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07: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运动会百米赛跑时,小明跑得可真快,转眼之间就到达了终点。
B.德尔塔变异病毒传染性强,呼吸之间都有可能被传染,请同学们做好预防措施。
C.李芳数学居然考了全班第一,老师还表扬了她,没想到是昙花一现,这次又回到了她原来的水平。
D.现在我们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了,转瞬之间小学生活就只剩半学期了。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当的是哪一项?( )
A.这些孩子整天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让人痛心不已。
B.“墙倒众人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把这件事办好。
C.雪花,洁白晶莹,玲珑剔透,宛如朵朵白莲,从空中徐徐降落。
D.那时候,官府和地方豪强一个鼻孔出气,普通老百姓可真遭了殃!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归还) 暴风骤雨(急速) B.精疲力竭(尽) 风号浪吼(鸣叫)
C.哄堂大笑(哄骗) 赞叹不已(停止) D.田地荒芜(杂乱) 人声鼎沸(煮沸)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娲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B.世界各地流传着多彩多姿的神话传说。
C.他大约可能有十岁。 D.狠心的宙斯又派来了凶恶的一只鹫鹰。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民不聊生 千片一律
B.浮想连翩 如饥似渴 生灵涂炭 囫囵吞枣
C.不求甚解 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政通人和
D.理所当然 心旷神怡 人影绰绰 臭名远扬
6.按照音序,“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碧→天→叶→莲→无→穷→接 B.叶→无→莲→穷→天→接→碧
C.碧→接→莲→穷→天→无→叶 D.接→天→莲→叶→无→穷→碧
二、字词书写
7.把下面的一段话抄写在横线上。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摘自《威尼斯的小艇》
三、填空题
8.读拼音,写词语。
píng zǎo cháo xùn zhào yào wǎn lián

qīng tīng shā yǎ zhù fú mǎ tí

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强迫(qiǎng qiáng) 模样(mó mú) 潜力(qiǎn qián)
晕车(yùn yūn) 提供(gòng gōng) 内蒙古(měng méng)
10.填字组词。
( )然泪下   ( )然心动   ( )然若揭 贼( )( )贼
( )然悔悟   ( )然若失  ( )然无声 举( )( )举
精( )( )精 神( )( )神 痛( )( )痛 防( )( )防
11.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是指人 岁。
1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作者)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汤姆是个淘气、聪明的孩子,他背不出《圣经》,但却想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一本《圣经》,他想的办法是 。
13.《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 与 的姻缘;《三国演义》中到东吴“舌战群儒”的是 ;《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是 的绰号。
四、语言表达
14.按要求改写句子。
(1)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杨树。(缩句)
(2)竹楼掩映在竹林中。(改为拟人句)
(3)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4)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通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15.口语交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你认为互联网是增加人们的感情呢还是疏远了人们的感情?谈谈你的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
16.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会用“ ,莫把无时当有时”的名言来劝他。
17.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 ,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18.我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 , 。”面对困难和牺牲,要像于谦在《石灰吟》中所说的那样:“粉骨碎身浑不怕, 。”
19. ,不破楼兰终不还。
20.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 。
21.若有人知春去处, 。
22. ?眉眼盈盈处。
六、现代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3.请你在第①段中找出4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2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正月十五有这样的风俗习惯: 。
25.作者在写这个片段时采用了( ) 的段落结构。
26.文段中作者从( )和( )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27.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
28.“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有什么作用?包含着什么意思?
阅读理解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
“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29.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3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31.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32.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3.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七、作文
34.以“________给我印象最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横线上可填“那件事”“那个人”……②围绕中心,内容具体。③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B D C
7.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摘自《威尼斯的小艇》
8.

9.强迫(qiǎng);模样(mú);潜力(qián);晕车(yùn);提供(gōng);内蒙古(měng)
10. 潸 怦 昭 喊 捉 幡 怅 悄 不 胜 益 求 乎 其 定 思 不 胜
11.30/三十
12. 马克·吐温 用各种小玩意儿和其他孩子交换背《圣经》的票证,然后用票证换来了《圣经》
13. 贾宝玉 薛宝钗 诸葛亮 张顺
14.(1)老屋旁种着杨树。
(2)示例:竹楼依偎在竹林的怀抱中。
(3)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什么用。
(4)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普遍提高了。
15.示例:我认为互联网对人们感情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它让远距离的人能便捷联系,增进感情;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网络会减少现实交流,可能疏远身边人。关键在于合理使用。
16.常将有日思无日
17.书到用时方恨少
18.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要留清白在人间
19.黄沙百战穿金甲
20. 坚持好的 改正错的 兴旺起来
21.唤取归来同住
22.欲问行人去那边
23.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 24.张灯结彩、挂灯、放花炮、吃元宵 25.总——分——总 26. 数量多 种类多 27.排比。示例:公园里的花真多啊,有的红得像火,有的粉得像霞,有的白得像雪。 28.“又”字说明元宵节是春节中的一个高潮,在此之前春节已有过高潮,体现出春节高潮接连不断,突出了元宵节的重要性和热闹氛围。
29.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30.(1)“斩钉截铁”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
(2)“把心一横”表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1.示例:“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32.勤劳、机智、善良、乐于助人。 33.表示想法的有:真是个好人啊!/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有: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钱车费,迟疑地放回口袋, 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言之成理即可)
34.例文:
那个人给我印象最深
冬日的傍晚,寒风像发疯的野兽,把街道啃得冰冷。我缩着脖子往家赶,鞋带却“嘣”地断了。暮色里的街角,只剩一盏昏黄的灯,照着个修鞋摊。
修鞋的老人坐在小马扎上,面前的木箱敞开着,钉锤、线轴、胶水挤挤挨挨,工具旧得发亮,却擦得干干净净。他的脸被寒风吹得红通通的,皱纹里嵌着冰霜,双手裂着一道道口子,指甲缝里还留着黑泥。见我过来,他缓缓起身,沙哑的声音裹着寒气:“姑娘,鞋咋了?”
我把鞋递过去,他接得很小心,仿佛捧着件易碎的瓷器。从木箱里翻出同色的线,又戴上老花镜——镜腿缠着胶布,显然用了很多年。那双手颤巍巍的,穿针时却异常专注,银白的发丝垂下来,遮住了半张脸。他捏着针,往鞋帮里扎,每一下都慢而稳,仿佛在跟时光较劲。线绕过来绕过去,补好的地方渐渐平整,他又从怀里掏出块干净布,细细擦去鞋上的灰,连褶皱里的泥点都没放过。
“您干这个多久啦?”我蹲在旁边,看他布满老茧的手。他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三十多年喽。闺女们都在城里,说接我去享清福,可我舍不得这手艺。”他指了指木箱,“好多老主顾,鞋坏了还爱找我修,说外面修得糙,缝两针就糊弄过去。”
鞋修好了,我掏出十块钱。他摆摆手,枯瘦的手在寒风里抖得更厉害:“五块就够,多了不要。”接过钱时,我触到他掌心的硬茧,像礁石般硌人。暮色浸满街道,他又坐回小马扎,木箱里的工具在灯下泛着柔光,仿佛藏着无数被时光打磨的故事。
后来再经过那条街,修鞋摊还在。每当想起那位老人,就想起他穿针时的专注,想起他说“修鞋是个细活,急不得”的模样。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快”的时代,他守着慢下来的认真,把平凡的日子一针一线缝进针脚里。
那个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一件事的坚持,对生活的敬重。他让我明白:真正的光芒,从不是喧嚣的炫耀,而是踏实的坚守里,透出的温热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