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课件(共4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课件(共4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20: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五单元——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课标要求
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栏目索引
CONTENTS PAGE 1.背景
(1)第一共和国的建立与处死国王,加剧了法国内外紧张局势。
(2) 实行恐怖政策,扭转了国内外紧张局面。
(3) 腐败无能,许多人企盼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4) 个人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预习导学 梳理·知识·点拨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雅各宾派督政府拿破仑2.过程
(1)1799年,拿破仑发动 ,建立独裁政权。
(2)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建立 。
3.帝国内外政策
(1)对内:主持修订《 》。
(2)对外:与 进行战争。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民法典反法联盟概念阐释 雾月政变
是1799年11月军人出身的拿破仑·波拿巴为夺取政权而发动的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后督政府腐败无能,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反法联盟的进攻,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稳定秩序,拿破仑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实行军事独裁。二、波旁王朝的复辟1.复辟的原因
(1) 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的 。
(2)侵略扩张使 战争兴起。
(3)拿破仑后期政治上的反动,使帝国危机进一步加深。
2.复辟的经过
(1)1814年 战败退位,第一帝国灭亡, 复辟。
(2)1815年 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 。连年的战争民族解放拿破仑波旁王朝滑铁卢决战再次复辟统治基础名师点拨 拿破仑的统治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但建立在武力和强权基础上的拿破仑帝国,统治根基不牢,在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联合打击下走向覆灭。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1.背景
(1)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
(2)七月王朝实质上是 ,引起
等的不满。
2.建立的标志:1848年 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 。金融贵族专政工商业资产阶级二月革命第二共和国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主题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内外政策1.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为什么不是历史的倒退
(1)帝国的建立没有使法国回到封建社会,帝国仍是大资产阶级政权。
(2)拿破仑采取的政策肯定了反封建的成果,维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起了奠基的作用。(3)拿破仑帝国时代,把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的法国推到了强盛的顶端。从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来看,其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
2.认识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1)正义性:击败反法联盟,保卫了祖国。
(2)革命性: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保护了大革命的成果。(3)反动性:与俄、英的战争明显的带有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争霸特征。
(4)侵略性:入侵西班牙、俄国等国。
(5)商业性:与英国的战争带有明显的为本国资产阶级开辟市场的商业特征。
(6)奴役性:军队所到之处,奴役当地人民。探问题材料一 1804年,“大革命之子”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盛大典礼上,拿破仑特意请来了罗马教皇。正当年迈的教皇颤巍巍地捧起皇冠准备给拿破仑加冕时,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进行了加冕。拿破仑加冕仪式材料二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 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材料三 1807年拿破仑逼迫普鲁士接受屈辱和约,还迫使普鲁士贵族君主国家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接着普鲁士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改革敕令。《十月敕令》规定:“从1810年圣马丁节(11月11日)起,还农民自由身,允许农民自由移动与择业;无论贵族、市民、农民都可以分割、抵押、买卖土地。”《调整敕令》规定:“农民可以把使用的土地转为己有,在按规定向庄园赎买义务后,均可以将其田庄转为自身财产。” (1)拿破仑能够上台并建立独裁政权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案 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而当时的政府较软弱,无力维持社会秩序,法国社会需要强权政治来维护统治;再加上拿破仑以军事起家,有能力建立强权政治。(2)上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加冕仪式上拿破仑的举动说明了什么?答案 拿破仑称帝。
说明拿破仑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接受“君权神授”的传统礼仪。(3)拿破仑一世加冕从法国民主进程来看说明了什么?答案 说明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非常艰难。(4)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答案 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影响: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5)材料三反映了拿破仑在普鲁士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革(不得摘抄原句)?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作一个正确的评价。答案 改革:解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保卫了法国革命成果,传播了革命原理;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它又是侵略战争,对其他民族的压迫,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导致其帝国的覆亡。教方法
1.全面认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从目的上看,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法国领土主权,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法国资产阶级争夺国外市场和争夺欧洲霸权的需要。(2)从性质上看,具有多重性质。拿破仑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军,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些战争是正义的。但是拿破仑也侵入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奴役这些民族,这些属于侵略掠夺性质的战争,但客观上又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具有进步性。拿破仑同俄国和英国的战争属于争霸性质的战争。(3)从影响上看:正义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侵略战争客观上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也引起了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反抗,导致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2.从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到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的半个多世纪中,法国经历了雅各宾派和督政府的共和制时期、拿破仑的帝制时期、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君主制时期和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经过与封建势力的长期斗争,再次确立了共和制度。当堂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1.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 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解析 热月政变是在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引起整个资产阶级恐慌的背景下发生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要求,而题干材料所反映的变化就是这种要求的具体表现。
答案 A2.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督政府软弱无力
B.拿破仑有较高的威望
C.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D.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解析 督政府软弱无力,而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因此法国社会需要强力人物和强力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拿破仑有较高的威望是政变成功的次要原因。
答案 C3.恩格斯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说明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的根本原因是(  )
A.法国资产阶级要求强人政权
B.雅各宾派恐怖统治带来严重社会危机C.热月党人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D.拿破仑的雄才大略受到法国人的赏识
解析 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反法联盟又开始大兵压境。许多人企盼出现一个强人政权,对内建立秩序和实现社会稳定,对外实现光荣的和平。
答案 A4.有人认为,拿破仑在整个执政期间,既是法国大革命某些成果的绞杀者,又是某些成果的继承者。拿破仑的下列举措,明显“绞杀”革命成果的是(  )
A.严格控制社会舆论 B.大力发展教育
C.抗击反法联盟 D.颁布《拿破仑法典》 解析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确立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社会舆论,明显违背了“自由”原则。
答案 A5.1814年拿破仑被打败后,在外国刺刀的保护下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了钦赐宪章,接受了法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原则。这说明法国(  )
A.资本主义的潮流不可逆转
B.波旁王朝倾向资产阶级
C.同顽固派贵族进行了妥协
D.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解析 虽然封建的波旁王朝复辟,但是在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治原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潮流不可逆转。
答案 A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几年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恩格斯为什么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答案 法军在被征服地区摧毁封建秩序,推行资产阶级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原则。(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梯也尔认为拿破仑使“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历史?为什么?答案 观点:不符合。理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不仅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使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学思之窗(教材第64页)
你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
提示 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实行中间路线,保证了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得到的利益,但却无力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和镇压王党的叛乱,也不能够在战场上打退反法同盟,极度动荡的形势,使得各阶层人民都渴望国家实行强有力的统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治,以稳定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强大军事势力和声望、并极富野心的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并进而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如果没有拿破仑,他的位置将会被另外一个人代替。事实说明,拿破仑的出现是法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必然性中的偶然。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67页)
一、本课测评
1.拿破仑帝国是怎样建立的?
提示 督政府腐败无能,对内不能稳定局势,对外不能战胜反法联军;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发展资本主义;拿破仑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相信强权的拿破仑,想以独裁来达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目的。2.波旁王朝复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从帝国方面看: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动摇了帝国统治的基础;战争的侵略性使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民族解放运动不断。
(2)从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看:拿破仑统治后期,向封建势力妥协,使他失去了人心;拿破仑对外战争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各君主国联合起来组成了反法联盟,最终打败拿破仑,使波旁王朝得以复辟。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人民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三次起义的简单经过。
提示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通过《人权宣言》。(2)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将吉伦特派推上了革命的领导地位,在反封建方面,吉伦特派推行了比立宪派更激进的政策,推翻君主制,实行法制,1792年9月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巴黎人民于1793年5月30日到6月2日,进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将激进的雅各宾派推上了领导岗位。2.阅读与思考: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你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功过是非?
提示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他的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革命的思想,一方面又同俄英争霸、奴役了被占领地区,结果“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最终导致他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