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21: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教案
【教学目标】

标内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理解“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区别,了解专制主义理论由来及演变过程。
通过理解“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思想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继承和发展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专制主义理论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都铎王朝;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2.
“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重点:“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主要内容
难点:“君权神授”和“君权神圣”的区别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应注意把零碎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中(如做表格、归纳知识点等)、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对知识获得深刻的思想体悟。在课堂上应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完整体系。
【导入新课】
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何时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朝,秦始皇)什么时候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结合,更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当时一般的社会意识,莫不认为皇帝就是天子,是秉承天命统治人民的。而在西方最早给君权披上了一层不可侵犯的神圣性?最早提出“君权神授”又是哪国?何人呢?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专制: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一种政体形式
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
--一种理论形式
本节课我们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地位。
2)
托马斯 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内容。
3)封建社会后期王权壮大的原因及情况。
4)詹姆斯一世“君权神授”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5)
“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思想的比较。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产生历史条件
1)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对欧洲深远影响。(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占据精神和政治主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基督教会);教会拥有哪些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拥有世俗和宗教权力。)教会宣扬君主权力来自神的意识,给封建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展开长期的斗争。教会与反教会的斗争在哪个国家最为剧烈?(意大利)为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指出:基督教势力中心;市民、农民和国王的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先进思想的冲击。
面对教会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一些神学家从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个。)
2)
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经济: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市民、国王、农民共同反对教权;意大利因教皇国特殊地位矛盾更尖锐。
思想:反对基督教会腐败的“异端运动”。
3)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
2、思想主张:
提出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目的和方法
(1)国家观:
①教权高于王权②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
所以君权也是神圣的
知识检测:
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低于教权;王权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有所助益的使命,所以王权神圣。
西欧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在强化王权的时候要为自己罩上一层神圣的外衣?
提示: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西欧封建社会占绝对支配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识形态是基督教,教士以外的社会成员,包括国君及其臣民都信仰基督教。批上神圣的外衣(宗教外衣),可以利用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接受这种统治思想。
下列引文出自《阿奎那政治著作》: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
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到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
蜜蜂有一个王,而整个宇宙有一个上帝。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事物发生兴趣,或者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根据材料,归纳出阿奎那的思想观点:王权来自神权,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低于教权;主张实行君主政体。(君权神圣的思想)
阿奎那如何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
1、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
2、上帝是宇宙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
3、那么,君权是神圣的(结论)。这种论证合理吗?
不合理。这种推理以基督教神学理论为根本依据,其大小前提都是错误的,结论也不正确
(2)政体观: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3、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
4、作用: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
对君主:提高了君主的地位,论证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神圣性、重要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理论的典型表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阿奎那神权政治的核心内容是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论证教权高于王权。他不但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待现实世界,而且倡导“君权神圣”理论以维护基督教的根本利益,这是由他作为基督教神学家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决定的;最后是通过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来认识他的神权政治思想的实质。阿奎那运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来论证其神学体系的合理性,他所倡导的“君权神圣”理论是与他的国家观和政体观相联系的,实质上所要的就是教权支配下的君主专制。
(先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意大利人托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著名的巴黎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哑牛”。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一些有名望的学者很赏识这位年轻人,阿尔伯特就曾断言:“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果然,“哑牛”后来成了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大量的科学与哲学著作。5年以后,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托马斯在巴黎大学执教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大量涌入,在教徒中引起的反响极为强烈。教会深感其著作的危险性,几次试图封锁这种与天主教正统信仰不相容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禁止转录、阅读和保存。可托马斯并不害怕这种学说,他和老师阿尔伯特一起潜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阉割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将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加以全面系统地发挥,并将其纳入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使它成为天主教官方哲学的基础。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反异教大全》等。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是中世纪官方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被称为天主教的百科全书。
根据宗教权力至上的基督教理论,阿奎那宣扬“君权神圣”。
提问: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理论的核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教权高于王权)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之后,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托马斯还力主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认为如同神高于人,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的国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权应由他掌握,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王必须顺从教皇。他还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并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控制和指导民众,社会就会解体。
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实质是什么?(维护封建统治)
世俗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就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从教会要求,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无情地惩治破坏封建等级制度和各种异教异端行为。可见,托马斯的国家观始终是围绕教权高于王权、君权神授、封建等级秩序神圣不可侵犯这个轴心转的。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
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
1、产生的背景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措施:建立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进行宗教改革、实行重商主义
鼓励对外扩张、进行海上争霸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
(都铎王朝:从1485年开始,英国处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利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提问: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有什么巨大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由于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还出现了新贵族。)15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英国的实力,而且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都起了促进作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提问:“君权神授”理论的核心是什么?(鼓吹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这个自称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与贞节奉献给大英王国”的女王逝世。她终生未婚,死后无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遗诏,本应传位给外孙女玛丽·斯图亚特,但她在苏格兰亲政时已于1567年被废黜,后又被处死。这样依照规定就传给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英格兰。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开始。
提问: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及专制统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然后教师概括指出:
詹姆士一世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詹姆士一世在苏格兰统治时,以压制新教和奉行“君权神授”而闻名。他亲自写过《皇帝之天赋本能》和《自由君主制之法则真谛》两篇文章,它们不仅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到了英国以后,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变本加厉地维护和推行这种封建专制思想,鼓吹“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苏格兰他曾压制新教,统治英国后,他看到英国国教中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旧习,而且英国国教当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于是,他改变作法,以尊奉国教为名而不断地恢复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教会的礼仪。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严厉地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引起议会向国王之间的斗争。詹姆士一世以后,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专制统治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思想主张

①“君权神授”: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②王权至上:国王可以任意行使权力,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
3、专制措施:①压制议会②对人民横征暴敛③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
4、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神化封建王权,从神学角度为王权辩护
2、不同点:

背景
目的
作用
君权神圣
资本主义尚未萌芽
调和封建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
确立世俗政治的一定地位
君权神授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神化君主专制统治
成为封建统治镇压人民的武器
四、评价专制主义
积极作用:
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有利于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消极作用:代表专制思想,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加剧了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小结:
13世纪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君权来自神权,教权高于王权
17世纪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2、君权来自神权,王权高于一切
中外比较: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实践概况 
时间
理论

实践
战国
产生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西汉
发展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
宋元至明清
高潮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发展
【课后研讨】
托马斯 阿奎那教有一句名言说∶“你能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所贡献的最大服务,就是将他从错误引导到真理。”因此,在一本美国的历史课本上写道∶“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引导人走向真理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理智,另一条是信仰。所以,一个基督信徒从非基督信徒那里所学得的一切真理,都只能坚固他对基督的信仰。”
你认为,情感比理智跟可贵还是理智比情感更可贵?
思路:持正方意见。从推动社会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和个体发展的原动力看,情感比理智更可贵。回顾历史,正是无数情感的要求,激励着我们敢于尝试,冲破梦想,冲破理智的局限。情感给创造以激情,情感给梦想以力量。情感的更可贵,就在于它能冲破理智的局限而勇于尝试,从而实现更伟大的飞跃。当客观形势和人生追求发生背离,情感的抉择更为高贵;当生命的价值受到挑战和置疑,情感的回答更为有利;所有的善行义举,背后都是情感的强大推动;任何远大理想,目标都是情感内在的逾越。
持反方意见的只要论据正确,理由充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现实生活中,理智和情感更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两种行为态度。大到国际争端,小到感情纠葛,理智驾驭情感都比情感驾驭理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不管是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还是从现实层面进行比较,理智比情感对人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本课小结】
专制主义理论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到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主张,勾勒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托马斯 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他揉和新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论证天主教的教义,形成完整的神学体系,即托马斯主义,成为中世纪欧洲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而詹姆士一世把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近代君主专制统治便应运而生。
练一练:
下列引文出自《阿奎那政治著作》: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
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到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
蜜蜂有一个王,而整个宇宙有一个上帝。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之服从灵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事物发生兴趣,或者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根据材料,归纳出阿奎那的思想观点
王权来自神权,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低于教权。
政体观:
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国家政体分为六种: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最好的政体——君主政体
因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城市或省,总是因为纠纷而陷于分裂。
补充:阿奎那如何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
1、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
2、上帝是宇宙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
3、那么,君权是神圣的(结论)。
这种论证合理吗?
不合理。这种推理以基督教神学理论为根本依据,其大小前提都是错误的,结论也不正确。
思考:在中世纪,王权壮大有哪些阻碍?为什么中世纪后期,王权逐渐壮大起来?
三种阻碍:
(1)教权:教会在经济政治思想上影响巨大。
(2)封建领主:在国王分封给贵族的领地内拥有最高权力。(行政、司法、财政、军事等)。国王无权干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城市:一些城市取得了自治权,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权。
发展原因: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王权保护;国王结束分裂割据需要市民阶层的物质支持。故国王与新兴资产阶级结盟对抗封建割据势力。
一、“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从目的来看,两种思想都主张实行君主制,都为君主制辩护

②从内容来看,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③从历史趋势来看,都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

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④从局限性来看,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2)不同点
①历史背景:前者是神权仍居统治地位的反映;后者则表明神权已受到严重冲击,在社会上的威信降低。
②论证角度:“君权神授”思想是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君权至上”思想是从世俗权力来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③对君权大小的认识:“君权神授”强调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专制;“君权至上”思想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但只是强调君权作为国家统一、集权的保证,并不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反对世袭君主。
二、君权至上说:

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1、产生条件
1)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人文主义思潮产生
一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观点提出质疑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马基雅弗利
代表性作品?提出了什么学说?主张:
1)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论证,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
2)不赞成君主世袭制,最早提出“新君主国”概念,强调国家的权力集中和统一
3)治国之道:为维护权力,可不择手段;
4)现实目标:实现国家统一和稳定
马基雅维利主义
1、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政治无道德论,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应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最卑劣的手段,他认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2、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理论
3、但当时历史条件下,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
(2)托马斯 霍布斯
思考:霍布斯用圣经中“利维坦”作为他的书名,有何含义?为什么霍布斯的观点,既为教会、议会反对,又为王党所不容?
《圣经》中“利维坦”是巨大的海兽,霍布斯用它来比喻强大的中央集权
主张:1)反对君权神授,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以强大集权制止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
2)认为国家是人造的,强调国家的权力集中和统一
3)不赞成君主世袭制,只强调权威
霍布斯反对“君权神受”,所以教会反对;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君权至上,建立集权国家,所以为争取民主政治的议会所反对;不主张极端君主专制和世袭君主制,只是强调权威,所以为王党所不容。
思考比较:
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
1)反对君权神授,
主张君权至上
2)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3)不赞成君主世袭制
4)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5)以国家统一和稳定为现实目标
托马斯 阿奎那、马基雅弗利、霍布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
①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②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③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三、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理论提出的意义:
积极作用: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消极意义:这些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符合时宜。
总结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为君权辩护”反映出专制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理论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从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到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主张,勾勒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欧洲“为君权辩护”思想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思想有何不同之处?你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参考答案:
“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
不同:“君权神授”从神学角度为君主权威辩护
“君权至上”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同:都为君主的权威辩护;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评价:两种思想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但这些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将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
材料一: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弗利(14
( http: / / www.21cnjy.com )69-1527)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材料二: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材料三:他(马基雅弗利)那些歌颂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乎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府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弗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王锐生《马基雅弗利》译序
(1)马基雅弗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等
(2)马基雅弗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根据材料归纳马基雅弗利的主要思想。
“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意大利)的国家。
阅读这两幅图,回答:
1、詹姆斯一世和霍布斯在王权和神权关系上有何不同观点?
2、受培根的影响,霍布斯是从哪一个角度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霍布斯思想主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詹姆斯一世提出“君权神受”说,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的最高权威;霍布斯反对“君权神受”,认为君权至上,无需得到神权的认可。
2、霍布斯从自然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混乱,建立强大公共权力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1、阿奎那和马基雅维利都是意大利人,两个人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2、结合各自生活的社会背景简析具有不同的原因。
1、不同:阿奎那从神学角度论证“君权神受”;马‘从世俗权力角度为君权辩护,提出“君权至上”,反对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同:为君权辩护,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2、原因:阿‘生活在13世纪,当时欧洲教会拥有强大的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教皇制约国王。
马’生活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代,随着“新君主国”的兴起,国王的权力日益压倒神权。当时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中,马‘希望以强大的集权实现国家的统一。
国家观: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目的和方法
确立两者的权力界限,而不是简单的用一方去压倒另一方
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教权—灵魂,皇权—肉体;肉体服从灵魂
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
王权是神圣的
肩负着使世俗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的使命,因此是神圣的。
政体观
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国家政体分为六种: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最好的政体——君主政体
因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城市或省,总是因为纠纷而陷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