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的影响。
(3)发表《___________》,宣传宗教改革主张。
(4)1541年的日内瓦掌权者,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基督教原理2.内容:
(1)坚持_________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调教会要按_________传播上帝的旨
意,认为个人可以直接通过信仰《圣经》与上帝联系。
(3)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所谓的“_______”,宣扬选民或弃民。
(5)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6)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建立_____
___的长老制度,建立起政教一体的政权。《圣经》《圣经》先定论共和式3.影响:日内瓦成为宗教改革的重要国际中心,成为“______
_____”。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_______
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随着_________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新教的罗马新贵族文艺复兴【合作探究】
1.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2.内容:
(1)1534年,颁布“_________”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_____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_____所有。至尊法案国王王室2.与德意志和瑞士的改革相比,英国的改革有何特点?
提示:(1)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
(2)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进行了清教徒运动。3.影响:
(1)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_________。
(2)英国国教会成为_____________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主要派别和实质:
(1)主要派别:_______、_________、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英国国教封建专制统治路德派加尔文派2.影响:
(1)政治上: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_______
___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
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意识请你参考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思考为什么说他所进行的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1)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2)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4)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一、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相同: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
(1)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因为从创世纪以来,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一生无法改变的),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名师指津】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方式和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宗教改革的影响
1.政治:
(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
2.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名师指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宗教改革,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 宗教改革的认识
(2012·厦门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 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材料三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四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宗教改革运动的起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概括能力,考查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从材料一“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可知天主教会对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从材料二伊拉斯谟的愤怒的话语,看得出教会修道院的胡作非为;从材料三罗马教廷从德国掠夺财富的数额和以往征税总额的对比中,看得出教会对德国的严重剥削。第(2)题的积极作用,从思想、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回答。答案:(1)原因: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压榨最严重。
(2)积极作用: 思想上,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经济上,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活上,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