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3课时 直线运动和
曲线运动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小秋和小书在上完课之后,对老师讲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很感兴趣。于是,准备自己做一个击球实验。
主题情境:击球实验
一、运动的物体有不同的路线,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图1
1.小秋分别利用 图1 中的两种轨道击球,小球在 1 号轨道上做 运动,在 2 号轨道上做 运动。
直线
曲线
2.如图2,小秋用手将小球沿桌面推出,请在图2 中分别画出小球在桌面上的运动路线和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图2
3.小秋在实验前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该操作属于( )。
A.科学问题
B.科学假设
C.科学结论
B
4.【推理意识】下图所示是小秋和小书将同一个小球沿桌面推出的实验记录图,他们绘制的运动路线的弯曲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C
A.有一个人画错了
B.他们用的小球不一样
C.他们推小球的力量不一样
5.小书提出:若不推动小球,而是让小球直接在桌面边缘自由下落,则小球的运动路线应该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路线会随着道路情况进行改变。
( )
直线
√
2.无风的情况下,喷泉喷出的水柱在下落时的运动路线一定是直线。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根据击球实验的现象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物体的运动,它们的运动路线和击球实验中小球的运动路线是否相同?
×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苹果落地 B.老鹰在空中盘旋
C.过山车在通过弯道
A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降式电梯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B.玩滑滑梯的小秋一定在做直线运动
C.从温州飞往北京的飞机在空中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C
3.如右图,用削皮器给
苹果削皮时,削皮器的
运动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
4.如右图,运动软件上的运动记录显示,小秋跑步属于(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既有直线运动
又有曲线运动
C
5.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分,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与另外两种不同的是( )。
A.上升的国旗
B.投掷出去的铅球
C.立定跳远时的运动员
A
6.【易错题】如下图,拍打篮球时,篮球的运动属于( ),投篮时,篮球的运动属于( );投中后,篮球从篮筐落到地面的过程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无法确定
A
B
A
图3
图4(共9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8课时 测试“过山车”
小秋和组员们成功搭建了一座“过山车”,但这座“过山车”能否成功运行呢?让我们一起来测试他们的“过山车”。
主题情境:测试我们的“过山车”
一、让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评价我们的“过山车”。
1.下列属于评价“过山车”的项目要求的是( )。
A.轨道总长
B.小组要分工合作
C.以上两者都是
C
2.【类比思维】下表所示是同一小球在小秋和其他小组的“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时间和轨道末端的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到达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组别 轨道总长/ 厘米 运动的时间/ 秒 木块滑行的距离/ 厘米
小秋 300 4 10
小书 300 5 9
小诗 200 5 8
(1)通过“相同距离比时间”可以发现,小球在小秋小组的“过山车”上比在小书小组的“过山车”上运动得( );通过“相同时间比距离”可以发现,小球在小书小组的“过山车”上比在小诗小组的“过山车”上运动得( )。
A.慢 B.快 C.一样快
B
B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小球在 小组的“过山车”上到达终点时的能量最大。
小秋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要让小球到达终点时的能量更大,小诗可以( )。
A.增大轨道的坡度
B.增加轨道的长度
C.增加弯道的个数
A(共9张PPT)
第7课时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前几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乐设施中,小秋最喜欢的是“过山车”,并对此念念不忘,因此小秋打算在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一座“过山车”模型。
主题情境:过山车真好玩
一、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和制作一座“过山车”吧!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时,我们要先( )。
A.实施方案
B.制订方案
C.明确任务
C
2.我们设计和制作的“过山车”要符合下列( )条件。
①轨道总长在2 米以上。
②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③轨道起点高于20 厘米。
④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B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设计?( )
A.用绳子摆出“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B.在纸上画出“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
C
4.【模型构建】
右图所示是小秋
小组设计的“过
山车”轨道设计
图,上方的轨道应该用 表示,下方的轨道应该用 表示。AB 段是直线轨道,CD 段是曲线轨道,这个轨道设计图中一共有 个弯道。
实线
虚线
8
5.判断:制作“过山车”时,如果有新的想法,可以直接按新想法搭建,无须修改原设计图。
(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和同学们一起搭建“过山车”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他们应该(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C.组长设计,组员制作
B(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6课时 运动和能量
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将球网顶了起来……,它们都具有能量。那么从斜坡上释放的小球具有能量吗?
主题情境:物体具有的能量
一、运动的小球具有能量吗?小秋设计了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如图1),先在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2:如果将手掌换成木块(如图2),放在水平面上,让小球滚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滑行的距离是否相同?
图1
图2
1.在实验 1 和实验 2 中,手掌和木块的作用是( )。
A.防止小球滚下桌面
B.证明运动的小球具有能量
C.降低小球运动的速度
B
2.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要从不同位置释放小球
B.手掌放置的位置要一致
C.木块被撞击前和被撞击后的位置都要做好标记
A
3.实验中改变斜面的坡度,是为了( )。
A.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
B.改变小球运动的路线
C.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式
A
4.以下是小秋的实验记录表。分析实验数据,将表格补充完整。
越大
坡度大小 手掌感受到的力度 木块滑行的距离/ 厘米 小球具有
的能量
小 小 10 小
中等 中等 16 中等
大 大 23 大
实验结论 斜面的坡度越大,手掌感受到的力度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证明小球具有的能量 。 越长
越大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风车转动是风的能量,水滴石穿是水的能量。 ( )
2.人在奔跑时具有的能量比走路时更大,所以课间不能追逐打闹,以免发生碰撞。 ( )
3.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能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起来了解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能量吧!
1.在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 )时的能量更大。
A.刹车减速 B.加速骑行
C.不踩脚踏板,让自行车顺坡而下
B
2.下列现象中,能证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是( )。
A.子弹能击穿苹果
B.风平浪静的海面
C.扎根地底的树木纹丝不动
A
3.【链接生活】学校门口有减速慢行的标志。关于这个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为了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
B.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慢越省
油,这是在提醒驾驶员注意
油量
C.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发生车祸后的危害就越大。因此,这是在提醒驾驶员减速
C(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4课时 相同距离比快慢
小秋的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其中跑步比赛尤为激烈,小秋在观看比赛之后发现,跑步比赛中比较名次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课上举办的小球运动会上。
主题情境:小球运动会
一、运动距离相同时,怎样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呢?
1.如下图,小秋和同学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两个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小球运动的终点要相同
B.两个小球需要同时出发
C.不用计时工具,用肉眼直接观察无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C
2.如果只有一条轨道,怎样比较两个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小秋准备展开探究。
(1)完成这个实验需要分工合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计时员听到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看到小球在轨道外停止运动时结束计时
B.操作员听到发令员发令后释放小球,此时计时员开始计时,小球运动到轨道终点时,停止计时
C.记录员要及时记录小球运动的距离
B
(2)为了让两个不同小球的比赛更加公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两个不同小球的起点和终点位置都要一致
B.两个不同小球的出发时间和结束时间要一致
C.两个不同小球释放时受到的推力要一致
A
(3)实验结果显示:1 号小球用时6 秒,2 号小球用时4 秒。小秋可以判断:1 号小球比2 号小球运动得 (填“快”或“慢”)。因为运动距离相同时,
1 号小球比2 号小球运动的时间更 (填“长”或“短”)。
慢
长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小组做实验时,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独立完成全部实验。
( )
2.运动会上,裁判员判定运动员名次的方法:运动距离相同时,用时越短,跑得越快。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在经历了小球运动会后,跟老师说:“我现在也可以当裁判了。”
1.要准确判断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 )。
A.软尺 B.哨子 C.秒表
C
2.【控制变量法】在学校运动会中,参加100 米短跑比赛的运动员必须( )。
A.同时出发
B.同时到达
C.同时出发,也同时到达
A
3.下列 50 米跑的规则设计得不合理的是( )。
A.运动员要在指定跑道上赛跑
B.计时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C.运动员要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B
四、动物赛跑。
动物王国也在举行运动会,它们也有百米赛跑,哪只动物奔跑得最快?
1.在“龟兔赛跑”时,兔子在比赛途中轻敌睡觉,结果乌龟先到达终点并取得胜利。裁判判定输赢的依据是( )。
A.乌龟跑得比兔子慢
B.乌龟比兔子小
C.运动距离相同时,乌龟用时比兔子短
C
A. B.
C.
C
大象跑100米
需要12秒
2.下列三种动物中,跑得最快的是( )。
羚羊跑100米
需要6秒
猎豹跑100米
需要5秒
3.运动会上,大象、斑马、黑熊参加百米赛跑,黑熊用时10 秒,获得了亚军,那么获得冠军的斑马可能用时( )秒。
A.8 B.16 C.13
A(共8张PPT)
第三单元科学阅读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高空抛物(如
右图),这一被称
为“悬在城市上空
的痛”,近年来屡
屡引发公众关注。
从酒瓶、砖头到生活垃圾,这些从天而降的危险物品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即使是轻小物品,如鸡蛋、小石块等从高空坠落,也可能因重力加速度产生致命冲击力。例如:一颗鸡蛋从4 楼抛下可致人头皮肿包,从18 楼抛下可击穿人的头骨,从25 楼抛下的冲击力足以致命。重物(如花盆、工具)坠落的危害更大,可能直接导致重伤或死亡。
因此,我国法律明确将高空抛物行为单独入罪。高空抛物致人重伤、死亡、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则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定罪处罚。
阅读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颗鸡蛋从 4 楼抛下可致人头皮肿包,从 18 楼抛下可击穿人的头骨,从 25 楼抛下的冲击力足以致命。这些都说明( )。
A.从高楼抛下的鸡蛋具有能量
B.从高度越高的楼层抛下鸡蛋,鸡蛋具有的能量越大
C.以上说法都正确
C
2.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大
B.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它运动时具有的能量没有关系
B
3.下列能证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是( )。
A.保龄球击倒球瓶
B.小溪旁边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C.玩具箱里摆放的小汽车
A(共14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5课时 相同时间比快慢
十一假期即将来临,爸爸妈妈打算带小秋从浙江出发去广州游玩,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汽车、高铁、飞机等,要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他应该选择哪种出行方式?
主题情境:出行方式的选择
一、运动的时间相同,怎样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1.下表所示是小秋统计的各种交通工具通常情况下1 小时内可行驶的距离,其中运动得最快的交通工具是( )。
A.高速列车 B.汽车
C.喷气式客机
C
交通工具 高速列车 汽车 喷气式客机
通常情况下1小时内 可行驶的距离/千米 300 90 900
2.【类比思维】根据课本和生活经验,将以下几种交通工具在通常情况下运动的速度按照从慢到快进行排序: <______< < 。根据以上排序结果,小秋可以选择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出行。(均填序号)
①喷气式客机 ②汽车
③轮船 ④高速列车
④
②
③
①
3.如图,两名同学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从相同起点同时出发,沿直线向相反方向行走,比较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名同学各自从1 数到20,数1 时
各自出发,数20 时各自停止运动,可
以通过比较她们脚跟接脚尖的次数来
比较她们运动的快慢
B.用秒表计时20 秒,然后测量距离,
比较她们运动的快慢
C.让两名同学听到“开始”口令同时出发,听到“停止”口令同时停止运动,谁运动的距离长,谁就运动得快
A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每天上学第一个到学校的同学的速度一定是最快的。 ( )
2.通常情况下,30 分钟内跑步的距离比散步的距离要长一些。
( )
3.人们通常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对速度的大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下列有关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一定越快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一定越快
C.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一定越快
C
2.如下图,小秋在前,小书在后,他们相距20 米,准备同时起跑,20 秒后,小书没有追上小秋。同学们测得小书和小秋之间的距离只差10 米。关于他们运动的速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书运动得快 B.小秋运动得快
C.两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同,无法比较运动的速度
A
四、综合题。
小秋一家准备乘坐飞机去广州旅行。下表是小秋查到的部分飞机班次表。
飞机 班次 出发 时间 到达 时间 价格(元)
①号 飞机 7:15 9:35 610
②号 飞机 14:00 16:40 650
③号 飞机 16:50 19:20 620
1.根据飞机班次表可以知道,( )的速度最快。
A.①号飞机 B.②号飞机
C.③号飞机
2.根据飞机班次表可以知道,( )的用时最长。
B.①号飞机 B.②号飞机
C.③号飞机
A
B
3.如果你是小秋,你会选择哪个航班出发?写出理由。
。
我会选择①号飞机,因为①号飞机用时最短,速度最快,且价格较低(合理
即可)(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 运动和位置
小秋上完了一天的课,老师组织同学们站在车站等校车。在回家的路上,小秋看着渐渐远去的老师,再看看身边的同学,陷入了思考。
主题情境:坐校车回家
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判断一个物体运动的状态和所处的位置时,应该先确定( )。
A.参照物 B.方向
C.物体的大小
A
2.放学了,老师将同学们带到上车点,校车来了,小秋和同学们上车了,老师在上车点目送同学们上车回家(如下图)。
图1
图2
(1)关于图1 中老师、小秋、校车运动的状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与地面相比,老师运动了
B.与地面相比,小秋运动了
C.与地面相比,校车运动了
A
(2)图 2 所示是小秋和小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秋坐在小书前面的第二个位置上
B.小书坐在小秋前面的第二个位置上
C.小书坐在小秋上面的第二个位置上
B
(3) 观察右图,
以小秋家为中心,
描述此时校车的
位置。
。
校车在小秋家
北方1000 米处
(4) 如右图,
小秋乘坐的校车
从学校出发回家,
经过的路线如下:
先向 方向行
驶 米到达 ,然后向 方向行驶 米到达小秋家。
东南
3000
街心公园
南
2000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升国旗时,相对于地面,旗杆是静止的,国旗是运动的。
( )
2.要确定校车的位置,只需要知道它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就可以了。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回想在学校玩的游戏和在家看的动画片,发现这其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
1.玩“蒙眼抓人”游戏时,下列( )的描述抓到人的成功率最高。
A.小秋:小春在你的左边
B.小书:小春在离你五步远的地方
C.小诗:小春在你左边五步远的地方
C
2.【学科融合】小秋看到动画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正在“腾云驾雾”,判断孙悟空在腾空飞行的依据是( )。
A.孙悟空脚下的云朵是静止的
B.孙悟空的飞行姿势在变化
C.周围的云朵在往后运动
C
四、读图题。
小秋回到家之后,妈妈说明天会带小秋去家附近的少年宫和图书馆参观。
小秋家附近有很多学习场馆,博物馆在小秋家南方300 米处,少年宫在小秋家西方400 米处,图书馆就在博物馆的北方100 米处。
请在下图中用“★”标出小秋家的位置,用“▲”标出少年宫的位置,用“●”标出图书馆的位置。(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运动
小秋在游乐园体验了各种游乐设施后,发现不同的游乐设施都在运动,它们都是怎样运动的?
主题情境:游乐园的一天
一、小秋在去往游乐园的路上也观察到很多物体都在运动,例如工作时的摆钟、投篮过程中的篮球、运行中的垂直电梯等。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1.看图画出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
摆钟工作时
投篮
垂直电梯上行
2.在下列物体上贴小圆点,画出小圆点的运动路线。
旋转的陀螺
上下运动的跷跷板
被弹拨的尺子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同一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时,只可能存在一种运动路线。
( )
2.圆点贴在同一物体的不同位置时,可能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路线。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秋在游乐园观察到了很多物体的运动,想进一步探究物体的运动路线。
1.【链接生活】下列运动中,物体或人的运动路线可以用“ ”来表示的是( )。
A.拍篮球 B.跳远 C.抽陀螺
A
2.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与自行车脚踏板的运动路线相同的是( )。
C
A.被拨动的古筝琴弦
B.被打出去
的羽毛球
C.转动的
指尖陀螺
3.下面( )物体上的圆点与另外两个物体上圆点的运动路线不同。
A. B.
C.
B
4.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电风扇扇叶的运动路线,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在扇叶上贴上小圆点
B.让电风扇转得更快
C.让电风扇停下来
A
四、如图,小秋骑自行车时,在自行车的车把手和车轮上各贴一个圆点,当它沿直线向前运动时,这两个圆点的运动路线一样吗?画一画。
两个圆点的运动路线不一样。(共8张PPT)
第三单元易错警示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
【例1】 如右图,如果小秋
站在自动上升的扶梯上,那
么相对于地面,小秋是( )的;相对于扶梯,小秋是( )。
A.静止 B.运动 C.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的答案是B、A。小秋站在自动上升的扶梯上,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秋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照物,小秋与扶梯一起运动,小秋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秋与扶梯是相对静止的。
对应训练1 小秋看到国庆阅兵的战士齐步走过主席台,相对于主席台,战士们是 的,相对于并排走的战友,他们是
的。
运动
静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2】 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是用(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
A.相同时间比距离 B.相同距离比时间
解析:本题的答案是B。100 米赛跑时,运动员跑的距离相同,只需要比较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用时更短的运动员速度更快。
对应训练2 体育课上,小秋和小书进行“追及跑”游戏,小秋在前,小书在后,他们相距10 米,根据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运动。停止运动时,小书没有追上小秋,测得小秋和小书相距15 米。小秋比小书跑得( )。
A.快 B.慢 C.无法确定
A
93
a.c
昵图网ww四nipic.com
BY:bpa5l28
010:2010050812150086927
名师面对面
名师面对面
名师面对面
名师面对面
名师面对面
图行天下
你真棒!
语
0⊙
易错点
TTV
易错点
10米
15米
小秋:
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