥市 B.哈尔滨市
C.上海市 D.杭州市
16.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旗杆影子方位分别由篮球场逐渐移向排球场的是
A.雨水到立夏 B.立冬到小寒
C.处暑到立冬 D.立夏到小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素有“煤电之城”的美誉。该市已初步探明的矿种多达46种,煤炭资源是阜新市最具优势的矿产之一,资源储量达10亿多吨,为能源和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阜新市因矿而立,因矿而兴,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的上升,阜新市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2001年12月,阜新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近年来,阜新市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能源、化工等四大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逐步实现了从资源型城市到现代化城市的转变。图示为阜新市地理位置图。
(1)指出阜新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6分)
(2)分析阜新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6分)
(3)简述阜新市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的经验。(6分)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在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伊犁河三角洲内存在大片的沼泽湿地。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该流域大规模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发生变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图示为巴尔喀什湖和伊犁河三角洲位置分布图。
(1)分析伊犁河上游水资源丰富、汛期长的原因。(6分)
(2)分析伊犁河在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分)
(3)从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变化的原因。(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云雾林是指潮湿热带地区被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掩盖的森林,只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多种生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狭窄的海拔较高的小范围内,是世界上“研究最少的森林”。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云雾林分布于其中部山地,植株相对矮小、密度较大、树冠紧凑,多寄生、附生植物。图示为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分布示意简图及圣何塞气候资料图。
(1)分析考查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生长状况的最佳时期。(6分)
(2)简析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植株相对矮小、树冠紧凑的成因。(6分)
(3)分析热带云雾林成为世界上多种生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的原因。(6分)
地理答案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A C B D C A B C B D C A C
17.【答案】(1)政府大力支持矿业发展;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其中煤炭资源尤为突出,为采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开采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开采经验和技术储备;国内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大;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理位置适中,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运输。(6分,答对三点即可)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6分)
(3)调整产业结构,由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同步发展;开拓治理与发展结合的新方式,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打造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6分,答对三点即可)
18.【答案】(1)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形成夏汛;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6分,答对三点即可)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使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4分)
(3)气候角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上游修建水库、引水灌溉易因蒸发与下渗加强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升高。(3分)土壤角度:干旱区多盐碱化土地,灌渠中的河水易携带(土壤中的)盐分入湖,导致湖水盐度升高。(3分)
19.【答案】(1)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的热带云雾林属热带草原气候,4-11 月为其雨季,云雾林生长旺盛,适宜考查。(6分,合理即可)
(2)分布区域海拔较高,风力较大,导致植株矮小;(2分)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有机质分解较为缓慢,再加上雨季淋溶作用,导致该地土层较薄,树木生长不良,呈现树冠紧凑、植株矮小的形态特征。(4分)
(3)热带云雾林地处高海拔地区,地形崎岖复杂;水汽充足,空气相对潮湿;位置偏远,人口稀少,人为干扰较少等。(6分,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