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再塑生命的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再塑生命的人》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8 09: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1* 再塑生命的人
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语言运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 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 (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素养目标
目 录
知识必备
学习目标
情境学课文
检查预习
01
02
03
04
思考探究
05
课堂小结
06
积累拓展
07
字音字形
同学们看PPT上的字、词,按照小组座位依次说一说,读音、组词、词义。
攫( ) 衡 ( ) 绽 ( )
噬( ) 稚 ( ) 搁置( )
适( ) 沁凉( )阐释( )
悔 ( ) 措( ) 无( )无( )
覆 ( ) 焦 ( ) 障碍( )
jué
hénɡ

zhàn

shì
huǐ
zhì
ɡē zhì
shì
qìn liánɡ
chǎn shì
cuò




茫然无





jiāo
zhànɡ ài
词语解释
衡量:
绽放:
吞噬:
搁置:
沁凉:
比较;评定。
(花朵)开放。
吞食。
停止做某件事。
透出凉意。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入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之歌》等。
知识链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背景资料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一个叫塔斯坎比亚的小城。1882年2月,她患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视觉和听觉,被无边的黑暗和死寂包围。她能够感知身边的许多事情,但无法学习语言,也无法与人交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自我表达、与人沟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在意愿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她的脾气变得很坏,常常因为一点点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课文中她摔玩具娃娃的行为并非偶然)。她的父母多方转求索,终于通过波士顿珀金斯学院的院长阿纳诺斯找到了一位合适的老师,这就是莎莉文老师。本文讲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海伦·凯勒为什么要推荐莎莉文老师评选“最美”教师,她对海伦·凯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要求:5分钟内读完课文,并用简短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重新认识世界、生命获得再塑的故事。
2. 莎莉文老师在“我”的生命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每当我想到她到来之前和之后那两种生活状态之间无法衡量的巨大差异时,我都深感惊奇。
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1887年3月3日)
此前
好几个星期以来,我被愤怒与痛苦深深攫住,苦苦折磨,而随着这种激烈的斗争而来的,则是极度的消沉与无助。(第2段)
你是否有过在海上被浓雾包围的经历?那些似乎可以触摸得到的白色的黑暗将你吞噬,而那艘大船则无比焦急而紧张地摸索着向岸边行进,……在我的教育开始之前,我就像这条船一样,不过我连罗盘或测深绳都没有,我茫然无措……“光明!给我光明!”(第3段)
巨大差异
3. “我”之前和之后生活状态产生了怎样的巨大差异?
提示:圈画有关“我”心理、情感变化的词语。
比喻,将接受教育前的我比作大雾中没有指南针的航船,展现了“我”的恐惧、迷茫与无助。
反复,写出了“我”对光明的渴望。
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1887年3月3日)
此后
我想,应该很难找到一个比那天的我更幸福的孩子吧,那一天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那一天结束的时候,我躺在我的儿童床上,仔细回味这一天带给我的快乐。那是平生第一次,我无比渴望新一天的到来。(第9段)
巨大差异
愤怒、痛苦、消沉、无助、迷惘、焦躁、恐惧、渴望光明
感知美好、充满喜悦、充满期盼,对生活有了幸福的感受,对生活开始充满信心
“这个有生命的词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我的灵魂获得了自由!”(第7段)
海伦·凯勒的生活前后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莎莉文老师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让海伦·凯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解她们的相处经历以及海伦的成长变化,为撰写推荐信准备丰富的素材。
事件 海伦·凯勒变化
给“我”玩具娃娃,教“我”拼写“doll”(娃娃)这个词。
教我拼写简单的词
教“我”区分“水杯”和“水”,带我到井房,让沁凉的水流过“我”的手。
教“我”许多新的词
对手指游戏产生兴趣;快乐、自豪
逐渐明白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名字
从厌烦到充满学习的渴望
幸福、快乐
莎莉文老师带海伦·凯勒区分“水”和“水杯”,作者写到“这个有生命的词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我的灵魂获得了自由!的确,障碍依然存在,可是这些障碍总会一步步被消灭的”,“水”这个词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作者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水”这个词本身有什么样的魔力,而是因为“我”通过“水”这个例子第一次在语言文字符号和它所指称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第一次知道了“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名字”。认识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为“我”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而这都是借助“水"这样一个事物、一个词语来完成的。
面对盲人哑童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是如何实施教育的?请概括莎莉文老师的教学场景,描述莎莉文老师的言行,并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评价莎莉文老师。真切地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魅力,为撰写推荐信提供真实的情感表达。
支架:从____________,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____________的人。
从“我抱着娃娃玩了一会儿之后,莎莉文小姐慢慢地在我手心里拼写出了“doll”(娃娃)这个词。我立刻就对这种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于是尝试去学她。”中,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耐心、细心、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的人。
从“有一天,我正在和新娃娃玩的时候,莎莉文小姐把我原来玩旧了的大号娃娃也放到了我的膝上,并且拼写了‘娃娃’这个词,她努力想使我明白‘娃娃’这个词对两个娃娃都适用。”中,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极具教学智慧、注重因材施教、耐心的人。
从“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只好暂时把这个问题先搁置一下,不过一逮到机会,就又开始旧事重提。她这种无休无止尝试的劲头……”中,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对教育充满热情、对学生抱有责任、拥有灵活变通的教学智慧的人。
从“我凭着感觉知道老师把碎片扫到了壁炉的一侧,我心中涌起了一种满足感……老师给我拿来了帽子,我知道要到外面温暖的阳光下晒太阳了。”中,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包容、充满耐心、善于理解和引导学生情感、注重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的人。
从“有人在那里打水,于是老师把我的手放在了出水口下面。当沁凉的水流通过我的一只手时,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面拼写出‘水’这个词,先是慢慢写下,然后就加快了速度。”中,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并且懂得抓住教育契机、在教学时十分耐心细致的人。
结合以上所了解的海伦与莎莉文的故事,以及感受到的莎莉文老师的教育魅力,结合所给拓展资料,撰写推荐信。
资料链接: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没过几个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语交谈;不到一年,她便读完了德文作品《威廉·泰尔》。教法语的教师不懂手语字母,不得不进行口授;尽管这样,海伦还是很快掌握了法语,并把小说《被强迫的医生》读了两遍。……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
推荐信格式:
推荐信
尊敬的xxx:
正文内容
推荐人:xxx
xxxx年x月x日
标题:居中。
称呼:另起一行顶格写收信人及其身份,斟酌用词,后加冒号。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被推荐人的相关信息:
①被推荐人的身份;②推荐理由;③表明态度。
落款:右下方分两行,分别写个人姓名和日期。
尊敬的评审老师:
您好!
在“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开展之际,我怀着一颗感激与敬意的心,向您推荐一位我心中的“最美教师”——莎莉文老师。她不仅是我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我心灵的导师,用无私的爱心和无尽的耐心,点亮了我心中的明灯。
她是一位极具耐心和爱心的教育者。面对我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她从未放弃过。身为盲聋哑人,学习对我来说异常艰难。但莎莉文老师用她的智慧和耐心,通过手指拼写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理解知识、感知世界。她的耐心和爱心,不仅让我学会了读书写字,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示例:
她十分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她深知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是不同的,因此她总是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她巧妙地利用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引导我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来领悟知识。同时,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我的心灵成长。通过手指游戏、实物教学等方式,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她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和技能,更用她的言行影响着我的一生。她对教育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正是有了莎莉文老师的陪伴和教导,我才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在此,我向莎莉文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她是我心中的“最美教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我衷心希望,通过这次“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莎莉文老师的事迹,感受她的教育精神。
最后,恳请评审老师能够认真考虑我的推荐,让莎莉文老师的事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此致
敬礼!
推荐人:海伦·凯勒
xxxx年x月x日
残缺的身体,不灭的灵魂,从海伦·凯勒身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写作特色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描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变化,从侧面突出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出老师的可敬可爱。
2.大量的心理描写,突出主题。
本文运用大量细腻又真实的心理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却谱写出《命运交响曲》。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伦·凯勒相似人物素材
张海迪
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 德语等。
斯蒂芬·霍金
深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侵害,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却坚持研究物理学近40年。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莎莉文老师相似人物素材
刘玲琍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33年来,刘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