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21:32: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线索梳理
中世纪时期,欧洲国家普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权衰落,基督教会既拥有超越国家的宗教权力,又因拥有广阔的地产和遍布各地的教会组织,具有强大的经济、政治权利。世俗王权衰落,却不甘心屈于教权之下。教权与王权矛盾尖锐。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托马斯·阿奎那是13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经院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神学家,他提出“君权神圣”的主张,认为教权高于世俗王权,但也肯定了世俗王权的地位,坚持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到了17世纪,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提出“君权神授”的观点,强调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鼓吹“王权至上”,压制议会的权力,终于导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基础梳理
1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思想

背景:西欧中世纪基督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的地位虽然曾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但基督教神学权威也在不断受到严重的挑战;教会与王权的长期斗争;教会与反教会力量斗争激烈,基督教的神学权威遭遇严重危机。②
内容:阿奎那的国家观:他提出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权与神权之争的关键是确定二者的权力界限,而不是简单地用一方去压倒另一方。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两者的矛盾,以维持相对的和谐;他主张教权高于世俗王权,但是又认为王权虽然低于教权,但也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政体观:阿奎那将国家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六种类型,并以神学的观点和政治经验的考虑为依据,认为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幸福、公共利益的政治目的,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2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亨利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领导英国进行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专制王权空前强大;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斯图亚特王朝时期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冲突日益尖锐。②内容: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世俗的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③
表现:压制议会、横征暴敛、迫害清教徒。④
结果: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一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名词解释
[重要人物]
1.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经院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和神学家,有“神学之王”之称。著作有《反异教大权》《论君主政治》和《神学大全》,其中《神学大权》集中世纪神学之大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其思想观点受到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罗马哲学家的影响,试图建立一套和谐完满的哲学体系,用以调和理性与信仰、君主与上帝、世俗政权与教会权力。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其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论证教权高于王权。同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他也论证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权威性,认为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从而使得神权政治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2.詹姆士一世:160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主英格兰成为英国国王,并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为强化自己的专制统治,无视英国议会传统,认为国王由上帝直接任命,不承认教皇的最高权威;著有《神权》一书,认为国王就是法律的制定者,而不是法律约束国王,强调王权的至高无上。其思想概括为“君权神授”,即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世俗的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詹姆士一世学识渊博,但刻板保守,尤其是其过分要求扩大王权的主张触犯了力量不断强大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重要名词]
1.“君权神圣”:13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由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旨在调和基督教教权与世俗封建王权的冲突与矛盾。“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认为王权低于教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其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这种理论在肯定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之上,强调信仰高于理性,神权高于人权,天国的幸福高于人间的幸福,故而神权要超越世俗王权。
2.“君权神授”: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著作《神权》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意志不受任何干涉,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其本质是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其专制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3.都铎王朝: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王朝,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依次经历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血腥者)、伊丽莎白一世五位君主。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都铎家族的亨利继承英国王位,从而建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开始强化,民族国家的概念也开始形成,期间英国发生了亨利八世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而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活动,是英国迈向海洋帝国的重要历史时期。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病逝,其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继承了英国王位,从而结束了都铎王朝的统治,开始进入英国历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
4.斯图亚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的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之一。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身为苏格兰国王的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继承了英国的王位,从而建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1371年至1714年间斯图亚特王朝一直统治着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试图强化自己的君权,无视英国的议会传统,最终引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5.教皇国:751年,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最终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法兰克人领袖丕平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他迫使伦巴底国王爱斯图夫投降,把夺自拜占庭的原拉文那总督区的地方交给教皇及其继任者进行统治,史称“丕平献土”,于是在756年出现了教皇国。教皇国的出现仍然可以看出教权与世俗王权之间相互斗争、相互利用的端倪,后来教皇为增加自己的威望,并且打消丕平的继承人日后利用这一献土行为来控制教廷的可能,伪造了“君士坦丁献土”的文献,谎称教皇国的建立早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时就已成事实。这一举动更能看出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尖锐矛盾。
6.英国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国会为两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组成。早在13世纪时,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限制王权,迫使国王成立了议会,参加者还有贵族、教士、骑士和市民的代表。125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尔男爵武装闯宫,迫使亨利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根据牛津条例,国家权力由贵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员会掌握。为此引进了新名称——Parliament。词出自法语,意为“商议”,后在英语中,表示议会。1265年,召开了第一次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7.专制与专制主义:所谓专制,亦即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是指一个人不受限制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东西方在历史上都存在有君主专制政体,但是显然东西方的专制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即便是欧洲大陆君主的权力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专制主义就是维护或者认可君主专制的理论,也就是为专制辩护的理论。
8.政体:指一个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都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是指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人数为依据的政治分类,根据这种分类,一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就叫做君主政体;一个人不受限制地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政体就是君主专制或者专制;一个人受到议会、宪法等限制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就是君主立宪或者立宪政体;反之,若干人直接或间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就是共和政体;部分公民直接或间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就是寡头共和或者贵族共和,也叫寡头政体;全体公民直接或者间接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政体就是民主共和或者民主。
重点解析
重点一:“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区别
背景
目的
主要内容
作用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基督教会的地位在中世纪的欧洲举足轻重、教权与王权之间冲突不断。
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冲突和矛盾。
王权低于教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完全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
确认了教权高于世俗王权的同时,承认世俗王权在政治上的地位,有积极意义。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英国通过宗教改革控制了教会,封建专制统治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进一步神化封建君主专制。
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世俗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
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最终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重点二:分别阐释阿奎那的“国家观”与“政体观”
阿奎那的“国家观”
(1)阿奎那明确了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和目的。阿奎纳认为,王权与神权之争的关键是确定二者的权力界限,而不是简单地用一方去压倒另一方。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两者的矛盾,以维持相对的和谐。(2)阿奎那明确了教权高于世俗王权的观点。与以往的基督教神学体系相比,阿奎纳更肯定了世俗国家的地位,但坚持教权高于世俗王权。他把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关系比喻成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世俗权力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服从灵魂。阿奎纳认为,世俗王权服从教权,是实现教权和世俗王权和谐的前提。(3)王权虽然低于教权,但也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
阿奎纳的“政体观”
阿奎那继承了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六种类型,并以神学的观点和政治经验的考虑为依据,认为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幸福、公共利益的政治目的,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教材介绍了阿奎纳神学的价值判断方面的论据。关于政治经验方面的论据,阿奎纳指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城市或省份,总是因纠纷不止而陷于分裂。
重点三: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历史背景
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历史背景
(1)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日益凸显。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王权空前强大。尤其是亨利八世时期,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英王不仅是世俗的权力代表同时也成为英国的教宗,从而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也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对内消除封建割据,以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对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积极向外扩张。这些要求在都铎王朝时期,虽然很大程度上都得以实现,但是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共同利益不可能永久,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不断增长,他们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
(2)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社会矛盾。詹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表现为压制议会、横征暴敛、迫害清教徒等方面,导致与农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激化。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是这种矛盾在宗教方面的体现。
史料汇编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史料原文】
托马斯·阿奎那有关“君权”与“王权”的论述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第44页)
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第45页)
蜜蜂有一个王,而在整个宇宙间有一个上帝,即造物主和万物之主。(第49页)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世俗事务发生兴趣,或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第140页)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的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第153页)
──摘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史料解读】
托马斯·阿奎那作为中世纪最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院哲学大师和神学政治论的主要完成者,其一生著述颇丰,具有代表性的有《论正统信仰的真理——异教徒驳议大全》、《神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哲学大全》等。其思想也是集诸家之所长,不仅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对于斯多葛派、新柏拉图主义、教父学派尤其是奥古斯丁的学说都有借鉴。“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这显然是受到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动物”的启发,既然合群共处对于人类而言是必须和有益的,那么国家的建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有了国家就要有一个共同的领袖,否则社会就会解体,“无长官,民就败落”。阿奎那把这解释为“天道的某种秩序”。但是国王存在的合理性并不能说明王权就是“至高无上”的,高于王权的永远是宗教的权力,在阿奎那看来国王犹如是上帝的仆人。国王在世俗世界建立政权,目的在于追求尘世的安宁和幸福,但最终的目的仍是天国的安宁和祥和。正因为如此,阿奎那认为教皇的权力永远是高于国王的权力的。
阿奎那论何以防止“暴君政治”出现
【史料原文】
论防止暴君政治的出现的三种措施
阿奎那认为,无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乃至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制都有蜕变为暴君制的可能。他说,罗马共和国是在推翻暴君统治后建立的,但后来,共和制又蜕变为暴君制,致使罗马终于灭亡。
如何才能防止暴君政治出现?阿奎那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应建立君主制。他说,因为君主制蜕变为暴君制的可能性比贵族制和民主制要少,暴君往往多半不是从一个人执政的制度下,而是从多数人执政的制度下产生的。“在多数人执政的制度下,也像在君主制度下一样,其政治往往容易蜕化为暴君政治;事实上,它也许更为常见。像罗马国家的历史充分地表明的那样,几乎每一个多人统治的政体结果都变成了暴政”。其次,必须注意,选立为国王的人,应当使他具有那种不致成为暴君的德性。第三,应在制度上作出规定,限制王权,使他不致轻易转向暴政。
阿奎那是最早提出人民有反抗暴政权利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之一,但他对人民的这种抗暴权作了极大限制,认为反抗暴政虽属正义,但不能因抗暴而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害。
──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3页
【史料解读】
此处所引文字总结了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思想之一,即在阿奎那看来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暴君制是最坏的政体。暴政是上帝对世人罪孽的惩罚。对于如何防止暴君政治的出现,阿奎那认为首先一点就是建立君主制。在阿奎那看来罗马帝国的历史很有借鉴,因而他得出了几乎每一个多人统治的政体都蜕变为暴政。其次,阿奎那认为国王的德性要好,实际上这只能是一种道德上的规谏,实际操作中似乎很难具有可行性,因为人的德性一般不外显于世人。最后,他认为必须要在制度上对于王权进行限制,同时他也赋予人民具有反抗暴政的权力,显然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尽管对于这种反抗暴政的权力,阿奎那也作了很大的限制。
三、西方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原文】
恩格斯论“王权的加强”
不管手工业及其市民手工业者多么微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么受限制,他们还是有足够的力量来推翻封建社会;他们至少是在前进,而贵族却是停滞不动的。(p.449)
骑士的城堡在被新式火炮轰开以前很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已经被货币破坏了。实际上,火药只不过像为货币服务的法警而已。货币是市民阶级的巨大的政治平衡器。凡是在货币关系排挤了人身关系和货币贡赋排挤了实物贡赋的地方,封建关系就让位于资产阶级关系。(p.450)
日益明显日益自觉地建立民族国家(nationuleStaaten)的趋向,是中世纪进步的最重要杠杆之一。(p.452)
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它们一样。(p.4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史料解读】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产生》是恩格斯于1884年就民族问题所撰写的一篇著作,主要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关系在封建制度解体中逐步发生的过程和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论证了西欧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特点。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角度看待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封建制度的瓦解,认为在此一过程中,王权代表着与封建割据所不同的一种历史进步倾向,因为正是王权的不断加强才使得中世纪以封君封臣为核心的封建制度得以加速瓦解。一般而言,就政权的组织形式而言,我们认为王权的加强是对民主制度的反动,因为君主的权力不受限制对于人民而言,可能正当的权利就容易被侵犯和践踏。但是,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为我们评价君主专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年表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756年
教皇国成立
1269年
托马斯·阿奎那撰写《神学大全》
1458-1603年
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
1603-1625年
英国詹姆士一世在位
1625年
英国查理一世即位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9年
英国查理一世被处死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