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件 评估卷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习题课件 评估卷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33:2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每题2 ☆,共32 ☆)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洗完手后,湿的手会变干
B.下雨时,水洼里的积水变多了
C.煮食物时,锅里的水慢慢变少了
B
2.将一个干燥、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有水的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玻璃杯的内部出现小水珠
B.玻璃杯的外部出现小水珠
C.玻璃杯的内部出现白色粉末
A
3.小秋调制了一杯蜂蜜水,当蜂蜜在水中完全溶解后,这杯蜂蜜水的( )。
A.顶部最甜
B.底部最甜
C.各个部分一样甜
C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方法中,冰块熔化得最快的是( )。
A.用手焐冰块
B.将冰块放入沸腾的水中并搅拌
C.将冰块放入保温杯中
B
5.在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
B.在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食盐
C.同时搅拌两个烧杯
C
6.在探究“5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 20 克食盐平均分成 10 等份,一份一份地加入烧杯中
B.将 20 克食盐一次性全部倒入烧杯中
C.先往烧杯中加 2 克食盐,然后加 8 克,最后加 10 克
A
7.地表水和海水蒸发后会变成水蒸气,然后通过季风输送到青藏高原上空形成大量水汽,然后再通过( )的方式变成固态和液态水。
A.下冰雹和冰川消融
B.降雪和降雨
C.河流结冰和冰川消融
B
8.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让温度计紧贴容器的内壁
B.戴上护目镜,以免液体飞溅到眼中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A
9.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从海水里获得盐。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B
10.如图,在寒冬时节,有些地方露在外面的水管会裂开,这是因为( )。
A.自来水厂的工人把质量不好的水管放在外面了
B.水管里的水受冷结冰,体积会变大
C.水管里的水流速太快,挤破了水管
B
11.冬季,密闭的汽车内,窗玻璃内侧会出现一层“水雾”,原因是( )。
A.车窗外的水渗进来了      B.车外的水蒸气飘进车内变成了水
C.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变成了水
C
12.加热蜡,蜡会熔化,冷却后又会凝固。在这个过程中,蜡的形态发生的变化是( )。
A.固态—液态—固态
B.固态—气态—液态
C.固态—液态—气态
A
13.将医用酒精涂抹在手臂上,会感觉手臂“凉凉的”,这是因为( )。
A.医用酒精被手臂吸收了
B.医用酒精蒸发时会带走热量
C.医用酒精吸收了手臂内的水分
B
14.妈妈在做西红柿蛋汤时,尝了一口汤,感觉有点淡,但是家里没有多余的盐了。下列方法能让汤变咸的是( )。
A.加一些水
B.加点白糖
C.继续煮一会儿
C
15.下列方法中,食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B
A.50 ℃,
不搅拌
B.50 ℃,
搅拌
C.30 ℃,
搅拌
16.将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中冒出大量“热气”     B.水面翻滚,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C.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持续升高
C
二、填图连线题。(共8☆)
将下图所示仪器的名称填到对应的( )内,并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蒸发皿
①( ) 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②( ) 蒸发液体
③( ) 加热
④( ) 起支撑作用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三、探究题。(每空3☆,共60☆)
1.水结冰了。(18☆)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秋早上上学时发现小区的喷水池结冰了。傍晚放学时,小秋发现喷水池里的冰都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1)小秋早上上学时,喷水池周围的温度可能是( )。
A.5 ℃ B.-5 ℃ C.15 ℃
(2)喷水池的水结冰是因为水  
(填“受热”或“受冷”)了;喷水池的冰都不见了是因为冰   (填“溶解”或“熔化”)了。
B
受冷
熔化
(3)为了探究“水结冰”的过程,小秋做了右图所示实验。
①小秋往碎冰中加盐的目的是( )。
 A.提高周围的温度   
 B.降低周围的温度
 C.使周围的温度保持不变
B
② 当试管中出现少量的冰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当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会   (填“低于”“高于”或“等于”)原来水面的高度。
0
高于
2.怎样溶解得更快。(18 ☆)
  吃水果糖时,将水果糖嚼碎,会感觉它化得很快。小颗粒水果糖会比大颗粒水果糖溶解得更快吗?为了解开这一疑惑,小秋准备开展相关实验。
(1)小秋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2)小秋应该选择下列实验装置中的( )。
A. B. C.
水果糖的颗粒大小
B
(3)实验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   、       
等。
两个烧杯中水的温度
两个烧杯中水的质量
是否搅拌
(答案不唯一)
(4)下列方法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10 ℃ B. 50 ℃
C. 50 ℃
C
3.分离沙子和食盐。(24 ☆)
小秋周末到盐场玩时,带回来了一些粗盐。粗盐里含有一些沙子,他想利用所学知识将沙子和食盐分离开来。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操作步骤。
(1)请写出上面三个实验步骤的名称:①   ;②   ;③   。
蒸发
过滤
溶解
(2)小秋进行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3)在步骤②中,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烧杯 A中的物质是  。(均填“食盐”“沙子”或“食盐水”)
③②①
沙子
食盐水
(4)在步骤②中,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
A.比滤纸的边缘低
B.和滤纸的边缘平齐
C.比滤纸的边缘高
A
(5)在步骤①中,当蒸发皿中的液体快要变干时,应该( )。
A.熄灭酒精灯,停止搅拌
B.熄灭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直至水分蒸干
B(共30张PPT)
第一单元学业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共40☆)
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有( )。
①狂风暴雨   ②冬暖夏凉    ③晴空万里   ④乌云密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C
2.靠近地面的大气经常发生( ),于是在大气圈里会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A.水平运动 B.垂直运动
C.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C
3.测量开水的温度时,用水温计而不用气温计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的玻璃泡不一样
B.它们的量程不一样
C.它们的长短不一样
B
4.小秋的妹妹感冒发热了,小秋想帮妹妹测量体温,他应该选择( )。
A.体温计 B.气温计 C.水温计
5.测量气温时,气温计应放在( )。
A.教室内 B.室外的百叶箱中
C.室外阳光下
A
B
6.小秋用气温计测量一天的气温,下列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手持气温计的玻璃泡
B.液柱高度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A
7.小秋制作了一个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如右图),同学们对这个雨量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正确的意见是( )。
A.应该换一个粗细均
匀的直筒透明杯
B.刻度条上可以加上
降水量的单位:毫升
C.“0”刻度应该对准
杯子外部的底面
A
8.小秋用改进后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这些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为26 毫米,能代表这天降水量等级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C
9.关于下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大小不能用雨量器进行测量
B.下雪不属于降水
C.测雪的降水量要等雪熔化成水
10.小秋发现路旁的柳枝被风吹得飘向了西边,他判断当时刮的是( )。
A.西风 B.东风 C.南风
C
B
11.下列情景中,风力等级最大的是( )。
A.烟柱直冲天 B.叶动红旗展
C.举伞步行艰
12.天空中有像棉花糖一样的大团云朵,这团云最像是( )。
C
B
A. B. C.
13.小秋放学时发现天空完全被乌云遮住了,还刮起了大风,这预示着( )。
A.即将出太阳 B.可能会下大雨 C.太阳要落山了
14.“近期因全国出现大范围降温,部分冬小麦和冬油菜受冻”,说明天气影响了( )。
A.交通运输 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
B
B
15.下列三种天气中,最适合农民伯伯晾晒谷物的是( )。
C
A. B.
C.
16.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收集数据—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科学计算—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B.科学计算—收集数据—天气会商—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
C.收集数据—科学计算—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C
17.下列方法中,不能获得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的是( )。
A.看电视 B.听广播
C.查阅去年的报纸
18.天气预报显示明天阴天、无风,下列三种安排最合适的是( )。
A.去公园放风筝
B.在院子里晒被子
C.到室外操场上打羽毛球
C
C
19.小书计划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露营,出发前一天,他查看了天气预报,发现天气预报不包括( )。
A.气温预报 B.地震预报
C.降雨预报
B
20.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 )总结了现代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A.张衡 B.李四光 C.竺可桢
C
二、填空题。(每空2 ☆,共16 ☆)
1.天气现象发生在    中。
2.用   测量气温,用   
测量降水量。
大气圈
气温计
雨量器
3.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4.风向指   的方向。

摄氏

风吹来
5.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表示当时的天气是    。
6.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气象预报员的讨论,这称作   。
多云
天气会商
三、读图题。(每空2 ☆,共8 ☆)
写出下列气温计显示的气温。
14 ℃
-1 ℃
6 ℃
-3 ℃
四、探究题。(共36 ☆)
1.某市气象台发布了一则天气预报:“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阴,西北风4~5 级。明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是零下3 ℃。明天白天的森林防火等级是3 级,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每空2 ☆,共18 ☆)
(1)这则天气预报包含了   、     、   、   、森林防火等级五个方面的信息,预报的是从   到   这一段时间内的天气。
云量
风向
风力
气温
今天夜里
明天白天
(2)根据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明天白天的温差为    ,外出时穿   (填“羽绒服”或“薄外套”)比较合适。
9 ℃
羽绒服
(3)“西北风4~5 级”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
A.树叶轻轻地摆动
B.小树被吹弯
C.树枝都被吹断
B
2.在学习了“测量降水量”一课后,小秋打算制作一个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每空3☆,共18☆)
(1)下列三种容器中,小秋应该选择( )来制作雨量器。
          
A.直筒不
透明杯
B.直筒
透明杯
C.下小上
大透明杯
B
(2)在制作雨量器时,为了便于读数,需要在容器的外壁贴上刻度条,刻度条的“0”刻度应该与容器( )对齐。
A.内部的底面 B.外部的底面
C.顶部
A
(3)雨量器做好后,小秋想练习使用,他可以( )来模拟降雨。
A.用喷壶在雨量器上方洒水    B.用茶壶嘴对准雨量器浇水
C.用雨量器直接在水龙头下灌水
A
(4)小秋想测量一天的降水量,应该持续测量( )小时。
A.6 B.12 C.24
(5)周六刚好下雨了,小秋用雨量器测得这天的降水量是16 毫米,则这天的降水量等级为( )。
A.大雨 B.中雨 C.小雨
C
B
(6)怎样使用雨量器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

将雨量器放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收集雪,等收集起来的雪熔化成水后,读出对应刻度线上的数值,就测得了这场雪的降水量(合理即可)(共29张PPT)
第三单元学业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每题2 ☆,共32 ☆)
1.小秋站在学校食堂的北面100 米处,该描述是以( )为参照物。
A.学校大门
B.学校食堂
C.小秋
B
2.小秋乘坐摩天轮的时候,以摩天轮的座舱为参照物,小秋是( )的。
A.静止
B.运动
C.无法确定
A
3.小秋和小书两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自动上升的扶梯上不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书相对于扶梯是静止的
B.小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小秋相对于小书是运动的
C
4.在“蒙眼抓人”游戏中,( )能更快抓到人。
A.只描述方向 B.只描述距离
C.同时描述方向和距离
5.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停止时的位置时,通常以( )为中心。
A.起点 B.第一个弯道
C.小球停下来的位置
C
A
6.体育课上要举行100 米赛跑,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每人跑20 秒,看谁跑的距离远
B.每人跑100 米,看谁用的时间短
C.所有人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看谁先到达终点
A
7.小秋想把刚买的草莓送到距离他家15 千米的外婆家,他( )能最快到达。
A.走路 B.乘坐汽车 C.骑自行车
8.小秋和爸爸一起去游乐园体验了下列游乐项目,其中做直线运动的是( )。
A.跳楼机 B.旋转木马 C.大摆锤
B
A
9.下列( )的运动不属于曲线运动。
A.投篮时的篮球
B.拉锯时的锯子
C.水车转动时的水斗
B
10.小秋正在练习书法,当他写完自己的名字“小秋”时,想起课上学习的知识,发现自己握笔的笔尖刚刚在做(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
11.猎豹跑得比羚羊快,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猎豹跑起来和汽车一样快
B.猎豹四肢很灵活,跑起来飞快
C.猎豹在羚羊身后几十米处开始追赶,也可以捉住羚羊
C
12.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赢得了比赛。这是因为( )。
A.跑完相同的距离,乌龟用的时间少
B.跑完相同的距离,兔子用的时间少
C.在相同的时间里,乌龟跑的距离远
A
13.搭建“过山车”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设计→测试→制作
B.设计→制作→测试
C.测试→设计→制作
B
14.小秋、小书和小春在进行400 米赛跑,小秋用时1 分02 秒,小书用时64 秒,小春用时1 分12 秒。跑得最快的是( )。
A.小秋 B.小书 C.小春
A
15.如下图,搭建一个能调节坡度的斜面,让一辆小车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斜面顶端出发,能行驶得最远的是( )。
C
A. B.
C.
16.下列无法证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是( )。
A.放在架子上的足球
B.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时会溅起水花
C.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地面上会出现黑色痕迹
A
二、画图题。(共6 ☆)
如下图,A点是易拉罐顶部的圆心,B点是边缘上的一个点,向右推动易拉罐后,A、B两点的
运动路线分别是怎样
的?画一画。
A
B


A点的运动形式 B点的运动形式
三、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3 ☆,共62 ☆)
1.为方便出行,小秋为自己家及附近的场所画了一幅简易地图,如下图(一格代表1000 米)。(25 ☆)
(1)小秋家的东边
是   ,距离小
秋家   米。
医院
2000
(2)学校在小书家的  边,小书去学校要走 米。
(3)少年宫在医院的南边1500 米处,请在图中用“·”标出少年宫的位置。
(3☆)。

3000
少年宫
(4)小秋爸爸骑自行车带小秋去图书馆看书,此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自行车上的小秋是   的;以自行车的座椅为参照物,小秋是  的。(均填“运动”或“静止”)
运动
静止
(5)小秋和小书约好周末一起去少年宫打羽毛球,小秋先在家里等小书,再一起去少年宫。请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小书行走的路线。

先向正南方向走2000米,再向正东方向走2000米,最后再向正南方向走1500 米(答案不唯一)
2.下图所示是小秋制作的“过山车”。(20 ☆)
(1)根据小秋搭建的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过山车”的设计图,并标注“起点”和“终点”。(4 ☆)
(2)小秋想知道“过山车”轨道的总长,需要用到( )。
A.细绳、秒表
B.软尺、细绳
C.直尺、秒表
B
(3)要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同一个小球运动的快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过山车”的起点出发,看谁先到终点
B.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过山车”的起点出发,比较小球运动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C.分别测量不同“过山车”轨道的总长和小球运动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
(4)小秋想让小球到达终点时的能量更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把轨道加长
B.把起点架高
C.多设计一些曲线轨道
B
(5)观察下面的评价表,你认为  的“过山车”更符合项目要求,理由是 
小书
项目要求 小秋的“过山车” 小书的“过山车”
轨道总长在2 米以上 ★★★ ★★★
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 ★★★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脱轨 ★ ★★★
小球在小书的“过山车”上比在小秋的“过山车”上更能很好地滚完全部轨道,不脱轨(合理即可)
。(7 ☆)
3.车站内的G7331、G7333、G7625 三趟列车沿着同一轨道行驶,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7 ☆)
车次 G7331 G7333 G7625
杭州东 7:00 7:20 8:30
义乌 7:38 7:59 9:07
金华南 7:59 8:20 9:27
(1)从杭州东到义乌,   (填车次)行驶得最快,只用了  
分钟。
(2)从杭州东到金华南,  (填车次)行驶得最慢。
G7625
37
G7333
(3)我们发现从义乌到金华南,G7331 和 G7333 花费的时间   ,说明它们行驶的速度   。(8 ☆)
相同
相同(共30张PPT)
期末学业质量评估卷
(二)
除有☆标记的题目外,其他题目均每空3 ☆。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要带着小秋和妹妹去游乐园玩。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度过这个愉快的假期吧!
一、天气篇。
出发前,小秋特意关注了天气。下表所示是小秋查询到的天气状况。
日期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5月5日
天气状况 15~20℃ 东风2 级 优 14~28℃ 东南风3 级 优 13~16℃ 东南风4 级 优 16~20℃ 东风3 级 良 25~30℃
东风1 级
轻度污染
1.表中天气预报展示了   、   、   、    、  等信息。(10 ☆)
2.根据天气预报,小秋一家最有可能选择( )去游乐园。
A.5 月1 日 B.5 月2 日
C.5 月5 日
云量
降水量
气温
风向
和风力
空气质量等级
A
3.(接上题)这天清晨日出前,妈妈起床为今天的出行做准备。此时的温度是( )。
A.15 ℃ B.20 ℃ C.30 ℃
4.(接上题)出发了,小秋一家人来到游乐园,只见路边的柳絮飞扬。一阵风吹过,小秋可以观察到风吹着柳絮往( )飘落。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A
C
5.(接上题)根据当天风的情况,小秋可以看到( )。
A.柳树树枝微动
B.柳树树干被吹弯
C.柳树树枝被吹断
6.小秋想知道5 月4 日的降水量。
(1)小秋需要的工具是( )。
 A.雨量器 B.气温计 C.风向标
A
A
(2)小秋需要测量( )。
 A.这一天中任意一场雨的降水量
B.这一天中每一场雨的降水量
 C.这一天中最大的一场雨的降
水量
7.根据天气预报,5 月5 日天空中的云量情况是( )。
A.较少 B.较多 C.多而密
B
A
8.根据 5 月5 日的天气预报,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带上雨伞
B.减少户外活动
C.外出可佩戴防霾口罩
A
二、游玩篇。
游乐园中有很多项目。小秋发现这些项目的运动路线各不相同。
9.画出下列游乐设施中“ ”的运动路线。(8 ☆)
10.对于小秋妹妹乘坐的旋转木马来说,小秋的妹妹是( ),
对于在场外等待的爸爸妈妈来说,小秋的妹妹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
B
A
11.小秋喜欢坐过山车。
图1
图2
(1)如图1,小秋从旋转木马的场地走到过山车的场地花了5 分钟,妈妈和妹妹上完厕所后发现刚过11 点,于是立刻出发去过山车场地找小秋和爸爸,到达时刚好11:08。小秋运动的速度比妈妈和妹妹运动的速度更   。

(2)如图2,小秋在过山车上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B
图2
(3)如图2,过山车分别从轨道的A、B 两点按箭头方向向下运动,到达C 点时,过山车在( )段运动的速度更快,过山车在( )段下滑到C 点时的能量更大。
A.AC
B.BC
C.无法确定
A
A
图2
三、野餐篇。
临近中午,小秋一家人开始准备午餐。他们搭好灶台,准备点火烧水。
12.水在烧开的过程中,小秋看到水面上方出现了很多“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气”就是水蒸气,是水变化而来的
B.“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C.“白气”不是水蒸气,但“白气”是水蒸气变化而来的
A
13.为了让水热得更快,小秋可以建议爸爸把锅放在火焰的( )上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A
14.不一会儿, 水烧开了, 此时水的温度达到  ℃。随后, 爸爸准备煮面条。他先在水中放了一些油、盐、酱油,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100

酱油

15.小秋发现在煮面条的过程中,锅里的水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 )。
A.水被锅吸收了
B.水都被面条吸收了
C.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C
16.盖上锅盖,小秋发现锅盖内侧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它是( )。
A.锅里的水飞溅上来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而成的
C.锅盖内侧的水蒸气冷却而成的
C
17.面条煮好了,小秋尝了一口,发现味道太咸了,此时他可以( )。
A.多煮一会儿
B.把面条夹出来一些
C.多放点水
C
妈妈想自制汽水。她在装有水的玻璃杯里加入白糖和果味香精,搅拌溶解后再加入2 勺小苏打,待其溶解后,迅速加入2 勺柠檬酸,这时杯子里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最后再放入一些碎冰,一杯清凉香甜的汽水就做好了。
18.为了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妈妈可以( )。(2 ☆)
A.用勺子快速搅拌
B.减少水量
C.多加点白糖
A
19.小秋把装有汽水的杯子放在不锈钢盆子里,想要把这瓶汽水冷冻起来,他还需要下列哪些材料?( )(2 ☆)
A.碎冰和食盐 B.白糖和食盐
C.温水和白糖
A
20.吃完饭,小秋陪妹妹去玩沙子,小秋发现妹妹把妈妈带的食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了,他可以通过( )的方法把食盐分离出来。
A.溶解、过滤、蒸发
B.用嘴吹
C.用磁铁吸
A
四、回家篇。
游乐园之旅结束了,小秋一家开车回家。
21.从游乐园回家的路上,爸爸发现后面有一辆红色汽车与他们一路同行,一段时间后,红色汽车追上来并超过了爸爸的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的车开在前面,所以爸爸的车速快
B.红色汽车追上并超过爸爸的车,说明两辆汽车运动的距离相同,但红色汽车用时长,所以爸爸开车的速度快
C.红色汽车追上并超过爸爸的车,说明两辆汽车运动的时间相同,但红色汽车行驶的距离长,所以红色汽车的速度快
C
22.回家后,小秋和妹妹在二楼玩耍,妹妹不小心将哥哥的篮球从阳台上推了下去,砸烂了好几株妈妈种的花。小秋带着妹妹向妈妈道歉,妈妈告诫妹妹:( )。
A.从阳台掉落的篮球具有能量,很容易伤人,要避免再犯
B.花的质量和硬度太小了,所以容易被篮球砸烂,不用太在意
C.篮球的质量太大,如果掉落的是质量较小的物体,即使楼层很高,也不会造成伤害
A(共33张PPT)
阶段学业质量评估卷
除有☆标记的题目外,其他题目均每空3 ☆。
  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下面是小秋观察并记录的当地10月份的部分天气情况。
1.10 月 24 日的天气是  ,10 月 25 日的天气是   。(4 ☆)
2.这 8 天中出现得最多的天气是   ,有降水的天数是  。(4 ☆)
多云


2
3.如果在10 月27 日用风旗来观测风,那么风旗会飘向  方。除了风旗,还可以用   观测风向。(4 ☆)
4.小秋发现10 月22 日的风旗展开飘动,则当天的风力可以记录为   。
西
风向标
(后一空答
案不唯一)
大风
5.下列三个透明容器中,可以用来自制雨量器的是   (填序号)。
①号 ②号 ③号
①③
6.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小秋最好把雨量器放在( )。
A.阴凉的大树下
B.通风的走廊
C.开阔、平坦的空地上
C
7.10 月28 日当天,24 小时内下了三场雨,( )可以作为这天的降水等级的依据。
A.最大的那场雨的降水量
B.第一场雨的降水量
C.三场雨累加的总降水量
C
8.在10 月21 日,比较适合做的事情是( )。
A.晒被子
B.在家看书
C.在户外打羽毛球
B
寒假到了,小秋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大罗山研学。下表是未来6 天大罗山的天气预报。
9.这六天中,最高的气温是 
℃。(2 ☆)
10.分析天气预报可知,研学队员选择   (填日期)出行最合适。理由是 
10
1 月29 日
当天的天
气晴好,温度也最为适宜,最适合出行(合理即可)

11.出行当天,研学队员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 )(2 ☆)
A.短袖T 恤和短裤
B.长袖衬衫和短裤
C.羽绒服
C
12.到达营地后,小秋和小书分别在树荫下和阳光下测量了气温(如下图)。请写出气温计的示数。(4 ☆)
5 ℃
树荫下:
阳光下:
写作:
写作:
8 ℃
13.上题中,   (填“树荫下”或“阳光下”)的温度更能代表当时的实际气温。(2☆)
树荫下
14.如果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云量填到这个圆里表示天气,那么下列哪幅图可以表示1月31日的天气?( )
A. B. C.
A
15.天气预报的制作有一定的步骤,请将序号按照正确顺序进行填写。(3 ☆)
①科学计算 ②天气会商
③收集数据 ④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
⑤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制作步骤: →
→   → →   。





爸爸妈妈今天为小秋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有饺子、排骨汤、糖醋鱼、绿豆汤……
16.煮饺子时,小秋发现锅里的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 )。
A.水被锅吸收了
B.水渗到锅外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
C
17.下列现象中,与上题中的现象产生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冰凌熔化
B.晾干衣服
C.湖水结冰
B
18.煮饺子时,锅的上方会出现许多“白气”,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
A.锅里的水溅出来了      B.水蒸发变成的水蒸气
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变成了小水珠
C
19.锅里的水沸腾时,水温最接近   ℃。
20.妈妈煮好绿豆汤后,发现忘记放糖了,于是准备加一些冰糖。为了能尽快把冰糖溶解掉,妈妈应该( )。
A.放大块冰糖,不搅拌      B.放小块冰糖,并用勺子搅拌
C.放大块冰糖,并用勺子搅拌
100
B
21.煮完后,妈妈用滤网把绿豆渣和绿豆汤分离开,滤网上会留下( )。
A.绿豆汤 B.绿豆渣
C.绿豆汤和绿豆渣
22.绿豆汤太烫了,小秋从冰箱取出一些冰块,放入汤中。冰块会( )。
A.马上消失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B
B
23.小秋把没有喝完的绿豆汤装在冰格里,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请推测:绿豆汤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体积变小
B.结成冰
C.体积变大
A
24.三个小时后,把冷冻过的冰格取出来,会发现冰格外侧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出现主要和( )有关。
A.室内的水蒸气
B.冰箱内的水蒸气
C.冰格里的冰
A
25.冰格里的冰过一段时间会熔化。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熔化的原因是它受冷了
B.冰完全熔化后,形态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C.冰熔化后变成了水,它们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
A
26.如右图所示,小秋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结冰
的现象。实验中,小秋
应该在   (填
“试管中”或“碎冰中”)加入食盐,从而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以便加快水的结冰速度。
碎冰中
A. 60 ℃ B. 30 ℃
C. 60 ℃
A
27.晚饭后,小秋准备冲泡红糖水喝,下列方法中,红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小秋和小礼在家中做了“比较食盐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们将等量食盐和味精分别分成 20等份,在两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份食盐和
一份味精……
28.关于这个实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让两个烧杯中的水一样多
B.为了加快实验速度,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C.为了加快实验速度,不等前一份食盐或味精溶解完就加入下一份
C
29.下表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记录。

食盐的最多溶解量 味精的最多溶解量
9 份 18 份
这说明在相同情况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味精   (填“强”或“弱”)。
小秋不小心将食盐和沙子混在了一起。他想通过实验将食盐分离出来。
30.这个实验需要经历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过滤→蒸发
C.溶解→蒸发→过滤
B
31.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戴上护目镜,以防眼睛受到伤害
B.加热过程中用手扶住蒸发皿,以防倾倒
C.用酒精灯的焰心进行加热
A
32.加热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且燃烧,小秋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灭火?( )
A.用嘴巴靠近吹
B.用书本扇
C.用湿抹布盖上去
C(共29张PPT)
期末学业质量评估卷
(一)
一、选择题。(每题2 ☆,共40 ☆)
1.下列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刮风 B.下雨 C.雪熔化
2.小春把气温计放在阳光下进行测量,她测得的气温和实际的气温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C
A
3.气象部门预报:“今天有暴雨,请大家尽量不要外出,做好安全防护,山区注意山体滑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今天的降水量大于50 毫升
B.暴雨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C.下暴雨时,农田排水不畅可能会使庄稼受淹
A
4.小秋使用风向袋测量风向,发现风向袋飘向西南方,此时的风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5.关于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都是白色的 B.云是水蒸气 C.云的形成和太阳有关
C
C
6.下列天气中做的事情,最不合适的是( )。
A.郊游 B.洗车 C.晒被子
7.春节期间,大多数人中午还能穿短袖、吃冰激凌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三亚
C
B
8.下列现象与水的蒸发无关的是( )。
A.用手把湿衣服拧干
B.煮饺子时,锅里的水越煮越少
C.用湿抹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黑板上的水迹消失了
A
9.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
A.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B.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开始下降
C.沸腾前后温度都不断上升
A
10.冬天,小秋起床后发现湖面结冰了,当天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0~-3 ℃
B.4~11 ℃
C.15~20 ℃
A
11.下列现象不属于“热胀冷缩”的是( )。
A.把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乒乓球复原了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中,液柱会下降
C.水在结冰后,体积增加
C
12.下列方法中,能加快塑料袋中的冰块熔化的是( )。
A.放在保温杯中
B.放在阳光下
C.用毛巾包裹住
B
13.小春在装有可乐的玻璃杯中加入冰块,过一会儿,发现玻璃杯外壁上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
A.从杯中渗出来的
B.冰熔化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形成的
C
14.冲泡感冒冲剂时,妈妈总是用温水冲泡,因为这样可以( )。
A.加快感冒冲剂溶解
B.便于人体吸收
C.改善药的口味
15.正在工作的钟摆的运动路线是( )。
A
A. B. C.
B
16.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火箭发射 C.荡秋千
17.小诗和小书同时从学校出发,5 分钟后,小诗走了200 米,小书走了180米,( )运动得快一些。
A.小诗 B.小书 C.无法确定
B
A
18.如图所示,想让小车把木块撞得更远,可以( )。
A.把小车向斜面上方移动
B.把木块向右移动
C.把小车向斜面下方移动
A
19.制作“过山车”时,应该注意( )。
A.曲线轨道越多越好
B.曲线轨道越陡越好
C.从底部开始搭建
C
20.“过山车”制作完成后,我们要根据( )来进行评价。
A.项目要求 B.美观度
C.轨道坡度
二、连线题。(共20 ☆)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并与其对应的用途连起来。
A
雨量器
风向袋
酒精灯
秒表
研钵
研磨
物体
测量降水量
测量风向
加热物体
计量时间
三、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3 ☆,共40 ☆)
1.寒假快到了,小秋一家计划去海南三亚旅游,他们提前查阅了三亚的天气预报,如下表所示。(13 ☆)
时间 2月1日 2月2日 2月3日 2月4日
天气状况
气温/℃ 17~24 22~25 20~26 23~28
风向和 风力 东风5~6 级 东风3~4 级 东北风4~5 级 东北风3~4 级
(1)小秋收拾行李时,最应该带的衣服是( )。
A.羽绒服、围巾 B.衬衫、薄外套
C.棉服、羊绒衫
(2)2 月1 日,小秋出门时应该 (填“带雨伞”或“戴帽子”)。
B
带雨伞
(3)2 月3 日,小秋可能会看到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地上的纸片被吹向   方。(4☆)
(4)2 月4 日,小秋看到的天空最有可能是( )。
A. B. C.
东北
西南
A
2.小秋在课堂上做了“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回家后他找到了一些糖和味精,想比一比糖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5 ☆)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取同样多的水
B.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C.取同样多的糖和味精,分成同样的份数
B
(2)判断糖或味精不能继续溶解的依据是( )。
A.杯中的水变浑浊了
B.准备好的糖或味精全部用完了
C.不管怎么搅拌,杯底都有剩余的糖或味精
C
(3)实验中,发现糖不能继续溶解时,小秋应该( )。
A.加水,直至糖全部溶解
B.停止实验并记录糖溶解的份数
C.继续加糖
(4)如果小秋用热水做这个实验,那么糖和味精溶解的速度会更   ,溶解的量会更   。
B


3.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了,同学们都激动不已。(12 ☆)
(1)跑步比赛中,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是( )。
A.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
B.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
C.比较起跑的反应时间
B
(2)扔铅球比赛中,根据铅球的运动路线可知,铅球的运动是  
(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曲线
(3)小秋、小书、小乐都参加了100 米赛跑,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表所示。这三个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
A.小秋 B.小书 C.小乐
B
姓名 小秋 小书 小乐
成绩/秒 17 15 16
(4)小诗和小春站在跑道两旁为运动员加油,相对于跑步的运动员来说,她们是( )的。
A.静止 B.运动 C.无法确定
B
同课章节目录