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1: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单元测试卷(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下列集合的表示方法中,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 B.
C. D.
2.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3.集合的非空真子集共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4.已知全集U,集合,那么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A. B.
C. D.
5.以下选项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
A.p:,q:
B.p:,q:
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q:关于x的方程有唯一解
6.集合,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7.某小学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舞蹈课外活动的有63人,参加唱歌课外活动的有89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有47人,三种课外活动都参加的有24人,只选择两种课外活动参加的有22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课外活动的有15人,则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
A.120 B.144 C.177 D.192
8.已知集合 , .若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共18分)
9.下列各组集合不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有”的否定是“,使”
D.“是方程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
11.对于集合,定义,且,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若,则
B.若,则
C.若,,或,则
D.若,,则,或
三、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12.已知且,则由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
1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用集合的交和并表示图中阴影部分为   .
四、解答题(共5题;共77分)
15.已知集合,,,全集为实数集R.
(1)求,;
(2)若,求a的取值范围.
16.已知集合,,.
(1)命题:“,都有”,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7.已知集合,.
(1)若“命题:,”是真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2)“命题:,”是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18.已知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对于,定义.任取的两个不同子集,,对任意.
(1)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证明:.
19.已知集合,规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且.若,则称集合是集合的衍生和集.
(1)当,时,分别写出集合,的衍生和集;
(2)当时,求集合的衍生和集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D对应的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2018,故它们是相同的集合,而 C中虽只有一个元素,但该元素是用等式作为元素,而不是实数 2018,故选项 C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
故答案为:C
【分析】集合元素不同则集合不同,注意集合元素的不同表达形式.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命题“”的否定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分析判断.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方法一:集合的非空真子集由:
,一共6个;
方法二:集合有3个元素,
所以有23=8个子集,所以有6个非空真子集,
故答案为:B
【分析】可以将集合的所以非空真子集列举出来,进而得个数;也可以利用以下结论:若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对A:等价于,故A正确;
对B:等价于,故B正确;
对C:等价于,等价于,故C错误;
对D:等价于,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集合间的关系结合集合间的运算逐项分析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3x+2>5得:x>1,由-2x-3>-5得:x<1,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不选A;
B、由a>2,b<2可得:a>b,充分性成立;由令a=1,b=0,满足a>b,但不满足a>2,b<2,必要性不成立,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不选B;
C、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这样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充分性不成立;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必要性成立;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不选C;
D、a≠0,则关于x的方程ax=1有唯一解:,充分性成立;关于x的方程ax=1有唯一解,则a≠0,必要性成立,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证明四个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 ,则,
可得,
又因为,可得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且,运算求解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用韦恩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用A、B、C表示舞蹈、唱歌、体育,
设总人数为m,三块区域的人数为x,y,z,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韦恩图表示题设中的集合关系,结合三个集合容斥原理,可得关于n的方程,解出答案.
8.【答案】C
【解析】【解答】

当 时, ;
当 时, , ,
综上: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得出 ,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数轴求出满足要求的a的取值范围。
9.【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A、因为(3,2)≠(2,3)所以M≠N;
B、M是点集,N是数集,M≠N;
C、M=N;
D、M是数集,N是点集,M≠N,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集合相等的定义求解。
10.【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A、若x>1,则;若,则x>1或x<-1,所以“x>1”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正确;
B、若,则;若,则或且;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错误;
C、“,有”的否定是“,使”,C正确;
D、若是方程的实数根,则,若,则是方程的实数根,
所以“是方程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判断AB选项,利用命题的否定判断C选项,利用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来判断D选项。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解:A、若,则,选项正确;
B、若,则,选项正确;
C、若,,或,则,选项正确;
D、若,,则,或,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根据交集、补集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12.【答案】
【解析】【解答】解:因为,则有:
若,解得,此时,不合题意;
若,解得或(舍去),
当时,则,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由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的互异性列式求解得答案即可.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
∴,
当B不是空集时
∴,,
∴,
当B为空集时,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
14.【答案】(A∩B)∪C
【解析】【解答】由 图可知,阴影部分的元素有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为 ,另外一部分是 ,
所以阴影部分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维恩图法结合交集和并集的运算法则,用集合的交和并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15.【答案】(1)解:因为,
或,又,
,或;
(2)解:因为,,且
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并集、补集、交集的定义可求;
(2)由交集的性质,说明集合A与C必有公共元素,可求a的取值范围.
16.【答案】(1)解:,
因为命题:“,都有”是真命题,所以,
因为,
所以当时,,则,即;
当时,,显然是的真子集.
综上,或.
(2)解:由可得,
当时,,即;
当时,,无解;
当时,,无解;
当时,,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或.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分和两种情况,列式求解可得结果;
(2)由题意可得得,分、、和四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因为命题是真命题,所以,
当时,,解得,
当时,则,解得,
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
(2)解:因为“命题:,”是假命题,所以,
当时,,解得,
当时,则或,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转化为,分和两种情况,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2) 根据题意转化为,分和两种情况,结合集合交集的概念与运算,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18.【答案】(1)解:不正确.
例如:.
当时,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而此时,
所以对任意不正确.
(2)证明:①若,则.
此时有,且,或且,或且三种情况
当且时,,此时.
当且时,,此时.
当且时,,此时.
因此成立.
②若,则.
此时,且,则.
此时.
因此成立.
综合①②可知,成立.
【解析】【分析】(1)利用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对于,定义.任取的两个不同子集,,对任意,再结合并集的运算法则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判断出对任意不正确。
(2)利用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对于,定义.任取的两个不同子集,,对任意,再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从而利用交集的运算法则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进而证出 成立。
19.【答案】(1)解:由衍生和集的定义知:集合的衍生和集;集合的衍生和集.
(2)解:当时,设集合,且;

集合的衍生和集的元素个数的最小值为;
若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和不相等,则衍生和集的元素个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衍生和集的定义,进而分别写出集合,的衍生和集。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衍生和集的定义,再结合数列的单调性,从而得出集合的衍生和集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5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58.0(38.7%)
主观题(占比) 92.0(61.3%)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1(57.9%)
主观题(占比) 8(42.1%)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8(42.1%) 40.0(26.7%)
填空题 3(15.8%) 15.0(10.0%)
解答题 5(26.3%) 77.0(51.3%)
多项选择题 3(15.8%) 18.0(12.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36.8%)
2 容易 (42.1%)
3 困难 (21.1%)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补集及其运算 6.0(4.0%) 11
2 命题的否定 11.0(7.3%) 2,10
3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18.0(12.0%) 4,15
4 集合的表示方法 16.0(10.7%) 1,6,9
5 空集 5.0(3.3%) 3
6 集合的含义 22.0(14.7%) 1,19
7 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48.0(32.0%) 8,15,16,17
8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11.0(7.3%) 5,10
9 集合相等 6.0(4.0%) 9
10 子集与真子集 37.0(24.7%) 3,16,18
11 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0(3.3%) 12
12 并集及其运算 28.0(18.7%) 11,13,18
13 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20.0(13.3%) 4,16
14 全称量词命题 35.0(23.3%) 2,16,17
15 存在量词命题 15.0(10.0%) 17
16 交集及其运算 43.0(28.7%) 8,11,16,18
17 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10.0(6.7%) 7,14
18 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20.0(13.3%) 4,17
19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2.0(14.7%) 12,19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