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g) 烦燥 震悚(sǒnɡ) 相形见绌
B.翘首(qiáo) 晌午 校补(jiào) 妇孺皆知
C.哺育(fǔ) 愧作 澎湃(pài) 悲天悯人
D.家圃(pǔ) 深宵 泛滥(làn) 锐不可挡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钟灵在语文课堂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了,真是祸不单行。
B.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可谓沥尽心血。
C.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发出“返回”指令,神舟飞船惊心动魄的归途开始了。
D.老师批评了她,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C.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D.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名句名篇默写
4.根据课文,用规范的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4)仍怜故乡水, 。《钱塘湖春行》
(5)从生长环境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品质的句子是: , 。(周敦颐《爱莲说》)
三、综合性学习
5.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
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 ,我的计划:① ;②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一包稗子
①我从师专毕业后,一直在教初中。教过的学生有两千多,因此每年教师节总有学生来看望我,或寄点礼物表达一下他们的心意。
②想不到,今年教师节,我却收到一个大大的包裹,上面没留邮寄者的姓名和地址,从邮戳上判断,它来自新疆。打开包裹,一下让我目瞪口呆:里面是一包稗子。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稗子是种讨厌的植物,它在田里,生长得比谷子快得多,如果不除掉它,必然会抢占谷子的营养,抢去谷子的阳光和水分,因此农民不得不“薅秧”,其实就是除掉稗子。所以,稗子不是什么好礼物。
③那一瞬间,我的血向上涌,心里堵得慌。想不到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居然得到的是这样的回报,于是我在班级群里发布消息,一定要查出这个人来。
④网上的消息相当快捷,通过我的学生们查证,在新疆的只有一个学生,他叫吴海浪,是八七级的。那时,我刚刚从师专毕业,分在凉水中学教初一的语文,他就是那届的学生。我记起来了,三角眼,尖脑壳,细麻腰,一看就挺精灵。可他读书不专心,全用在歪点子上。比如给同学的书包中装只癞蛤蟆,在女生寝室前放蛇皮,反正调皮至极。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同学们,不要做稗子,要做谷子。当然大家明白我指的稗子是谁,都拿眼睛朝吴海浪看,这个从来没有红过脸的孩子,终于低下了头。
⑤二十多年了,关于稗子的记忆早忘了,想不到今天收到了一包稗子,我内心感慨万千。稗子一定是他寄的,因为只有他在新疆。
⑥我再把那个包裹拿出来左看右看,还是不得要领。最后干脆倒出稗子,秘密出现了。里面还有一封信,信封上写着:马卫老师收。下面落款是:学生吴海浪。我急忙打开信,读后潸然泪下,感动不已。
⑦“马老师,我十分感谢你,你当年用稗子喻我,让我幡然醒悟。当兵后,我考上了军校,成了军医。马老师,真的十分感谢您。不久前,我从一个同学那儿得知,您的喉咙得了病,哑了声,我着急,查了好多书,才从《医类汇编》中查到,在我们新疆,有种红稗子泡酒喝,医治失声很有效。我特意寄来一包,您试试,行的话,我以后再给您寄。”
⑧稗子,也有它的作用啊,当年为什么要讨厌稗子呢?听说现在还有人专种稗子酿酒,比高粱酒还好喝。
⑨一包红稗子,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23年10月19日 ,有删改,作者马卫)
6.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梳理文章情节。
故事情节 作者心情
收到来自新疆的稗子 ①
② 感慨
阅读包裹里的信 ③
7.选文第④段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简要分析其作用。
8.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一包红稗子,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我”认识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姥爷的小人书
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
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
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
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
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
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
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
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
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
(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
9.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0.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11.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
12.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泸川纪行①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13.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14.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沈括《活板》)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1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B.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C.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D.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可就 就:完成
B.不若燔土 燔:泥
C.其盖穹隆 其:它的
D.下有蟾蜍承之 承:接,接住
17.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文思路清晰。先从雕版印刷写起,再介绍活字印刷的全部程序,后交代其下落。
B.本文通过“极为神速”“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等内容,生动地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
C.乙文介绍了张衡如何制作地动仪,表现了他制作技术之精妙,仪器之奇绝。
D.甲乙两文用词精准,通俗易懂,均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
18.请翻译下面句子。
(1)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
七、名著阅读
19.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并完成各题。
【甲】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计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乙】
B 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丙】
传说C用菜刀发动群众,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C躲在一个村子里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征收苛捐杂税的国民党又来收税了,C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C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自己的第一支农民军。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甲文段中的“A”是 ,乙文段中的“B”是 ,丙文段中的“C”是 。
(2)语文老师在班上组织了“名著人物推荐”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A、B、C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下边的句式写一段推荐语。要求:用两个四字短语点评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写出一个相关的故事情节。
我把 推荐给你,因为他具有 、 的性格特点,这在 。
八、作文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语文与我们息息相关,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总有一些有关语文的人或事让你快乐,让你难忘,让你成长……
对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触,有许多话说,请以“让我______的语文”为题目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B A B
1.B
2.A
3.B
4. 惟解漫天作雪飞 会当凌绝顶 长河落日圆 万里送行舟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1)数字化阅读的阅读率较高,其次为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较低,从2021年到2023年,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呈现下降趋势,图书基本不变,数字化阅读呈现上升趋势;从2021年到2023年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有所减少。
(2) 有所减少 示例:可以征订一些期刊和杂质,丰富纸质图书的阅读类型 示例:以纸质书代替电子书的阅读
6. 气愤、愤怒 回忆课堂讲稗子 感动 7.第(4)段用了插叙的手法。插入对稗子的回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因收到稗子而生气做铺垫。 8.我们应该少一些成见和偏见,减少刻板印象,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贴合课文内容,围绕体现的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9.
(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
(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
(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 10.第⑦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作者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后学业繁重、无暇看小人书的情节,同时引出下文对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这一段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姥爷对小人书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11.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中阳光透过无花果树叶洒在姥爷和小人书上,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第⑩段中的阳光正好,洋洋洒洒地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象征着姥爷的慈爱和善良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更显得姥爷的形象温暖而亲切。 12.作用:(1)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姥爷珍藏的小人书展开的故事(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好奇姥爷与小人书之间有什么故事;(3)体现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姥爷和小人书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热爱。
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本句采用对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对,“灵气出”与“紫色生”相对,对仗工整,描绘出了泸州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15.A 16.B 17.C 18.(1)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存放起来。
(2)龙与蟾蜍配合默契,就像神仙一样,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
19.(1) 尼摩船长 朱德 贺龙
(2) 尼摩船长 勇敢无畏 重情重义 这在他与章鱼激烈搏斗以及为死去的同伴落泪等情节中得以充分体现。
20.例文:
让我快乐的语文
打小时候起,我就是个爱阅读的孩子。记得那时候,我满脑子充满着蓝天、白云与碧海。因为,我喜欢在绿草坪中打滚,喜欢在小河中与鱼儿们嬉戏,喜欢在花丛中扑捕蝴蝶。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呆在家中看书。在语文学习中,我感受到了语文带给我的快乐。
有一次语文课,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的话音刚落,大家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伴随着老师的一令下:开始!比赛便拉开了序幕,大家都在拼命地吹气球,人人脸上涨得通红。我们组的同学把气球放在了大力王的臀部,只听“啪的一声,那气球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转眼间,地上到处都是气球碎片,宛如一张彩色的毛毯扑在教室的地上,真是惨不忍睹啊!我也参加了玩游戏的行列,和同学们一起引爆气球!终于,经过我组不解的努力,我们赢了!大家笑得是那样的开心,甜蜜。游戏结束了,活跃的气氛还是没有停息,老师对我们说:玩过了游戏,我们来写一篇作文!平常语文及作文不太好的同学也都纷纷奋笔疾书起来。果真,这次的作文效果很好,大部分同学都得了满分。以往写作文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但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亲身体验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此赛,在玩中观察、学习,写出了一篇好作文。
记忆中,我最最喜欢的是童话故事书。常常,我总是不知不觉地深陷在童话的王国里:爱撒谎的比诺曹,楚楚动人的美人鱼,虚伪的国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觉得,书本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本本语文读本成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骆驼祥子从一个勤劳、朴实的拉车夫,变成一个吃喝嫖赌的废人,我知道了旧时代吃人社会的黑暗,也知道了老舍那渴望幸福的无限追求;阅读《童年》,我了解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父亲的去世,外祖父的吝啬、贪婪、专横与残暴,但我也了解了高尔基对冷酷无情命运的抗争;阅读《昆虫记》,我领略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
上了初中,我更爱阅读了。因为,我在阅读中发现了语文的美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学习说明文,我欣赏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卢沟桥的曲线美;学习散文,我品味到了朱自清的爱父之情,鲁迅的爱国之情;学习唐诗宋词,我发现美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意与恬静,美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抱负,美是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愁和伤感。总之,学习语文,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中,我满怀欣喜地领略到了各种各样的美。
我坚信,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美。语文带给我的快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