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基础巩固
1.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 )
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
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C.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6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其分裂,把它当作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德意志地区的大量财富纷纷流向罗马。
2.1517年,为反对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它的发表
( )
A.揭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
B.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进入了高潮
C.引发了德意志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迫使教皇承认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答案 A
解析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消息很快传遍德意志,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依然显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物均以神为绝对权威。“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因而选C。
4.“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答案 B
解析 马丁·路德认为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别人信仰自由的权利。这实际上破除了对教皇权威的信仰,倡导了信仰自由,使每个人都有权力和条件成为信徒。
5.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随之纷纷仿效。这一事件不能说明
( )
A.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B.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
C.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
答案 D
解析 宗教改革后,宗教的影响力下降,但并不是不复存在。
6.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 )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宗教仪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①②③④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能力提升
7.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的做法
( )
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 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 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 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是为德国人阅读《圣经》提供方便,而不是要否定《圣经》的权威。
8.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 )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答案 D
解析 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强调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9.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B.促进了德意志语言的发展
C.16世纪末取得合法地位
D.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答案 C
解析 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教诸侯签定和约,规定“教随国定”的原则,标志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材料三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1)结合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点,分析他翻译《圣经》的意图是什么?马丁·路德此举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答案 (1)意图: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点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坚持《圣经》是信仰的唯一神圣权威。为了方便德意志人阅读《圣经》,更好地宣扬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影响:拓展了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势力,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2)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各阶层的支持。
(3)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解析 第(1)问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和影响。回答时注意第一小问结合其宗教改革理论的核心说明问题。第二小问从宗教改革和德意志文化发展的角度概括。第(2)问结合当时德国宗教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材料二所说明的问题。第(3)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矛头是天主教会,而教会是中世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同时注意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从而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