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 (4)(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 (4)(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08: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加尔文,1509年7月生于法国,曾在奥尔
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
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1534年因提
倡路德教义流亡瑞士的巴塞尔。流亡期
间出版《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宗教
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后,除
短期被迫离开外,一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
改革。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
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请思考:
1.加尔文为何被称为新教的教皇?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有哪些?人文主义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___________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的影响。
(3)1541年,瑞士日内瓦政权支持宗教改革。马丁·路德2.内容:
(1)坚持《_____》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_________。教会应按《圣经》传播上帝旨意。
(3)个人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4)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5)思想核心是“_______”。主张选民应有_________,具有
节制、忍耐等美德。
(6)主张建立_______的长老制,组建市议会,建立_________
的政权。圣经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先定论奋斗精神共和式政教合一3.影响:
(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改变
了社会风气。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_________
___”。新教的罗马【知识点拨】
4.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加尔文坚持《圣经》是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3)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早最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1)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对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共同态度:不反对信仰上帝,但都反对对教皇的盲从。影响:为新兴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2)对加尔文影响较大的思想和活动有哪些?
提示:人文主义思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3)加尔文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提示:原因:民族国家形成,王权日益强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会腐败堕落,人民反对教会勒索。
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特别提醒】
“先定论”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动力主要表现在:
(1)为资产阶级进行剥削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2)这种成功与否没人可知,需要依靠努力才可知的说法鼓励了人们去争取幸福生活。【知识点拨】
1.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的主张的异同。
(1)相同点: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是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①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在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②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③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④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_____
___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随着_________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__
_____情绪不断高涨。
(4)教皇在国际事务中偏袒英国的对手,干涉英国内政。
(5)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新贵族文艺复兴反教会2.内容:
(1)自1529年起颁布法令,从财政、司法、人事方面限制教会
权力。
(2)1534年,颁布“_________”。
①规定_____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
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3)没收修道院财产归_____所有。至尊法案国王王室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_________。
(2)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服从国王意志、国家法令,
成为_____________的工具。英国国教封建专制统治【知识点拨】
2.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宗教改革由封建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展开,英国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
(2)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3)王室、贵族和资产阶级大规模地剥夺了罗马教会的土地和财产,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4)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3.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属于资产阶级运动的表现。
(1)从原因看,受欧洲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推动而产生。
(2)从斗争对象看,反对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内容看,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主要派别和实质:
(1)主要派别:路德教派、_________、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
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2.历史作用:
(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和
_________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______
___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尔文派民族国家资本主义阅读以下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要求“纯洁”国教教会,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这些政策遭到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著名的清教徒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1)在英国谁首先进行了宗教改革,他是怎样创立“可以离婚的宗教”的?
提示:英王亨利八世。措施: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保留天主教会的教义和仪式,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
(2)英国宗教改革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提示:实质目的:利用宗教改革之机,与教皇决裂,建立民族教会、强化王权。(3)改革后英国国教为什么称为新教?
提示:因为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4)简要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出现清教徒?清教徒的出现有何意义?
提示:资产阶级不满英国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出现了用加尔文教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信徒称“清教徒”。
意义:清教运动的新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清教徒则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代表,是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5)英国宗教改革有什么特点?
提示:英国宗教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