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课件 (4)(共4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课件 (4)(共4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21: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dgdfg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
当法兰克王查理正跪在圣彼得大教堂
做弥撒的时候,教皇利奥三世突然起
身向查理走来,将一顶嵌有宝石的金
冠戴在他头上,然后率众人欢呼“上
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并赐
予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万岁,胜利”,查理庄重地接受了这
一崇高的称号。在此前的西欧社会,教皇为统治者加冕,标志着上帝对其统治地位的认可,即他的权力是上帝赐予的。查理接受加冕不仅为自己的统治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圈,而且使他成为基督教世界合法的保护者。
请思考:
1.查理加冕这一事件反映了中世纪西欧教、俗封建势力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2.查理接受教皇加冕,除了显示荣耀外,还意味着什么? 1.阿奎那的神学思想有何特点?
提示: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 2.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专制王权是如何加强的?
提示:(1)建立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2)进行宗教改革、实行重商主义;
(3)鼓励对外扩张、进行海上争霸。 3.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的矛盾为什么日益加深?
提示:(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力;
(2)斯图亚特王朝厉行君主专制和宗教迫害,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一、专制和专制主义含义,评价欧洲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专制主义理论和实践
1.概念理解
(1)专制:是民主的反义词,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
(2)专制主义:指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或理论。 2.评价
(1)积极作用: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作用:代表专制思想,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加剧了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近代早期的西欧,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其必然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王权保护;而国王结束分裂割据需要市民阶层(主要是资产阶级)的物质支持。所以国王与新兴资产阶级结成对抗天主教会和封建割据势力的同盟,专制王权也因此得以强化。 二、比较“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神化封建王权,从神学角度为王权辩护
2.不同点 阿奎那“君权神圣”侧重强调的是君权来自神权,教权高于王权;而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侧重强调的是君权来自神权,王权高于一切。 中西专制主义理论之比较
(2011·广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董仲舒
材料二 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其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三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国)詹姆士一世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现的?
(3)这三种理论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封建时代,西方君权远远小于中国君权的原因何在?【解析】本题主要以中外对君权理论的认识、比较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解答本题既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比较能力。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但要注意表述准确规范。第(3)题要注意结合三种理论提出的形势来概括、归纳。第(4)题要从君权与神权关系及政治状况分析。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圣”“君权神授”。
(2)西汉武帝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的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天人感应”因其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新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资产阶级革命。(4)在西方,基督教会处于大一统的核心地位,宣扬教权高于王权;各地分裂割据状态严重,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在中国,神权始终为王权服务;自秦以来便形成了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一、选择题
1.下列标志着阿奎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作品是( )
A.《反异教大全》 B.《神学大全》
C.《论君主政治》 D.《神学之王》
【解析】选B。“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是阿奎那在运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其论证该理论的著作是《神学大全》。2.下列符合托马斯·阿奎那的基本观点的有( )
①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神圣”说
②教权高于一切
③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
④国王是上帝的代表,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阿奎那用体现自然法则的古希腊哲学来论证神学的合理性,其中也包括 “君权神圣”说。故①正确,②③源于教材内容,上帝的代表是教皇而非国王,故④排除,选C。3.“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魂。”阿奎那这句话体现了他主张( )
A.王权至上 B.法律至上
C.教权至上 D.政教合一
【解析】选C。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过材料再认再现所学知识是新课改下的命题趋向。本题关键信息是“世俗……服从宗教……”。A、B、D三项均不符合阿奎那神学家的身份。4.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理论的实质是( )
A.完善神学理论
B.讨好教会和君主
C.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D.宣传君权高于教会的权力
【解析】选C。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的根本目的在于调解当时教权与世俗王权之间尖锐的矛盾,从而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为此,给世俗王权赋予神圣色彩,有利于证明神权统治的合理性。5.对于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图示比较准确的是
(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全面把握历史现象的能力。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之间为了权力曾长期斗争,但二者又共同维系着西欧封建统治,因此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A仅说了一个方面,不全面;B、C不符合史实。故选D。6.(2011·深圳高二检测)从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学说到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主张,都体现了( )
A.对基督教神权统治的绝对认可
B.重视人民的基本权利
C.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D.违背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西欧近代早期君主专制统治是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君权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学说是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故A、D两项错误。君主专制不利于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故B项错误。7.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
( )
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
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解析】选D。詹姆士一世原是苏格兰国王,信仰天主教,因英王伊丽莎白无子嗣,才得以以远亲身份入主英国(英格兰),但他对英国自13世纪以来形成的议会传统不甚了解,一味加强君主专制,结果导致与议会关系日趋紧张。8.下列不是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理论提出的背景的是
( )
A.教会的神权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B.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
C.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统治矛盾加深
D.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解析】选A。“君权神授”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权力,而不是解决教会神权统治的危机,当时英国已经进行了宗教改革,教权已经从属于王权。9.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出现了有关“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英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矛盾
C.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权利纠纷【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詹姆士一世鼓吹“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王在法上”属于其理论范畴。当时英国新的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信奉“法在王上”的法律原则,并通过议会与王权斗争。故选B。10.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是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B.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C.二者都试图为专制王权披上神圣的外衣
D.二者都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和反对【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二者的内容、目的和影响也不一致。“君权神圣”是中世纪教会与世俗权力之争的产物,“君权神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争的产物,它强调王权的至高无上,并试图为王权披上神圣外衣,是对“君权神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封建制度笼罩着西欧大地,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权神授”和“王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材料一 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
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
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
——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
材料二 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即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他后来在议会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着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论证“君权神圣”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该思想在英国有何实践?
(3)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有何相似点?【解析】本题主要以阿奎那、詹姆士一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第二问要紧扣材料,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等相关信息。第(2)题要在明确材料二信息的情况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要注意关键词“相似点”,然后从“君权神圣”、“君权神授”二者的相互关系方面分析、归纳。答案:(1)目的:论证教权高于君权,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特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2)思想:“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实践:竭力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3)相似点:①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②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为君主的权威辩护。12.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近代君主政体的形成,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请回答:
(1)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阿奎那的代表作是什么?他在论证“君权神圣”时有何特点?
(2)“君权神授”学说在“君权”与“教权”的关系上有何区别?
(3)“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学说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的难点在于论证“君权神圣”的特点是采用三段论;第(2)题要从君权与教权的关系区别;第(3)题注意是时代潮流。答案:(1)《神学大全》。
特点:论证的结果是教权高于王权。方法是通过三段论即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整个国家应有一个君主来统治。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所以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
(2)君权来自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对上帝负责,不对教会和教皇负责,宣扬王权至上。
(3)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