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0: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西师大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从宜宾开往成都东的G6666动车,平均每时行260km,90分到达。宜宾至成都东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解答这题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A.路程÷速度=时间 B.速度×时间=路程 C.路程÷时间=速度
2.红星小学22个班向灾区捐款,平均每班捐486元。学校一共捐款多少元?竖式计算过程中,第一步的得数为甲,第二步的得数为乙。甲和乙的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3.如果126×★=378,那么能正确表示出在计算结果的式子是( )。
A.126+378 B.126×4+378
C.126×4+378×10 D.126×40+378×10
4.下面可以用算式“116×58”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A.26名教师为希望小学购买学习用品,买了58套,每套116元,一共多少元?
B.四年级2个班为残疾儿童捐款,1班捐款116元,2班捐款58元,1班捐款的数量是2班的几倍?
C.一辆货车每时行58千米,行116千米要用几小时?
D.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16米、宽58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5.足球48元/个,杨老师要给学校足球队买198个足球,他大约要准备( )。
A.8000元 B.10000元 C.100000元
6.某水果店促销盒装荔枝,原价88元/盒,现在买二送一。姐姐一共买了9盒,她一共要付( )元。
A.88×9 B.88×6 C.88×3 D.无法确定
7.国庆期间,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一个笔记本10元,买4本送一本,红红买了20本,共省了( )元钱。
A.10 B.20 C.40
8.计算时,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
A.3 B.4 C.5
9.下表是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一些信息:
已经行驶的时间 3时
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185千米/时
还需要运行的时间 12时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85×12-185 B.185×12+3
C.185×(12-3) D.185×(12+3)
10.文明小学学生校服每套196元,李老师准备购买59套,估算一下,他带( )元钱就足够了。
A.12000 B.11500 C.10005 D.13000
二、填空题
11.馒头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想要制作出口感香甜、松软劲道的馒头,和面时面粉和水的用量至关重要。赵师傅和面制作馒头时,每千克面粉加入520克水,那么13千克面粉应加入( )克水。
12.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李叔叔一家只有4个成年人,2025年食盐摄入总量不宜超过( )克。
13.估算:体育课上,王飞测得他的平均步长是68厘米,他沿着操场的长从东边走到西边,走了158步,操场的长有( )米。
14.根据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
37×222=8214 37×2222=82214 37×22222=822214
37×222222=( ) 37×2222222=( )
37×( )=822222214
15.□×○=120,如果□不变,○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积变为( );如果○不变,□除以5,那么积变为( )。
16.学校买来足球、篮球各120个,足球每个85元,篮球每个65元,学校一共花了( )元。
17.小强走一步的平均距离是62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997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
18.光明小区共有24幢居民楼,每幢楼25层,每层有4户,一共有( )户。
19.图书室有5个书柜,每个书柜有5层,每层放了250本书。5个书柜一共放了( )本书。
20.估算:赵亮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3厘米,他从家到电影院走了708步,他家到电影院的距离约是( )米。
21.李老师骑共享单车从家去学校,他每分钟骑行185米,到学校需要12分钟,李老师家距学校多少米?解决这道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李老师家距学校( )米。
22.一列从甲市到乙市的高速列车以26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经过12小时到达目的地。甲市到乙市的高速铁路长( )千米。
23.两个因数的积是48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积是( )。
24.某人平均每天食用油28克,今年上半年这181天一共大约食用油多少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28估成 ,把181估成 ,结果是 克。
三、判断题
25.480×35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26.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27.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行驶20时可以行驶3600千米。( )
28.列竖式计算123×45时,“4”乘“1”的结果表示4个一。( )
29.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扩大到原来的16倍。( )
30.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可能是三位数。( )
四、计算题
31.直接写出得数。
700×90= 700-208= 109×20=
39万+28万= 240×30= 50000-10000=
700×11= 659+331= 350×40=
32.列竖式计算,带*的题目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58+642= 12×223= 18×304= 650×65=
33.脱式计算。
37×39-568 12×(77+23) 40+60×12
五、解答题
34.甲、乙两地相距96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4千米,两车经过8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5.智航科技公司研发“小明”“小芳”两款探索机器人,用于外星基地勘测。它们从不同充电点出发,相向而行前往基地核心区。“小明”机器人每分钟行进54米,“小芳”机器人每分钟行进60米,经过半小时后,两者在核心区入口成功会合。请问两个充电点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3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凡事要做好计划,才能事半功倍。丽丽计划写一本3010字的字帖,每天写118字,26天能写完吗?请计算说明。
37.红队与蓝队分别从驻地出发,向10000米外的靶场行进。红队的速度是每分行200米,蓝队的速度是每分行225米。中午12:00两队同时出发,12:40时,他们分别走了多远?走到哪个位置,请在线上标出来。
38.生活中瓶装矿泉水经常没喝完就被扔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某运动场馆一天约有23瓶125毫升的矿泉水被扔掉了。8个这样的运动场馆一天浪费了多少毫升水?
39.国庆节期间张成跟一旅游团到动物园游玩,团里共有32人,其中成人12人。动物园的门票价格如下:
方案一:成人40元/人,儿童20元/人。
方案二:团体票20人以上(包括20人),25元/人
请你帮张成算一算,怎样买票合算?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40.两城间有两条公路,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达C城,用了6小时。
(1)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返回时汽车直接由C城返回A城,且每小时多行6千米,则回到A城要多少时间?
41.某景区的门票价格如下表。
成人票 儿童票 团体票(20人及以上)
180元/人 90元/人 95元/人
四年级5班共42名学生参加学生综合实践活动,2位带队老师及1位教练配同参与。请问怎么购票合算?
42.晶晶一家从自贡去昆明自驾旅游。上午9:00他们从自贡出发,下午4:00到昆明,中途停车吃饭、休息累计用去1时。已知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12千米/时。他们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43.从甲地到乙地汽车走高速公路每时行80千米,23小时到达,火车走铁路每时行236千米,6小时到达。从甲地到乙地高速公路比铁路远多少千米?
44.新华商场以每件156元的价格购进80件夹克。又以每件200元的价格卖出了60件,余下的夹克按卖价降60元优惠卖出。在这批夹克的销售中,新华商场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或赔了多少钱?(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
45.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很受观众的喜爱,某影院的一个观影厅共有27排座位,每排可以坐25人,已知票价为40元/人,那么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多少元?
想:要求“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多少元?”必须知道________和________。(先填空,再解答)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分析】平均每时行260千米,是动车行驶的速度。90分到达,是动车行驶的时间。宜宾至成都东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是动车行驶的路程。据此解答。
【解析】已知动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求路程是多少。应该用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故答案为:B
2.A
【分析】先用486乘个位上的2,得到972(这是甲);再用486乘十位上的2(即20),得到9720(这是乙)。可见972比9720小,故甲<乙。最终将972和9720相加得10692元。
【解析】竖式计算中甲=486×2=972,乙=486×20=9720,所以甲<乙。
故答案为:A
3.C
【分析】根据126×★=378,五角星在十位上,所以126乘五角星应该为126×★×10=378×10,再加上126乘个位上的4,将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加,即可求出计算的结果。
【解析】由分析可知,
126×★×10
=378×10
378×10+126×4
=3780+504
=4284
所以能正确表示出在计算结果的式子是126×4+378×10。
故答案为:C
4.A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时间=路程÷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依此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选择即可。
【解析】A.26名教师为希望小学购买学习用品,买了58套,每套116元,用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一共捐了多少元,列式是116×58。符合要求。
B.四年级2个班为残疾儿童捐款,1班捐款116元,2班捐款58元,求1班捐款的数量是2班的几倍?用116÷58。不符合要求。
C.一辆货车每时行58千米,行116千米要用几小时?用时间=路程÷速度,列式是116÷58,不符合要求。
D.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16米、宽58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列式为(116+58)×2,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5.B
【分析】先对购买的足球的总价进行估算,再与选项进行比较。估算时是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来计算。已知足球48元/个,数量是198个,把48看作50,把198看作200,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算出总价的近似值,即可解答。
【解析】48×198
≈50×200
=10000(元)
即他大约要准备10000元。
故答案为:B
6.B
【分析】“买二送一”,就是用买2盒荔枝的钱,可以得到3盒荔枝,将(2+1)盒荔枝看作一组,用9÷(2+1)=3组,求出买的荔枝总数里有几组;每组需要购买2盒荔枝,一共有3组,所以需要购买荔枝的数量为2×3=6盒,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盒荔枝的单价乘需要购买荔枝的盒数,即可求出花了多少钱。
【解析】9÷(2+1)
=9÷3
=3(组)
2×3=6(盒)
88×6=528(元)
某水果店促销盒装荔枝,原价88元/盒,现在买二送一。姐姐一共买了9盒,她一共要付88×6元。
故答案为:B
7.C
【分析】买4本送一本,就是用买4本笔记本的钱,可以得到5个笔记本,将(4+1)个笔记本看作一组,用20÷(4+1)=4组,求出买的笔记本总数里有几组;每组需要购买4个笔记本,一共有4组,所以需要购买笔记本的数量为4×4=16本,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个笔记本的单价乘需要购买笔记本的数量,求出实际花的钱数。再用一个笔记本的单价乘20本,求出购买20本需要的钱数,然后用购买20本需要的钱数减去实际花的钱数,即可求出共省了多少元钱。
【解析】20÷(4+1)
=20÷5
=4(组)
4×4=16(本)
10×16=160(元)
10×20=200(元)
200-160=40(元)
国庆期间,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一个笔记本10元,买4本送一本,红红买了20本,共省了40元钱。
故答案为:C
8.B
【分析】21×□3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依此将1、2、3……填入□内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21×134=2814
21×234=4914
21×334=7014
21×434=9114
21×534=11214
则计算21×□34时,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4。
故答案为:B
9.D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根据题目,我们知道火车已经行驶的时间是3小时,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85千米/时,还需要运行的时间是12小时。速度已知,我们需要计算火车需要行驶的总时间,即(12+3)小时,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就是185×(12+3),据此解答。
【解析】185×(12+3)
=185×15
=2775(千米)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775千米。
故答案为:D
10.A
【分析】用每套校服的价格乘准备购买的套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付多少钱;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将两位数估成整十数,相乘即可求出大约需要带多少钱,且估算的需要比实际需要付的钱数多,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196×59≈200×60=12000(元)
他带12000元钱就足够了。
故答案为:A
11.6760
【分析】用每千克面粉加入的水的重量乘上面粉的重量即可求解。
【解析】520×13=6760(克)
13千克面粉应加入6760克水。
12.7300
【分析】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就是平年。能被400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就是平年。一般来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025÷4=506……1,所以2025年是平年,有365天。
用4乘每日食盐摄入量5克,求出4个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再乘365天,即可求出2025年食盐摄入总量不宜超过多少克。
【解析】2025÷4=506……1
所以2025年是平年,有365天。
5×4=20(克)
365×20=7300(克)
所以2025年食盐摄入总量不宜超过7300克。
13.112
【分析】由于操场的长就是步行走的距离,根据平均步行长度×步数即可,由于是估算,把两个乘数估算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即可,再根据1米=100厘米换算单位。
【解析】158×68≈160×70=11200(厘米)
11200厘米=112米
操场的长有112米。
14.8222214 82222214 22222222
【分析】题中的算式规律为: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是37,第二个因数都是2组成的数,且2的个数逐渐增加1,乘积中8在结果的最高位,1在结果的十位,4在结果的个位,剩下位数上均是2,并且取决于第二个因数的2的个数,即积的2的个数要比因数的2的个数少两个,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37×222222=8222214
37×2222222=82222214
37×22222222=822222214
15.480 24
【分析】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如果□不变,○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积也要乘4,积变为120×4=480;
如果○不变,□除以5,那么积也要除以5,积变为120÷5=24。
综上可知,□×○=120,如果□不变,○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积变为480,如果○不变,□除以5,那么积变为24。
16.18000
【分析】用购买的足球的总数量乘每个足球的价格,求出购买足球的总费用,用购买的篮球的总数量乘每个篮球的价格,求出购买篮球的总费用,用购买足球的总费用加上购买篮球的总费用,即可求出学校一共花了多少元。
【解析】120×85=10200(元)
120×65=7800(元)
10200+7800=18000(元)
所以学校一共花了18000元。
17.600
【分析】步数×小强走一步的平均距离=小强走的总路程,依此列式并估算出小强家到学校的距离,再根据“100厘米=1米”将单位化成米即可。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应将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或整百数,将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解答。
【解析】997接近1000;62接近60
997×62≈60000(厘米)
60000厘米=600米
他家到学校大约有600米。
18.24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幢楼的层数乘每层的户数,求出每幢楼的户数;再用每幢楼的户数乘居民楼的幢数,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户;据此解答。
【解析】25×4=100(户)
100×24=2400(户)
则光明小区共有24幢居民楼,每幢楼25层,每层有4户,一共有2400户。
19.6250
【分析】这道题是考查整数的连乘应用题,解决这种题首先要会分析题意,这道题要先求出5个书柜有多少层,用乘法计算,5×5=25(层),每层放了250本书,再乘250,即可求出结果。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计算如下:
5×5×250
=25×250
=6250(本)
图书室有5个书柜,每个书柜有5层,每层放了250本书。5个书柜一共放了6250本书。
20.42
【分析】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708步走了708个63厘米,即63×708,把63看作60,708看作700进行估算,然后再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解析】63×708
≈60×700
=4200(米)
4200÷100=42(米)
则估算:赵亮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3厘米,他从家到电影院走了708步,他家到电影院的距离约是42米。
21.速度×时间=路程 2220
【分析】每分钟骑行185米是速度,到学校需要12分钟是时间,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185×12,即可求出李老师家距学校多少米。
【解析】185×12=2220(米)
李老师骑共享单车从家去学校,他每分钟骑行185米,到学校需要12分,李老师家距学校多少米?解决这道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李老师家距学校2220米。
22.3180
【分析】已知一列高速列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甲市到乙市的距离。
【解析】265×12=3180(千米)
即甲市到乙市的高速铁路长3180千米。
23.480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b倍,积就扩大到原来(a×b)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80×(2×5)
=480×10
=4800
两个因数的积是48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积是4800。
24.30 180 5400
【分析】用每天食用油的克数×天数即为一共大约食用的克数,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把三位数和两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解析】28×181
≈30×180
=5400(克)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28估成30,把181估成180,结果是5400克。
25.×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先求出480×35的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即可。
【解析】480×35=16800
所以480×3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假设这两个因数为123和11与125和44,分别计算它们的积;然后进行判断可解此题。
【解析】123×11=1353
125×44=5500
由此可知,所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20时是否可以行驶3600千米,即可解答本题。
【解析】180×20=3600(千米)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行驶20时可以行驶3600千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知列竖式计算123×45时,123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45的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所以4与1相乘实际是4个十乘1个百,即40×100=4000,4000表示4个一千;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0×100=4000
列竖式计算123×45时,“4”乘“1”的结果表示4个一千,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4×4=16,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扩大到原来的16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0.√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是100和10,或900和90;分别求出它们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析】假设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是100和10,或900和90;
100×10=1000,1000是四位数;
900×90=81000,81000是五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不可能是三位数,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1.63000;492;2180;
67万;7200;40000;
7700;990;14000
【解析】略
32.1000;2676
5472;42250
【分析】(1)万以内的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验算时,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
(2)(3)(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解析】*358+642=1000 12×223=2676
验算:
18×304=5472 650×65=42250

33.875;1200;760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析】37×39-568
=1443-568
=875
12×(77+23)
=12×100
=1200
40+60×12
=40+720
=760
34.46千米
【分析】由题意得,甲、乙两地相距96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时行74千米,两车经过8小时相遇。可以直接用960除以8算出客车和货车每小时一共行驶多少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4千米,直接用前面的得数减去74即可算出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析】960÷8-74
=120-74
=46(千米)
答:货车每时行46千米。
35.342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机器人的路程和就等于这两个充电点的距离。第一种方法,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小明”机器人行走的路程以及“小芳”机器人行走的路程,再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两个机器人的速度和,再乘行走的时间,求出两个机器人的路程和。
【解析】半小时=30分钟
第一种方法:
54×30+60×30
=1620+1800
=3420(米)
第二种方法:
(54+60)×30
=114×30
=3420(米)
答:两个充电点相距3420米。
36.能
【分析】用每天写的字数乘上天数求出能写的字数,再与字帖的字数比较即可。
【解析】118×26=3068(个)
3068>3010
答:每天写118字,26天能写完。
37.红队8000米;蓝队9000米;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就是行走的时间,再用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算出红队和蓝队分别走了多远。图上一共10000米,平均分成了10份,说明每份是1000米,由此标出红队和蓝队走到哪个位置。
【解析】12时40分-12时=40(分)
200×40=8000(米)
225×40=9000(米)
答:红队走了8000米,蓝队走了9000米。
他们走到的位置如下所示:
38.23000毫升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瓶浪费的水的毫升数乘瓶数得出一个场馆浪费多少水。再乘8个场馆,就是一天浪费了多少毫升水。
也可以用8个场馆乘每个场馆浪费的瓶数,就是一共浪费多少瓶。再乘每瓶浪费的水的毫升数,就是一天浪费了多少毫升水。
【解析】125×23=2875(毫升)
2875×8=23000(毫升)
或:8×23=184(瓶)
184×125=23000(毫升)
答:8个这样的运动场馆一天浪费了23000毫升水。
39.12名成人和8名儿童购买团体票,12名儿童购买儿童票最合算;740元
【分析】32-12=20(人),则成人有12人,儿童有20人。
方案一:12名成人购买成人门票,20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根据,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12×40和20×20的和。
方案二:32人全部购买团体票,根据,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32×25元。
方案三:12名成人和8名儿童购买团体票,即12+8=20(人),12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根据,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20×25和12×20的和。
分别算出三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大小,花费钱数少的方案即为购票最划算的方案。
【解析】32-12=20(人),则成人有12人,儿童有20人。
方案一:12×40=480(元)
20×20=400(元)
480+400=880(元)
方案二:32×25=800(元)
方案三:12名成人和8名儿童购买团体票,12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
12+8=20(人)
20×25=500(元)
12×20=240(元)
500+240=740(元)
740<800<880
方案三花费的钱数最少,即12名成人和8名儿童购买团体票,12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最合算。
答:12名成人和8名儿童购买团体票,12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最合算。一共需要花费740元。
40.(1)60千米;
(2)5小时
【分析】(1)根据题意,去时的路程为200+160,根据路程÷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速度;
(2)回程的路程是33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回到A城需要多少时间;这里需注意回程的速度是比去时每小时要多行6千米的,所以回程的速度是:“去时的速度+6”。
【解析】(1)(200+160)÷6
=360÷9
=60(千米/小时)
答: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2)330÷(60+6)
=330÷66
=5(小时)
答:回到A城需要5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基础行程问题,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1.17名学生和2位带队老师及1位教练购买团体票,剩余25名学生购买儿童票合算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总共有42名学生,2+1名成人参加活动。方案一:购买42+2+1张团体票;方案二:17名学生和3名成人购买团体票,剩余42-17名学生购买儿童票。分别求出两个方案花费的钱数,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
方案一:
42+2+1
=44+1
=45(名)
45×95=4275(元)
方案二:
17+2+1
=19+1
=20(名)
42-17=25(名)
20×95+25×90
=1900+2250
=4150(元)
4275>4150
答:17名学生和2位带队老师及1位教练购买团体票,剩余25名学生购买儿童票合算。
42.
672千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先分别将上午9:00、下午4: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用到达昆明的时间减从自贡出发的时间后,再减中途吃饭休息的时间长,从而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长,然后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计算出他们一共行驶的距离,依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上午9: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时;
12+4=16(小时)
下午4: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6时。
16时-9时=7(小时)
7-1=6(小时)
112×6=672(千米)
答:他们一共行驶了672千米。
43.424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从甲地到乙地走高速、走铁路的路程,然后再用求出的这两个路程作差,即可求出从甲地到乙地高速公路比铁路远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解析】80×23=1840(千米)
236×6=1416(千米)
1840-1416=424(千米)
答:从甲地到乙地高速公路比铁路远424千米。
44.赚了;2320元
【分析】方法一:新华商场购进夹克的成本为:156×80=12480(元),新华商场按原价200元卖出了60件夹克,收入为:200×60=12000(元),剩余的80-60=20(件)夹克以200-60=140(元)的价格卖出,收入为:20×140=2800(元),新华商场的总收入为:12000+2800=14800(元),比较总收入和成本,由于14800元>12480元,所以新华商场赚了,赚了14800-12480=2320(元)。
方法二:比较前60件夹克卖出的价格和购进的价格:200元>156元,所以单件夹克是赚的,用卖出的价格减去购进的价格,求出单件夹克赚的钱数,再乘60件,求出60件夹克一共赚的钱数;余下的夹克的价格为200-60=140(元),140元<156元,所以单价夹克是赔的,用购进的价格减去降价后的价格,求出单件夹克赔的钱数,再乘余下的夹克件数,求出余下的夹克一共赔的钱数,再与赚的钱数比较,最后两者作差即可(大数减小数)。
【解析】方法一:156×80=12480(元)
200×60=12000(元)
(200-60)×(80-60)
=140×20
=2800(元)
12000+2800=14800(元)
14800元>12480元
14800-12480=2320(元)
答:新华商场是赚了,赚了2320元。
方法二:前60件夹克:200元>156元,所以单件夹克是赚的。
60件夹克一共赚了:(200-156)×60
=44×60
=2640(元)
余下的夹克:200-60=140(元)
140元<156元,所以单价夹克是赔的。
余下的夹克一共赔了:(156-140)×(80-60)
=16×20
=320(元)
2640元>320元
2640-320=2320(元)
答:新华商场是赚了,赚了2320元。
45.单张票价;观影厅座位数;27000元
【分析】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要求“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多少元?”必须知道单张票价和观影厅座位数;
用每排可以坐的人数乘排数,先求出观影厅座位总数,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观影厅座位总数乘每张电影票的价格,即可求得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多少元。
【解析】要求“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多少元?”必须知道单张票价和观影厅座位数。
25×27×40
=675×40
=27000(元)
答:这个观影厅放映一场最多可收入27000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