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07: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习作教学课件)
执教:
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第一个括号里填“然”,第二个括号里填“大”……
恍( )( )悟 全( )贯( ) 欣喜( )( )
争( )恐( ) ( )( )翼翼 ( )嘴八( )
1.我( )地看着杯子里的蜡烛的火焰。
2.我拿起鸡蛋,( )地放到水杯里。
3.实验终于成功了,我( )。
4.老师讲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同学们这才( )。
第1题可以改为: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第2题……
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项实验使我增长了知识。这项实验使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
2.难道生活中不是处处都有乐趣吗?(改为陈述句)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滴在牛奶的中心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色素,好似一颗颗宝石。
鸡蛋在水杯底部一动不动,好似 。
4.老师先往杯里倒满了水,再把一张厚纸放在杯口,然后双手配合把杯子倒过来,最
后只用右手抓着杯子底,让我们看杯子口有没有水流出来。(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请给上面的句子排队,使它们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第1句是:我找来一个玻璃杯,装上半杯水……
( )我往杯子里加入一小勺食盐,用筷子搅拌几下,可鸡蛋仍待在杯子底。
( )我找来一个玻璃杯,装上半杯水,把鸡蛋轻轻放进了杯中。
( )这时候,鸡蛋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浮了上来。
( )只见鸡蛋像鱼一样沉到杯底,接着像睡着了似的一动不动了。
( )我又往杯子里加了五小勺食盐,又用筷子搅拌着。
( )我想,是不是放盐少了?
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段的括号里。
第一个括号里填“后退”,第二个括号里填……
前行 摇晃 点点 后退
我拿起樟脑球,在蚂蚁前面轻轻画了一道横线。蚂蚁走到横线前,先是触电似的( )了几步,接着小心翼翼地( )了几步,然后( )着小脑袋,用两根细细的触角( )横线,最后快速走了过去。
作者看到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疑问?
作者先看到“小苏打眨眼间不见了”,后看到“小苏打却沉到了杯底”。他的疑问是“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把杯子装满水,拿起小勺子舀了一点儿小苏打倒入杯子里。小苏打眨眼间不见了。我又舀了一整勺子小苏打倒入杯子里。这回儿小苏打却沉到了杯底。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句不通顺,“往纸杯里”和“倒了半杯水”应该调换一下位置。……
请找出文段里的错误,并说说怎么修改。
老师拿起矿泉水瓶子倒了半杯水往纸杯里,把纸杯端到蜡烛火焰的上方。橘黄色烛火仿佛如同一个小舌头舔着纸杯底儿。一会儿,纸杯靠近底部的地方有了淡淡的烟痕。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颜色一点一点地加深。忽然,纸杯的底部边缘着火了,但火很快息灭了。这时候,白气越来越多了,纸杯口开始有白气飘散出来。纸杯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水烧开了!
第一个括号里填“缠”。第二个括号里填……
请选择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找 缠 装 捏 刮 放
电磁铁实验
星期天,我看到《科学》书里的《通电的线圈》一课,觉得很有趣,就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打开实验学具里的小包,看见了几件东西:铜丝、铁钉、电池盒、曲别针、砂纸、两个胶皮圈。
我知道铜丝叫漆包线,它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步骤,先把漆包线一圈又一圈地从钉子头( )到钉子尾,接着把漆包线两端的绝缘漆用砂纸( )掉一厘米,然后分别缠在电池盒的两端的金属片上——那是电源的正负极。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是用来干什么的
呢?我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边。
我( )来一节小电池( )进了电池盒,把曲别针( )在钉子旁,可是铁钉并没有把曲别针吸起。
为什么电磁铁吸不起曲别针呢?是不是电源没接通?我用右手拇指食指( )住电池盒的正负极,曲别针果然被铁钉吸起来了!
可是一直这样捏着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胶皮圈。啊!原来它是用在这里的。我把一个胶皮圈绕了绕,套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个套在负极上。这样一来,铁钉轻松地吸起了曲别针,我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我大声喊道:“耶,成功了!”
作者:徐康顺 指导教师:朱维山
请找出画横线的句子里表示顺序的词语。
电磁铁实验
星期天,我看到《科学》书里的《通电的线圈》一课,觉得很有趣,就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打开实验学具里的小包,看见了几件东西:铜丝、铁钉、电池盒、曲别针、砂纸、两个胶皮圈。
我知道铜丝叫漆包线,它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步骤,先把漆包线一圈又一圈地从钉子头(缠)到钉子尾,接着把漆包线两端的绝缘漆用砂纸(刮)掉一厘米,然后分别缠在电池盒的两端的金属片上——那是电源的正负极。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是用来干什么的
呢?我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边。
我(找)来一节小电池(装)进了电池盒,把曲别针(放)在钉子旁,可是铁钉并没有把曲别针吸起。
为什么电磁铁吸不起曲别针呢?是不是电源没接通?我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电池盒的正负极,曲别针果然被铁钉吸起来了!
可是一直这样捏着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胶皮圈。啊!原来它是用在这里的。我把一个胶皮圈绕了绕,套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个套在负极上。这样一来,铁钉轻松地吸起了曲别针,我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我大声喊道:“耶,成功了!”
作者:徐康顺 指导教师:朱维山
表示顺序的词语依次是:先、接着、然后。
哪些句子写了作者做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
第一个句子是: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
电磁铁实验
星期天,我看到《科学》书里的《通电的线圈》一课,觉得很有趣,就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打开实验学具里的小包,看见了几件东西:铜丝、铁钉、电池盒、曲别针、砂纸、两个胶皮圈。
我知道铜丝叫漆包线,它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步骤,先把漆包线一圈又一圈地从钉子头(缠)到钉子尾,接着把漆包线两端的绝缘漆用砂纸(刮)掉一厘米,然后分别缠在电池盒的两端的金属片上——那是电源的正负极。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是用来干什么的
呢?我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边。
我(找)来一节小电池(装)进了电池盒,把曲别针(放)在钉子旁,可是铁钉并没有把曲别针吸起。
为什么电磁铁吸不起曲别针呢?是不是电源没接通?我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电池盒的正负极,曲别针果然被铁钉吸起来了!
可是一直这样捏着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胶皮圈。啊!原来它是用在这里的。我把一个胶皮圈绕了绕,套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个套在负极上。这样一来,铁钉轻松地吸起了曲别针,我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我大声喊道:“耶,成功了!”
作者:徐康顺 指导教师:朱维山
“实验名称”后填:电磁铁实验。“实验准备”后填……
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表格。
电磁铁实验
星期天,我看到《科学》书里的《通电的线圈》一课,觉得很有趣,就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打开实验学具里的小包,看见了几件东西:铜丝、铁钉、电池盒、曲别针、砂纸、两个胶皮圈。
我知道铜丝叫漆包线,它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步骤,先把漆包线一圈又一圈地从钉子头(缠)到钉子尾,接着把漆包线两端的绝缘漆用砂纸(刮)掉一厘米,然后分别缠在电池盒的两端的金属片上——那是电源的正负极。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边。
我(找)来一节小电池(装)进了电池盒,把曲别针(放)在钉子旁,可是铁钉并没有把曲别针吸起。
为什么电磁铁吸不起曲别针呢?是不是电源没接通?我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电池盒的正负极,曲别针果然被铁钉吸起来了!
可是一直这样捏着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胶皮圈。啊!原来它是用在这里的。我把一个胶皮圈绕了绕,套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个套在负极上。这样一来,铁钉轻松地吸起了曲别
针,我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我大声喊道:“耶,成功了!”
作者:徐康顺 指导教师:朱维山
请判断上面说法的对错。
电磁铁实验
星期天,我看到《科学》书里的《通电的线圈》一课,觉得很有趣,就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打开实验学具里的小包,看见了几件东西:铜丝、铁钉、电池盒、曲别针、砂纸、两个胶皮圈。
我知道铜丝叫漆包线,它表面涂有一层绝缘漆。我按照书里介绍的步骤,先把漆包线一圈又一圈地从钉子头(缠)到钉子尾,接着把漆包线两端的绝缘漆用砂纸(刮)掉一厘米,然后分别缠在电池盒的两端的金属片上——那是电源的正负极。咦!还剩下两个胶皮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边。
我(找)来一节小电池(装)进了电池盒,把曲别针(放)在钉子旁,可是铁钉并没有把曲别针吸起。
为什么电磁铁吸不起曲别针呢?是不是电源没接通?我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电池盒的正负极,曲别针果然被铁钉吸起来了!
可是一直这样捏着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胶皮圈。啊!原来它是用在这里的。我把一个胶皮圈绕了绕,套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个套在负极上。这样一来,铁钉轻松地吸起了曲别
针,我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我大声喊道:“耶,成功了!”
作者:徐康顺 指导教师:朱维山
A.短文的题目写了所做的实验。( )
B.短文的开头写了做实验的起因。( )
C.短文接下来写了做实验用的材料,做实
验的过程,做实验的结果。( )
D.短文还写了作者在做实验过程中的思考
和疑问。( )
E.短文写了电磁铁的其他用途。( )
A的说法是对的,
B的说法……
本次习作要写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
读教材,说说本次习作写什么内容。
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把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与同学们互评习作,尝试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请回忆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填写出实验记录表。
请看我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大气压实验
周末,我看到一本书上介绍了一个大气压实验:将一个杯子盛满水,用纸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我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薄薄的一张纸怎么能托住一杯沉重的水呢?
我将信将疑地做起实验来。我先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往里面装满了水;接着找来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盖在杯子口上;然后用左手按着杯口,右手抓着杯子底,让杯底朝上杯口朝下;最后放开左手。真神了!白纸真的把水托住了!我又试了几遍,确定这是事实。
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于是我上网查询。原来,当杯里装满水盖上纸后,杯中的大气压低于杯外的大气压,杯外的大气压压住了纸,水就流不出来了。
请说说自己做的一项实验活动。要说出实验的名称、准备、过程和结果,还要说出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以及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1.在小组内说自己做的一项小实验,
请同学提提修改建议;听了同学的
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2.写习作草稿,读一读,改一改; 和
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习作草稿,互相
提修改建议。
3.进一步修改习作草稿,修改满意了
誊抄到作文本上给老师看。
祝愿同学们
文思泉涌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